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意大利人設計了發射9毫米格利森蒂手槍彈的派洛沙連發槍,被公認為世界沖鋒槍的鼻祖,也是世界上第一種發射手槍彈的連發武器,該槍全長533毫米,不帶槍匣重6.5公斤,無槍托,兩個槍身像輕機槍一樣用兩角架支撐,采用半自動槍機,由兩個可裝25發槍彈的弧形彈匣在槍身上方供彈,連續發射,雙管齊射可達2400發/分,彈頭初速400米/秒,射擊精度不高。
關于沖鋒槍:
submachine gun
簡介
“沖鋒槍”是國內對“submachine gun”的稱呼,港澳地區則一般采用“輕機槍”或“手提式輕機”之類的叫法。按照《兵器工業科學技術辭典——輕武器》中的定義,沖鋒槍是“單兵雙手握持發射手槍彈的輕型全自動槍”,注意“發射手槍彈”和“輕型全自動”這兩個關鍵詞,國內對沖鋒槍的劃分方法是習慣以這兩個關鍵定義作為分類標準的。
一般公認世界上第一種沖鋒槍是意大利在1915年設計和生產的帕洛沙,這是一種發射9mm手槍彈的雙管全自動輕型武器,不過帕洛沙其實是要作為超輕型的機槍使用。后來德國人施邁塞爾(Hugo Schmeisser)在1918年設計的MP18沖鋒槍被認為是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沖鋒槍。
在不同的國家,對于沖鋒槍有不同的叫法。德國人使用Maschinenpistole(字面
英語里面沖鋒槍的名稱為submachine gun(字面:小型機槍),日語的“輕機關銃”和港澳地區的“輕機槍”估計就是對這個詞的字面翻譯。英國人比較有趣,他們曾經有一段時間并不使用美國人發明的submachine gun這個詞,他們認為這種發射手槍彈的短槍械怎么都算不上“機槍的老二”,因此有一段時間英國人是用“machine carbine”(機關卡賓槍)來稱呼沖鋒槍的。
沖鋒槍是一種單兵連發槍械,它比步槍短小輕便,具有較高的射速,火力猛烈,適于近戰和沖鋒時使用,在200米內具有良好的作戰效能。
沖鋒槍結構較為簡單,槍管較短,采用容彈量較大的彈匣供彈,戰斗射速單發為40發/分,長點射時約100~120發/分。沖鋒槍多設有小握把,槍托一般可伸縮和折疊。
沖鋒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始研制的,當時主要是9毫米口徑的沖鋒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同型號和不同口徑的沖鋒槍相繼問世。戰后以來,隨著自動步槍的發展,沖鋒槍與自動步槍的區別越來越小,有些已很難定義和分類,如德國的STG44突擊步槍、前蘇聯的AK47自動步槍等通常也有稱為沖鋒槍,其口徑多在7.62毫米左右。
沖鋒槍是一種短槍管、發射手槍彈的抵肩或手持射擊的輕武器,裝備于步兵、傘兵、偵察兵、炮兵、摩步兵、空、海軍等。沖鋒槍是沖擊和反沖擊的突擊武器,在前兩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沖鋒槍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體積小,重量輕,靈活輕便,攜彈量大,火力猛烈。但由于沖鋒槍槍彈威力較小,有效射程較近,射擊精度較差,加之步、沖合一的突擊步槍的問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其戰術地位逐步下降。從國外輕武器發展勢頭來看,除了微型、輕型、微聲沖鋒槍仍有生命力以外,常規沖鋒槍將被小口徑突擊步槍所取代。
發展簡史
早在1915年,為了適應陣地戰的需要,意大利人B·A·列維里設計了一種發射9mm手槍彈的雙管連發槍,從而奠定了現代沖鋒槍的基礎。1918年,德國人H·斯邁塞爾設計的第一支適于單兵使用的伯格曼MP18式9mm沖鋒槍問世,同年,其改進型
