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多倫多的人,應該說沒有人不知道央街(Yonge Street)。在多倫多逛街,一定要去的是央街,她是多倫多知名度最高的街道,也是該市最主要的通路,是一條雅俗合流的娛樂街。它是反映加拿大最大城市——多倫多活躍程度的晴雨表。這條街的中文譯名甚至比英文還貼切,因為南北走向的央街,是城市的一條主軸,將多倫多大致上分為東西兩片。
依據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央街是世界上最長的街道,從多倫多港灣(Toronto Harbour)開始,向北穿過多城,后以11號公路延續,一路上經過眾多的安省城鎮,并在考昆(Cochrane)鎮轉頭向西,一路延伸,最終到達安省的雨河(Rainy River)和美國明尼蘇達州美加邊境處的國際瀑布區,全長1896公里(1178英里)。
在十九世紀期間,央街延伸到安大略湖邊,成為商人、農民、國民軍和驛站班車乘客進出城市的主要通道。在1850年,央街在書院街(College)和布洛街(Bloor)段只有兩座大的莊園,占地200英畝,其房屋臨街距離遠達1/4英里,使央街這部分幾乎在林中穿行。1869年,蒂莫西.伊頓(Timothy Eaton)在央街178號開張了他的伊頓百貨公司,這一被稱為加拿大人購物革命化的行動,也吸引了其他的貿易商。在20世紀初期,央街逐漸成為多倫多
最主要的購物街道。央街足以稱得上是加拿大的一條文化長廊,不同的區段特色迥異。登打士街(Dundas)一帶眾多商店眩耀的霓虹燈和俗氣的櫥窗展奇異地混合在一起;玫瑰谷(Rosedale)優雅精巧的古玩店;艾格靈屯(Eglinton)比比偕是新潮的咖啡館;芬治(Finch)為高層住宅群;沿著這條世界上最長的街道北上折西,央街展現出不同的個性化風采。與多倫多一樣,央街也是其他許多城鎮和村莊的主要干道。如果細心觀察一下多城北部的央街,盡管面臨央街走廊開發的壓力,目前仍然可以看見一些破舊不堪的房屋散落在街道的兩側。
去年,多倫多央街又添新景,建成登打士廣場(Dundas Square)。該廣場建有露天舞臺和避雨長廊,并與伊頓中心遙相呼應,使多城市民又多出一個休閑活動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