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孩子“說線招加一吃讓你做無憂媽媽,快來學學
隨著孩子出生之后,
家長最盼望的就是寶寶第一句的爸爸和媽媽
,但是很多家長卻發現孩子遲遲不會說話。
很多的老人都會說,寶寶說話晚就是聰明,其實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認識,他們所謂的說話晚就聰明其實指的是貴人語話遲,
說的是說話之前能夠再三斟酌,反復思考,而不是口無遮攔
,這跟孩子說話早晚是沒有關系的。
而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家長和老人的觀念也不一樣,孩
子如果遲遲不會說話,家長就會非常心慌,
認為孩子不說話是因為孩子某方面存在一些疾病。
甚至一些心急的家長會去給孩子開中藥吃,
或者是聽其他人說的,給孩子亂吃一些偏方
,這種行為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害的。
孩子說話晚怎么辦?家長千萬不要著急,幾招讓你做無憂媽媽!
孩子已經兩歲半,卻仍然只會說爸爸和媽媽
小編身邊就有一個真實的例子,
小編的朋友迪迪家的孩子玲玲說話就非常晚
。玲玲自出生以來,就與其他的孩子不一樣,當孩子小的時候每天啼哭時,玲玲也是比較安靜的,不太經常哭。
玲玲兩歲半時,還是不太會說話,只會說爸爸和媽媽
,這讓迪迪很是著急,不知道孩子不說話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起初當玲玲會說爸爸和媽媽時,迪迪是非常開心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迪迪和家人們發現孩子仍然只會說爸爸媽媽這兩個詞
,兩歲半的孩子都可以開始牙牙學語了,而轉過來看看自己的孩子,迪迪很是著急,自己和家人們用盡了方法都沒辦法讓孩子學會說話。
最后
迪迪認為孩子不說話是存在某一種疾病,就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去做全身的檢查,咨詢了醫生之后,醫生說孩子身體沒事,各項指標都非常正常,然而迪迪還是很擔心,因為最后迪迪還是不知道孩子不說話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家長都面臨過迪迪家孩子這種情況,孩子說話晚,與其他同齡的孩子相比只會說一些只言片語。
而我們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著急,不要聽其他人道聽途說而盲目嘗試一些不靠譜的方法
,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方式來教導孩子說話,才能順利解決孩子說話晚的問題。
孩子說話晚,這幾個因素是很大原因!
1.聽得內容太少
孩子說話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聽得內容太少。比如說家長說話的語速過快,家長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
可能說話的語速過快,或者是說的比較復雜太長
,這樣孩子也難以全部接受,孩子聽進去的話也就很少,那么家長講的內容也就聽不進去了。
所以孩子就無法模仿大人的說話,
家長們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慢一點
,最好是一兩個字開始,慢慢說,讓孩子聽的內容多一點,那么孩子就可以比較容易學會說話。
2.缺少家長的溝通
家長們擔心孩子說話晚,其實也許是孩子缺少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如果家長寡言少語,那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孩子人生中主要的老師其實就是自己的父母,
如果自己的父母平時基本都沒有溝通,一天到晚不說話,那么孩子其實也就缺少了一個學習語言的環境。
孩子是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
我們家長一定要經常地跟孩子溝通
,這樣也有助于孩子學說話。如果家長缺少與孩子的溝通,那么孩子說話晚可就不是孩子自身的問題了。
3.喂養的食物太細膩
除了孩子自身的這些生理因素之外,
其實孩子說話比較晚很有可能跟我們家長給孩子吃的食物有很大的關系。
我們給孩子準備的食物不能太細膩,否則孩子的咀嚼力就會難以得到充分鍛煉,還可能干擾頜面和牙齒的正常發育。
同時,太細膩的食物不利于孩子口腔內的肌肉生長,
如果肌肉得不到鍛煉,那么孩子的咀嚼能力也不會有提升。
孩子只有長時間進行口腔動作,并經常練習才能達到良好的咀嚼能力,才能有助于孩子更好的學會說話。
如果家長擔心孩子的咀嚼能力弱,總是把食物煮的過于細膩,讓孩子難以接觸干的或者硬的食物,
孩子的口腔肌肉就難以得到鍛煉
,從而孩子也不能很快的學會說話。
4招加1吃,讓孩子輕松開口說話!
