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5,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島陸聯絡工程、歷經十年時間建設的舟山跨海大橋正式全線試運營通車。
作為我國第四大島,舟山處在東部海岸線和長江出海口的組合部,扼南北海運和長江水運的“T”形交匯要沖,背靠滬杭甬等大中城市群和長江三角洲遼闊腹地。
1999年9月動工建設的舟山跨海大橋全長46.5公里,總投資131.13億元,起于舟山本島,至寧波鎮海登陸。A04b
——西堠門大橋主橋為兩跨連續鋼箱梁懸索橋,是5座大橋中技術要求最高的跨海特大橋梁,大橋主跨1650米,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箱梁懸索橋。在此之前,世界上已建的鋼箱梁懸索橋最大跨度是丹麥的大貝兒橋,主跨為1624米。此外,西堠門大橋還是世界上首座雙箱分體式鋼箱梁懸索橋。
——西堠門大橋是世界上抗風要求最高的橋梁之一,采用了世界上尚無先例的分體式鋼箱加勁梁,滿足了抗風穩定性要求,顫振臨界風速達到88米/秒以上,可抗17級超強臺風。
——在大橋建設過程中,是國內首次采用直升機牽引先導索過海,其中放索系統與直升機分離的模式為國際首創,首次實現了先導索過海不封航作業。
——金塘大橋主通航孔橋全長1210米,為主跨620米的五跨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是世界上在復雜外海環境中建造的最大跨徑斜拉橋。
——金塘大橋主通航孔橋斜拉索塔端錨固采用的鋼牛腿、鋼錨梁組合體系屬世界首創,成功解決了索塔端錨固區開裂問題,提高了結構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