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是我國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以踢、打、摔、拿、擊、刺等技擊動作為素材,遵照攻守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矛盾的相互變化的規律編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種套路。武術是一種增強體質、培養意志、訓練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體育運動。既有相擊形式的搏斗運動,更有舞練形式的套路運動。
武術套路運動其動作包含著屈伸、回環、平衡、跳躍、翻騰、跌撲等,人體各部位幾乎都要參與運動。系統地進行武術訓練,對人體速度、力量、靈巧,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要求較高,人體各部位“一動無有不動”,幾乎都參加運動,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鍛煉?梢詭椭曃湔呖朔麡O逃避關,鍛煉勇敢無畏、堅韌不屈的戰斗意志。經過長期鍛煉、可以培養人們勤奮、刻苦、果敢、頑強、虛心好學、勇于進取的良好習性和意志品德。
“教武育人”貫徹在武術教習全過程中,“未曾習武先學禮,夫曾習武先習德”,傳統中始終把武德列為習武教武的先決條件。武術在中國幾千年綿延的歷史中,一向重禮儀,講道德,“尚武崇德”。諸如尊師愛友,包含了深刻廣泛的道德內容,互教互學,以武會友,切磋技藝,講禮守信,見義勇為:不凌弱逞強等品德。激烈的攻防技術和人生修行結合起來,是中國武術傳統道德觀念的體現。在社會的發展中,武德的標準和規范也不盡相同,尚武而崇德不僅能很好地陶冶憎操,還會大大有益于社會精神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