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下4大育兒誤區,容易引起婆媳的矛盾,你們遇到過幾個?
雖然十月懷胎的時候感覺生出來之后就輕松了,其實更難的是在后面,因為育兒真的是一件很費心的事兒。現在很多的寶媽還要兼顧工作,會讓婆婆來幫著一起帶孩子,是有人幫著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本來婆媳相處就不容易,然而在育兒的方式上,當婆婆的總會拿出自己傳統的想法來,可能與新晉的寶媽有分歧。
這4大育兒誤區,就容易引起婆媳的矛盾
1、寶寶總吃手不衛生,堅決不能吃
愛干凈的寶媽都不想讓寶寶總是吃手,因為感覺不干凈,怕寶寶吃了影響健康。但是奶奶可能就會覺得沒什么事兒,感覺很正常。
其實是媽媽錯了,因為寶寶在1周歲之前會有“口欲期”,就喜歡吃手、叼奶頭等,是正常的現象。媽媽應該在保證衛生的情況下,滿足寶寶的需求,避免讓寶寶的口欲期無法滿足,那樣對寶寶以后影響不好。
2、便秘的時候就給寶寶多喝水
看到寶寶大便的時候,很痛苦,奶奶就會很著急,想著孩子肯定是上火了,想給孩子多喝點水。但其實太小的寶寶是不能喝太多水的,因為專家指出,寶寶在6個月前身體的水分從母乳中已經獲取了所需要的全部,這時候如果給寶寶額度添加水會容易讓寶寶營養不良,甚至會加重腎臟負擔。
其實可以這樣做,喂輔食的話,可以給寶寶加點高纖維食物,這樣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的情況。
3、寶寶發燒可以用被子捂
老一輩人在孩子發燒的時候總是喜歡給孩子捂上厚厚的被子,感覺出一身汗就好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雖然寶媽可能覺得不靠譜,但是奶奶可能還執意堅持自己的!
其實捂被子只會讓情況越來越嚴重,因為不利于散熱,寶寶不同于成年人,體溫調節機制還很弱?梢杂脺厮猎』蛘邷貪穹蟮任锢淼姆绞浇o孩子降溫,當然前提是發燒溫度在不超過38.5℃的情況下可以這么做,如果燒的太厲害必需立即就醫。
4、嚼爛食物給寶寶吃
很多老人喜歡嚼碎了食物再吐出來給寶寶吃,擔心寶寶牙齒沒長全,吃不了東西。一般情況下寶媽都會覺得這樣不衛生。
這確實是不衛生的,因為大人的口腔中有很多細菌,這樣嚼完之后再給孩子吃,那么孩子容易感染,因為孩子的抵抗力還很差。
你們還遇到過哪些婆媳間關于育兒的爭議呢?無論怎么樣我們都是希望孩子好,盡量多溝通,還是要多學習一些育兒常識,科學的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