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內容網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分析,從地質構造上看,玉樹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地震。玉樹地處青藏高原塊體的中部,該板塊的地質活動較為強烈,中強度以上的地震在歷史上持續不斷,因此玉樹地震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臺灣、青海今天相繼地震,雖然屬于不同板塊,但是反應了全球地震活動進入高活躍期。
孫士鋐介紹,從2009年7月15日至今的9個月以來,全球發生7級以上地震共24次,平均每月2.6次;相比20世紀百年每年19次,每月1.6次的平均記錄高出不少。而7.7級以上地震的百年平均值是每年兩次,而最近9個月內全球則發生了6次 孫士鋐認為,地球進入高活躍期時段,對于是否后期會出現更強烈(8級或8.5級以上)的地震,地震科研人員需要密切關注。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張曉東14日表示,從地質構造上來說,青海玉樹屬于巴顏喀拉塊體,這個塊體的地震是比較活躍的。 張曉東說,1996年喀喇昆侖山發生過7級地震,1997年西藏瑪尼發生過7.5級地震,2001年青海昆侖山口西發生過8.1級地震,2008年3月新疆于田發生過7.3級地震,加上后來汶川地震和這次玉樹地震,都是圍繞巴顏喀拉塊體的邊界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