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中國春秋末魯太史左秋明撰寫的,成書于約公元前375-前351年間的《左傳》,在“莊公三年”中記載:“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是已知世界上關于軍隊宿營的最早論述。
關于左傳: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春秋左氏》,是配合《春秋》的編年史。《左傳》后人將它配合《春秋》作為解經之書,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它與《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蹲髠鳌穼嵸|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蹲髠鳌返淖髡撸抉R遷和班固都說是左丘明,現在一般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之人所作。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者稱《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為《春秋》,最大的編年體史書為《資治通鑒》,所以《左傳》只能說是最早的詳細的編年體史書)。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西漢時稱之為《左氏春秋》,東漢以后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左傳》對后世的影響也首先體現在歷史學方面。它不僅發展了《春秋》的編年體,并引錄保存了當時流行的一部分應用文,給后世應用寫作的發展提供了借鑒。僅據宋人陳骙在《文則》中列舉,就有命、誓、盟、禱、諫、讓、書、對等八種之多,實際還遠不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