。玻啊常澳甏菦_鋒槍初步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許多國家對沖鋒槍的戰術作用認識不足,因而產品型號不多。有代表性的沖鋒槍包括意大利的維拉· 佩羅薩和伯萊塔M1938A式,德國的伯格曼MP18I式和MP38式,西班牙的MX1935式和T·N·35系列,瑞士的MKMO,美國的湯普森M1928A1式及蘇聯的ППД1934/38式。這些沖鋒槍因其結構復雜、成本較高,體積、質量較大,安全性、可靠性差,使生產的數量和使用范圍受到了限制。
40年代是沖鋒槍發展的全盛時期,包括品種、性能、數量和裝備范圍都有較大的發展,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時期沖鋒槍的主要特點是:①普遍采用沖壓、焊接和鉚接工藝,簡化了結構,降低了成本;② 多數槍設有專門的保險機構,以改善安全性,如意大利的TZ沖鋒槍不僅采用快慢機保險,還最早采用了握把保險;③廣泛采用折疊式或伸縮式槍托,以改善武器的便攜性,如德國的MP38式是世界上第一支折疊式金屬托沖鋒槍,法國的E·T·V·S是第一支折疊式木托沖鋒槍;④除了蘇聯采用7.62mm手槍彈和美國采用11.43mm手槍彈外,其他國家普遍采用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這種槍彈可與大多數手槍通用。
50年代出現了結構新穎的沖鋒槍,性能也不斷改善。如捷克斯洛伐克的ZK476式,不僅首先采用包絡式槍機,而且是第一支將彈匣裝在握把內的沖鋒槍。又如,以色列的烏齊沖鋒槍為了增強安全性,采用了雙保險或三重保險;為減小槍的質量,發射機座、護木和握把等開始采用高強度塑料件。
60年代,為了滿足特種部隊和保安部隊在特殊環境下作戰需要,發展了短小輕便,且可單手射擊的輕型、微型沖鋒槍。有的沖鋒槍還裝有可分離的消聲器,或與沖鋒槍固接的消聲器,前者如英國的英格拉姆M10式和德國的MP5SD式,后者如英國的L34A1式微聲沖鋒槍。
。罚澳甏,一些國家在武器系列化、彈藥通用化和小口徑化的思想指導下,開始以小的短槍管自動步槍作為沖鋒槍,如美國斯通納槍族中63式、柯爾特CAR-15式(其改進型為XM177E2式)、德國HK53式、蘇聯AKCУ-74式等,以更好地完成常規沖鋒槍的戰斗使命。
80年代至今,使用手槍彈的常規沖鋒槍進一步向多功能化、系列化的方向發展。美國的卡利科系列沖鋒槍充分應用螺旋式彈匣的設計特點,使全槍結構緊湊、平衡性好,且彈匣容彈量大。美國的韋弗PKS超輕型沖鋒槍采用持久潤滑設計,使武器無需涂油,且不用工具也能在戰地快速拆卸修理。另外通過給沖鋒槍配用各種光學瞄準鏡、消聲器,使其具備有多種功能。同時,一些國家還先后研制了集手槍、沖鋒槍和短管自動步槍三者性能于一身的個人自衛武器,如比利時的FNP90式、英國的布什曼、德國的MP5K式、法國的GIAT-PDW等。這類武器均有結構緊湊、操作輕便、人機工程性能好和火力密集等共同特點。
性能特點
常規沖鋒槍是一種以雙手握持、使用手槍彈的全自動武器。70年代以后,特別是80年代末以來,使用小口徑步槍彈的短槍管自動(突擊)步槍和集手槍、沖鋒槍、步槍性能于一身的個人自衛武器也被劃歸為沖鋒槍范疇。
與其他槍械相比,沖鋒槍的主要特點是:
。保炔綐尪绦≥p便,采用短槍管,槍托通?梢陨炜s或折疊,便于在有限空間內操作和突然開火。現代沖鋒槍打開槍托時全槍長550~750mm,槍托折疊后全槍長450~650mm;普通沖鋒槍的全槍質量一般為3kg左右,輕型或微型沖鋒槍一般在2kg以下。
。玻鹆γ,大多數沖鋒槍采用30~40發容彈量的直彈匣或弧形彈匣供彈,少數采用50、100發螺旋
3.大多數沖鋒槍使用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該彈具有較大的停止作用和良好的內外彈道綜合性能,能夠滿足近距離作戰的需要。
