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鹿生活在東南亞,名叫鼷鹿,身高僅有20厘米左右,體重約2.7千克,是鹿科動物中最小的一種。
相關資料:
鼷鹿是偶蹄類中最小的動物,大小似免,體長42~48厘米,尾長5~7厘米,體重1.2~2千克。兩性均無角,雌性獠牙短而不露,雄性獠牙發達露于唇外。四肢細長,主蹄尖窄。喉部有白色縱行條紋,腹部為白色。背、腿側及體側等陽光能直射到的部位,毛色黃褐。
前臼齒高冠具銳利切跡,吻尖而窄,鼻孔似裂縫,無顏面腺和足腺,腳長而細,每足具4趾。反芻,胃分3室,第3室退化。
分布在中南半島,包括老撾、柬埔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緬甸,并至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等島嶼。中國分布僅是本種分布區的邊緣,只見于云南西雙版納勐臘縣;顒佑诘秃0蔚貐^的熱帶山地丘陵茂密的森林灌叢和草叢。
常在河谷灌叢和深草叢中活動,有時也進入農田。夜行動物,主要在晨昏活動,多單獨活動。行動十分靈敏,善于隱蔽一般不遠離棲息地。以植物嫩葉、莖和漿果為食,也吃青草。涉水之后會暫時喪失行走能力,此時常被人捕獲。
一般情況下單只活動,只有到發情期才雌雄成對相聚一起尋食,交配后即各奔東西。是保留著許多原始特征的鹿類動物,也是一種體形很小的原始反芻類動物,在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很有價值。
全年繁殖,孕期5~6個月,母小鼷鹿產仔48小時后便可以發情受孕,而且能一邊哺乳一邊懷胎。每胎1仔 ,偶爾也產2仔。幼仔出生半小時后就能活動。出生半年后就會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