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小學后,男孩成績多落后于女孩:父母做好3點,男孩不再難教!
兒童牙刷
DK套裝
晴雨傘
精選繪本
字寫不好,書也背不會,作業錯一大半,反應慢半拍,怎么教都不會;
很多家長直呼:男孩太難教!
其實男孩不傻,只是大腦還沒準備好。
——虎媽
﹏
﹏
﹏
﹏
作者 楓子
來源 男孩派 (ID:boy666dj)
1
不久前,深圳一位爸爸一巴掌把兒子鼓膜扇穿了。
“一道題講了半個小時,他還是一臉懵。”
“一會兒玩筆,一會兒吃水果,才喝完水又囔著上廁所。”
“著實太令人生氣了!”
爸爸吼也吼了,孩子依舊磨磨蹭蹭,忍無可忍,這才失手打傷了孩子。
評論區里,網友紛紛指責爸爸下手太狠,卻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感同身受:
真是扎心了!輔導作業難,輔導男孩作業更是難上加難。
還記得我曾在班級群里吐槽兒子太蠢,比女兒反應慢半拍,很多家長也直呼:男孩太難教了!
“根本坐不住,一小時才寫仨字。”
“字寫得七歪八扭,簡直是鬼畫符。”
“一首詩背了一晚上,就只記得第一句。”
有調查顯示,上小學后,不管是語文數學成績優秀率,還是班干部人數,男生都明顯弱于女生,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將這一現象命名為“男孩危機”。
不禁想到網上的一個段子:
成績倒數的是男孩子
上課趴著睡覺東倒西歪的是男孩子
被老師提問,連問題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是男孩子
單詞默寫全錯的是男孩子
計算頻頻出錯的是男孩子
口語沉默是金的是男孩子
課堂調皮搗蛋的還是男孩子
家有男孩,父母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我們的男孩,怎么就那么難教?
2
我們錯怪男孩了
看過一個視頻,男孩傻傻分不清大于小于號,媽媽講了一遍又一遍,一個小時過去,男孩8道題錯了一半,媽媽終于忍不住要炸了。
“你說,9大還是6大?”
“9大,為什么還是填<?”
“說了那么多次,你怎么就是不懂,要氣死我嗎?”
媽媽吼叫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就差沒動手了。
在最后的采訪中,男孩委屈地隔著鏡頭喊話媽媽: “有些題我是真不會做,可也不能罵我啊,我的心也挺急的,我也想很快的去理解。”
好幾次,媽媽憤然離去后,男孩一邊抹淚一邊低頭使勁看題目。
好幾個深夜,男孩擦了又擦朦朧的睡眼,繼續認真做題。
只是,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成績。
你看他學的慢,你催他,吼他,責備他,卻不知,他已經用盡了全身力氣。
首先,男孩學習差,不是因為他笨,可能是因為開竅晚。
一項關于性別科學的研究發現,男孩女孩大不一樣,他們大腦之間的差別至少有100多處。
男孩大腦發育緩慢,大約比女孩晚6–12個月,負責語言和邏輯的左腦更是晚上加晚,導致了男孩在背誦課文、閱讀技能、口語表達、寫作技巧各方面普遍不如女孩。
男孩的胼胝體(連接左右腦的纖維素束)體積小于女孩,所以當需要左右腦互相傳輸信號時,男孩常常反應慢半拍。
其次,男孩精細動作滯后。
《養育男孩》書中指出:男孩在完成精細動作所需的協調能力發育的尤為遲緩。
學習過程中的手眼協調,正確執筆,抄寫生字,這些都屬于精細動作,精細動作的發育落后,直接影響了男孩生字抄寫和記憶的進度,也影響了閱讀的進程。
不少媽媽就吐槽男孩寫的字根本看不懂,又談何記憶。
著名心理學家邁克爾·湯普森教授曾提醒家長:不可否認,有些男孩確實是“學習的苗子”,但大多數男孩確實都在學習的某方面有困難。
我們的男孩,不是傻,只是大腦還沒有準備好。
那個屢教不會的男孩,只是陷入了難題的漩渦。
他們,也想努力學好;他們,也想努力獲得我們的認可。
3
越是教不會,越要耐心
教育家孫云曉說:男孩在小學階段整體處于劣勢,表現不如女生,所以,教育男孩需要更多的等待和耐心。
越是教不會,越要耐心。一味的打罵,只會影響孩子開竅的年齡。
南雄有一個男孩叫龍威,平時不肯學習,寫作業,考試經?0分,一放學就沉迷電腦游戲,就連老師都對他持放棄的態度。
媽媽認為他就是懶,不動腦,不肯學,所以輔導作業時很著急:
孩子一犯錯,媽媽就會生氣地批評。
再錯就開始用手打;
再三出錯,就用鞭子打;
最后直接把孩子扯到墻角,不斷地抽打。
整個過程,媽媽步步緊逼,孩子節節后退。
被媽媽罵,不敢吭聲。被媽媽打,不敢躲避。痛了,就默默掉眼淚。
媽媽恨鐵不成鋼,卻不知孩子情緒一旦上頭,“知識學習回路”立馬短路。
科學研究證明,大腦同時能調動的信息是有限的,當孩子大部分精力都用來應付父母的壞情緒時,就無法記住任何的知識點。
媽媽說:“龍威一年級時還肯學習,現在越來越差,性格方面也越來越內向,自卑,甚至自暴自棄。”
要知道,沒有一個孩子,天然是朽木。
如果輔導作業時,媽媽每天每天不斷地指責:“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你是豬嗎?”