4.絕大多數沖鋒槍采用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開膛待擊式擊發方式,以利于簡化結構、槍管冷卻和防止槍彈自燃。
。担Y構簡單,造價低,便于大量生產。
。叮ǔQb有小握把,或由彈匣座兼作前握把,便于射擊操作。
裝備現狀
目前,各國裝備的沖鋒槍包括有普通沖鋒槍、輕型或微型沖鋒槍,以及短槍管自動步槍和個人自衛武器。沖鋒槍的口徑以9mm為主,還有5.45mm、5.56mm、5.7mm、7.62mm、7.65mm、10mm和11.43mm等。
俄羅斯現在仍沿用70年代換裝的5.45mmAKCУ-74式沖鋒槍和50年代開始裝備的斯捷奇金9mm沖鋒手槍(亦稱自動手槍)。
美國仍沿用70年代裝備的英格拉姆沖鋒槍、柯爾特沖鋒槍和魯格AC-556式沖鋒槍。80年代中期和后期相繼裝備了韋弗PKS-9、卡利科9mm沖鋒槍。
英國仍沿用40年代開始裝備的司登MKⅡ式、MKⅢ式、MKⅥ
德國是最早將沖鋒槍裝備軍隊的國家,目前除了沿用70年代開始裝備的HKMP5系列9mm沖鋒槍之外,還生產裝備MP5/10式和HK53式等新型沖鋒槍。
另外,以色列裝備有烏齊系列沖鋒槍,意大利裝備有伯萊塔M12S式、幽靈M4式和弗蘭基SMG821式沖鋒槍,芬蘭裝備有杰迪·瑪蒂克沖鋒槍,丹麥裝備有麥德森沖鋒槍,秘魯裝備有MGP系列沖鋒槍。
發展趨勢
。保攸c發展輕型或微型沖鋒槍
為了滿足快速作戰部隊和特種兵對輕便靈巧、火力密集和威力適中的武器的要求,各國從60年代以來都在積枳研制槍長為300~600mm、槍的質量小于2kg的輕型或微型沖鋒槍。有的槍采用了前后握把,以便雙手握持射擊,并有取消槍托或采用可卸式槍托的趨勢。
2.大力發展沖鋒槍和手槍通用彈藥
沖鋒槍、手槍的彈藥通用化,非常重要。但在選擇彈藥口徑方面存在著兩種不同意見:一種主張選用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另一種主張采用高速、輕彈頭小口徑槍彈作為通用彈藥。90年代發展起來的個人自衛武器選用了兩種不同口徑的彈藥:布什曼和MP5K式選用9mm
3.采用大容量供彈具,增強火力密集度和火力持續能力
為了發揮沖鋒槍火力密集又猛烈的特點,必須發展容彈量大的供彈具,F代沖鋒槍配用的新式大容量供彈具有:隔離式4排彈匣,其容彈量有30發和50發兩種,意大利幽靈M4式沖鋒槍采用了這種彈匣;螺旋式彈匣,其容彈量有50發和100發兩種,美國卡利科系列沖鋒槍配用了這種彈匣。
。矗捎脺p速器降低連發射速,提高連發精度
以往沖鋒槍采用慣性前沖解脫式延時減速器和彈簧掛鉤式減速器等,但其減速效果不能滿足高射速沖鋒槍的要求。因此,目前已研制出兩種新的減速器,其中一種是電子調速器,用于布什曼個人自衛武器,其調速范圍為1~1400發/min;另一種是非石油基液體壓力減速器,用于卡利科沖鋒槍,可將2000發/min的射速調到用戶需求的數值。這兩種減速器均具有高效、高可靠性、高壽命和適用范圍廣的特點。
。担蛳盗谢⒍喙δ芑姆较虬l展
為適應特種部隊、警察和安全部門等的需要,不少性能優良的沖鋒槍已經發展成系列產品,如德國HKMP5,以色列烏齊,英國司登,美國英格拉姆、湯普森、卡利科等系列沖鋒槍。同一系列的產品有不同的尺寸、槍托形式、膛口裝置和配用彈藥,并且在基本型的基礎上通過改變槍托形式、更換槍管和快慢機、安裝不同槍口裝置來實現多功能化。
。叮捎眯虏牧稀⑿鹿に,并進行全槍優化設計
現代沖鋒槍除采用鋼材外,大部分零部件采用高強度工程塑料和輕合金材料。在工藝上,除了改進機加、沖壓和點焊與鉚接工藝外,還發展了精加工工藝和表面處理技術,使沖鋒槍在外觀、內部品質和生產效率等方面均有較大改善。未來沖鋒槍除了采用新材料、新工藝之外,在設計上將充分運用可靠性、可維修性和優化設計等技術,確保產品的高性能和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