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v1tj"></form><noframes id="tv1tj">
<noframes id="tv1tj">

<form id="tv1tj"><nobr id="tv1tj"><meter id="tv1tj"></meter></nobr></form>
<address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tv1tj"></address>
    <listing id="tv1tj"><listing id="tv1tj"><cite id="tv1tj"></cite></listing></listing>

        <em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em>
        第一課件網板報幼兒管理
        當前位置: 第一板報網 > 板報文稿 > 科普文稿 >

        曾經的夏都: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

          曾經的夏都: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

          中國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夏代?今天看來這是個并不成為問題的“問題”,但在近代歷史及考古學上夏的存在與否曾經輩受爭議。自1959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被發現以后,徹底改觀了夏文化的研究領域。

          在近些年來“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大型考古研究之后,偃師商城的始建被確認為是夏商王朝更替的界標;二里頭文化的主體為夏人遺存的觀點逐漸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學術界也都傾向于認為二里頭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城之所在。

          新發現的大型建筑基址

          2002年秋季,在探尋二里頭遺址3號基址的過程中,又于2號宮殿基址北墻外發現了另一座大型建筑基址(6號基址)。該基址的始建年代晚于2號基址,而且應為后者使用一段時期后增建的建筑。始建于二里頭文化第四期的大型建筑基址,在二里頭遺址屬首次發現,其具體狀況還有待于進一步探明,初步確定它的始建年代正值一般認為的夏商王朝更替的關鍵期。中國社會科學院二里頭工作隊隊長許宏博士說:“它到底是夏人營建還是商人所建?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將有助于這一歷史疑案的最終破解。”

          由于發現了二里頭文化晚期偏晚階段(第四期)的大型建筑基址,使得自“夏商周斷代工程”結束后,關于夏商分界和夏都遺址的論證再度成為中國考古界的熱點。

          二里頭考古發掘回顧

          早在1959年,古史學家徐旭生在豫西進行“夏墟”調查時,在偃師市翟鎮鄉二里頭村發現了一處大型遺址。自此之后,新中國三代考古學者對這一遺址進行了40多次發掘?脊虐l掘和研究情況表明,這里是公元前19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中國最大的聚落區,它擁有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宮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及青銅冶鑄作坊,是可確認的我國最早的王國都城遺址。在1978年對二里頭的考古發掘中,就發現2號宮殿基址下疊壓著二里頭文化早期的大面積夯土遺存,但對于它的規模、形制結構以及具體年代等問題未能搞清楚。自2001年秋季起,二里頭考古工作隊為期一年的發掘。發掘結果表明,2號基址下面疊壓著時代更早、規模更大、結構更為復雜的二里頭文化早期大型建筑基址,F編號為3號、5號的兩座大型建筑東西并列,其間的通道下發現了長逾百米的木結構排水暗渠。

          編為3號的建筑基址屬于二里頭文化早期,它結構復雜,規模龐大,是迄今為止可確認的二里頭文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它南北窄長,已探明的長度達150余米,主體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組成。主持考古工作的許宏博士說:“過去由于材料所限,學術界對中國早期宮室建筑的認識來源于過去發掘的二里頭遺址1號、2號宮殿,認為其形制簡單,獨門獨院,到了稍后的偃師商城時期,宮室建筑的結構才復雜起來,3號基址的揭露改變了這種看法。而且,這一大型建筑基址的發現使我國最早的宮殿建筑群年代提早約百年左右。

          考古隊在3號基址中院和南院院內還分別發現了成排的中型墓葬(貴族墓),現已清理了5座。墓葬均為土坑豎穴,多鋪朱砂、有棺痕,出土了銅器、玉器、漆器、白陶器、印紋釉陶器(或原始青瓷)嵌綠松石工藝品、蚌制工藝品、海貝等大量精美隨葬品。

          確認夏都遺址的布局

          經過三代考古學者半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中國最早都城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布局基本搞清。

          社科院考古所二里頭工作隊先在二里頭宮殿區外圍探明了三條垂直相交的大道,結合新發現的宮城城墻的線索,確認由其圍起的宮殿區面積達12萬平方米左右;在宮殿區內,還鉆探出若干條小型道路;在1號、2號宮殿基址之間,發現有大面積的路土遺跡和數百平方米的卵石活動面及若干夯土基址。

          考古隊的許宏博士說,經過40多年的考古發掘研究工作,如今二里頭遺址規模與布局大勢已基本被掌握。最近的鉆探與發掘結果表明,遺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至東南向分布,東西最長約2400米,南北最寬約1900米,北部為洛河沖毀,現存面積約3平方公里。其中心區位于遺址東南部的微高地,分布著宮殿基址群、鑄銅作坊遺址和中型墓葬等重要遺存;西部地勢略低,為一般性居住活動區。

          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代中國考古工作者致力于尋找失落的夏王朝的遺存,積累了豐碩的成果。如今,夏都以及夏商更替時期的歷史終于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第一板報網是第一課件網旗下專業板報網站,提供各種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板,以及板報素材,板報教程等資源,是大家辦報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xed-int.com
        欧美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