圓夢中國 公益我先行——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微公益大賽新聞發布前幾日在京舉行。
此次活動以中國夢 我行動為活動主旨,通過組織號召、社會動員,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將隨手做公益的行為與理念向社會傳遞,通過學子們切身的公益實踐為需要幫助的人群圓心中一個微小的夢,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的同時倡導公益從身邊點滴做起。
發布會上,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李驥指出,以“微公益”的形式推動中國大學生投身公益活動,可以鼓勵人們從自己、身邊的點滴做起。 此次活動,雖是以微博為平臺進行公益嘗試,但“微公益”仍能做出“大能量”。
李驥表示,大賽以“圓夢”為主題,吸引人們參與,既可以圓自己的“公益夢”,也可以讓個受助者“圓夢”。李驥指出,共青團倡導在學生當中做宏大的事情,但是這需要從微小的事情做起。不以善小而不為,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情做起,從幫助別人這種點點滴滴做起,恰恰是這些微小的力量才能匯聚成大的力量。青年一代能夠扎扎實實地從微小事情做起,簡單做公益,隨手做公益,而不是擔起架子做好,做給別人看。
微公益大賽作為學生活動,如何能夠覆蓋到“愛老人、愛兒童、愛社會、愛地球”這一些列主題。對此,李驥指出,活動覆蓋范圍是全國的高校,聚焦這幾個主題,不是希望每個團隊都去涵蓋到,而是希望有不同的側重,是一個分散的。另外,一個的主題可能有很具體的內容,例如用水也是保護地球。不同專業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切入點,選擇具體的能夠可操作。實現的項目。我們更加倡導的是你能夠實現,能夠真正地去幫助別人圓這個夢想,這個夢想不必太大。
李驥表示,作為全國性的活動來講,主題也不能設計得太小,如果設計得太小,很多人也不知道該怎么參與。所以主題的設計和確定可能相對宏大,但是我們希望的是每個團隊他自己的活動設計要找準自己的切入點。
學生群體非常特殊,不管通過什么樣的模式,什么樣的主題,隨手做公益,也能體現公益內涵。積小而為多,從最微小的事情聚集起來,才是一個大的公益或者說大的圓夢。從這個角度來說,通過這個人群的特點,把它傳播到更多的關注到他們的人,培養大家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也是希望激起我們相關的企業,還有公益人士,能傳播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