1.多逗孩子去刺激說話
很多孩子說話晚,或者是表達不清楚,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腦的轉動速度跟不上嘴巴發聲的速度。
所以想讓孩子有條理有順序的,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家長就要多逗孩子,去刺激孩子說話。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和孩子去溝通,并且多逗他玩。比如說,
在忙完了自己的事情以后,就可以去逗逗孩子,多去嘗試和孩子去說話
。在飯吃完了以后,也可以和孩子做一做游戲,并且在她耳邊說一些話去挑逗孩子。
其實
小孩對于一些簡單的語言或者是動作還是可以明白的
,特別是當你經常和他聊天或者是溝通的時候,他是可以懂得這些意思的。
家長也可以讓孩子把玩具放到籃子里,再讓孩子給一些玩具排好隊,
讓他們自己講出來誰排在前面誰排在后面
。家長只有多刺激孩子去說話,才能鍛煉孩子說話的能力。
2.鼓勵孩子去表達
要知道孩子在表達時處在一種朦朧的狀態,
他們心中有疑問,但是又不懂得如何去表達自己的疑問
,這個時候家長的鼓勵非常重要。
比如孩子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家長可以問孩子動畫片里的主人公有幾個好朋友?每個人叫什么?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是什么?
家長要試著讓孩子去開口
,然后順著孩子的話,一直說下去。
在你問我答的過程中,也是讓孩子在累積大量的詞匯量
,對孩子的表達能力提升很有幫助。在引導孩子說話的過程中,家長的態度要盡量的溫和,讓孩子感覺自己是被尊重的。
家長要鼓勵孩子說下去,而且在孩子吸收詞匯的時期,
家長多多使用,你真棒!你懂的好多呀!
這種表示驚訝和鼓勵的句子,這樣當孩子知道自己被認可時,孩子自然而然的愿意去表達。
3.創造語言環境
孩子在小的時候其實是模仿或者學習說話最好的時候,
所以在這個階段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語言環境,才能鍛煉孩子的說話能力。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大人說的一些話,會非常感興趣,甚至會進行原話的模仿。
我們家長的語言內容是豐富的,
孩子能夠去多聽,多模仿,這對孩子也是有利的。
同時因為孩子自身的不同,模仿的種類也是不同的。
比如說一些孩子是直接去模仿,
而有些孩子是先去觀察,在之后不經意間會突然說出來。
同時隨著慢慢長大,模仿的話語也會逐漸的減少,慢慢自己也會說話了。
4.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
家長要想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
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對食物的性狀做逐步的調整
,嬰兒主要是液態食物,六個月添加輔食之后可以吃一些糊狀的食物。
然后隨著孩子的長大可以吃細顆粒、粗顆粒、塊狀的食物,
長牙齒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吃磨牙餅干,用磨牙棒等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
。孩子的咀嚼能力有了提升,那么說話能力也會進步。
胡蘿卜小零食
給孩子做一些小零食,也是有利于孩子鍛煉咬合能力的。比如說胡蘿卜小零食,
首先就要把胡蘿卜用糖水煮熟,然后將煮熟的胡蘿卜切片
,放進烤箱內烤干,最后放在一個密封的袋子里封存。
這種胡蘿卜小零食不僅對于孩子來說很好吃,并且也有利于孩子的大腦發育
,鍛煉孩子的咬合能力,從而也可以鍛煉孩子的說話能力。
有研究證實在孩子兒童時期所接收的詞匯量在一生中是最多的,
而要想孩子可以有效學會說話,我們家長不要吝嗇對孩子說一些鼓勵孩子表達的話
,因為這樣孩子的內心就回被認可,孩子從而會變得更加自信,更愿意去表達,去說。
家長也要給孩子一個好的語言環境,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等。雖然每個孩子的發育早晚不一樣,但是
家長還是應該盡早在生活中,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語言引導
,幫助孩子早日開口說話!孩子“說話晚”怎么辦?4招加一吃讓你做無憂媽媽,快來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