就像貼標簽一樣,在男孩心里不斷地強化、固化,最后內化成他腦海里根深蒂固的觀念:“我不行!”
其實,孩子都痛可以更好地解決,媽媽的愛也可以溫和地表達。
最后,媽媽在專家老師的建議下,以循循善誘代替批評打罵。
龍威雖然還是經常出錯,但在媽媽耐心教育下,他一天天在進步,回答的聲音多了許些自信,并且開始主動回應媽媽的提問。
父母的情緒里,藏著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向。
大人急躁與憤怒,孩子的注意力只會在父母的情緒上,想著應對之策。
大人平和與耐心,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在自己的行為上,想著如何解題。
說到底,輔導孩子,拼的就是父母的耐性。
4
做好這三點,男孩不再難教
心理學教授葉斌說: 養育男孩,就要扛得住“虐”。
他的兒子由于出生月數晚,幼兒園、小學一路走來都比別的孩子慢半拍,甚至一拍。
一年級到三年級,甚至“穩定”在班級倒數三名。
學校有名目繁多的獎項,小朋友很容易獲獎,可兒子卻是極少數一個獎都拿不到的學生。
養育男孩的痛,他都經歷過,把兒子從學渣培養成學霸后,他總結了一句話:
不要太在意和別人比結果,要根據男孩的特性來教育。
男孩大腦對語言的重視度不高,在靜坐或談話時的學習效果不佳,我們就動起來學習。
男孩好動,靜不下來,我們就讓他把過剩的精力先消耗完。男孩比不過女孩,我們就跟自己比,多鼓勵他……
1. 用男孩喜歡的方式教
作家魚爸分享過這么一件事,有段時間兒子不想學習,怎么教都學不好。
他就從閱讀開始,培養兒子的學習興趣。讀繪本時,他會扮演書中的兔子上躥下跳,也會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
認字時,就用象形文字的字卡,先看圖,再識字,還把字畫出來,貼在家里,加深印象,最后把他認識的字編成故事,給孩子自己閱讀。
這種教學有趣又生動,兒子很快喜歡上了閱讀。
你看,男孩不是不好教,而是用錯了方法。
根據腦科學研究,男孩天生不易接受單調的語言刺激,易接受圖表、圖像乃至空間、運動物體的刺激。
所以,我們在教孩子時,就要形象、生動,具體一點。
2. 男孩需要更多的運動
著名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說:男孩子出現好動好斗,調皮搗蛋品質的生理原因,是因為他們體內的睪丸激素。
讓男孩多進行體育鍛煉,可以讓他們發泄掉由于睪丸激素給他帶來的煩躁。
有調查顯示,當男孩在戶外盡情玩上20分鐘,就能讓他在隨后的幾個小時里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如此,便能有效改善男孩寫作業不集中,磨磨蹭蹭的毛病。
所以,讓男孩動起來吧!
3. 給男孩更多的鼓勵
一位教育家說: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女孩需要更多的愛,而男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勵。
鐘南山從小接受的就是鼓勵教育,他小時候非常頑皮,經常逃學,學習很差,還留過兩次級。
但父母從沒有責罵他,反而總是鼓勵他。
一次,鐘南山考試偶然取得不錯的成績,媽媽立即肯定道:“南山,你還是行的啊!”
媽媽一句話,一下子激發了他學習的自信。
“那時我覺得媽媽一下子把我的一個亮點找了出來,我有了自尊心,覺得有人贊美我,從那時起我就開始認真讀書了。”
越是差勁的孩子,越是需要父母拉一把,孩子的自信,首先源于父母的“他信”。
5
有人曾說:“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父母行不行。”
男孩小的時候,表現和成績難免不盡人意,但父母要知道,男孩的成長就是一場化繭成蝶的蛻變,雖然慢,但一直在努力。
請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鼓勵,多一點引導,孩子自會和我們希望的樣子不期而遇。
養育男孩的路上,我們且學習且努力。
本文來源于男孩派(ID: boy666dj),關于養育男孩的干貨,這里都有;關于養育男孩的苦甜,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歡迎關注男孩派。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
↓↓↓
右邊給我 一朵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