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v1tj"></form><noframes id="tv1tj">
<noframes id="tv1tj">

<form id="tv1tj"><nobr id="tv1tj"><meter id="tv1tj"></meter></nobr></form>
<address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tv1tj"></address>
    <listing id="tv1tj"><listing id="tv1tj"><cite id="tv1tj"></cite></listing></listing>

        <em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em>
        第一課件網板報幼兒管理
        當前位置: 第一板報網 > 板報文稿 > 世界之最 >

        馬拉松最慢世界紀錄

        用6天多時間跑完42公里多的路程,英國人勞埃德·斯科特2003年6月15日又創下了一項馬拉松最慢世界紀錄。不過對患白血病的斯科特來說,速度并不重要,為受白血病折磨的兒童籌款才是其本意。

        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身著橡皮潛水服的斯科特共花了6天4小時30分鐘56秒跑完全程,而此前他在紐約和倫敦進行同樣的跑步募捐活動都只用了大約5天時間。

        在愛丁堡之所以創下了新紀錄,是因為斯科特中途輕微食物中毒癥狀,不得不頻上洗手間,F年42歲的斯科特說:“我不得不老是往洗手間和‘皇家不列顛’號游艇(沿著跑步路線停泊)上跑。及時脫掉潛水服上廁所可真是個不小的難題。”

        由于總是身著60公斤重的潛水服在世界各地參加馬拉松,斯科特因而在英國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享有步行“深海潛水員”的美名。

         

        關于馬拉松:

        【簡介】
          世界上最長的田徑項目——馬拉松賽跑
          馬拉松賽是一項長跑比賽項目,其距離為42.195公里。這個比賽項目的距離為什么不是整數呢?這要從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發生的一場戰役講起。
          這場戰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離雅典不遠的馬拉松海邊發生的,雅典人最終獲得了反侵略的勝利。為了讓故鄉人民盡快知道勝利的喜訊,統帥米勒狄派一個叫菲迪皮得斯的

        士兵回去報信。
          菲迪皮得斯是個有名的“飛毛腿”,為了讓故鄉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個勁地快跑,當他跑到雅典時,已喘不過氣來,只說了一句“我們勝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
          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在1896年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賽跑這個項目,把當年菲迪皮得斯送信跑的里程——42.195公里作為賽跑的距離。
          馬拉松原為希臘的一個地名。在雅典東北30公里。其名源出腓尼基語marat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長眾多茴香樹而得名。體育運動中的馬拉松賽跑就得名于此。
          希臘波斯戰爭(公元前492-前449年)中,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渡海西侵,進擊阿蒂卡,在距雅典城東北的馬拉松海灣登陸。雅典軍奮勇應戰,在馬拉松平原打敗波斯軍隊。史稱馬拉松之戰。為了把勝利消息迅速告訴雅典人,希臘派遣長跑優勝者斐迪庇第斯(Pheidippides)從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廣場(全程42公里195米)。在極速完成36.2公里的路程并傳達勝利的消息后,體力衰竭倒地而亡。而其奇跡光榮的功績而成為希臘的民族英雄。
          1896年舉行首屆奧運會時,顧拜旦采納了歷史學家布萊爾(Michel Breal)以這一史事設立一個比賽項目的建設,并定名為“馬拉松”。比賽沿用

        當年菲迪皮得斯所跑的路線,距離約為40公里200米。此后十幾年,馬拉松跑的距離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4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時,為方便英國王室人員觀看馬拉松賽,特意將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臺下,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運動場內,起點到終點的距離經丈量為26英里385碼,折合成42.195公里。國際田聯后來將該距離確定為馬拉松跑的標準距離。女子馬拉松開展較晚,1984年第23屆奧運會才被正式列入比賽項目。
          由于馬拉松比賽一般在室外進行,不確定因素較多,所以在2004年1月1日前馬拉松一直使用世界最好成績,沒有世界記錄。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首次將奧運會的最后一個比賽項目男子馬拉松的頒獎典禮安排在閉幕式上舉行。在東道主希臘人看來,馬拉松比賽是奧運會的“靈魂”之一,在閉幕式上為馬拉松運動員頒獎,是奧林匹克回家的一種象征。 2008年北京奧運會,繼承了這一做法。

         

        【歷史】
           1896年首屆奧運會后,馬拉松賽在世界各地廣泛舉行,美國從1897年起舉行波士頓馬拉松賽,至2000年已舉辦了104屆,成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馬拉松在公路上舉行,可采用起、終點在同一地點的往返路線或起、終點不在同一地點的單程路線。比賽時,沿途必須擺放標有已跑距

        離的公里牌,并要每隔5公里設一個飲料站提供飲料,兩個飲料站之間設一個用水站,提供飲水或用水。賽前需經身體健康檢查,合格者方可報名參加比賽。
          2004年1月1日,國際田聯宣布了一項新決定:包括馬拉松在內的公路賽跑和競走項目將告別只有世界最好成績的時代,開始擁有世界紀錄。
          國際田聯宣布這個決定后,英國長跑女將拉德克利夫被正式認定為女子10公里、20公里和馬拉松三個項目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而波蘭人科熱日尼奧夫斯基則是男子50公里競走的第一個世界紀錄擁有者。
          斯皮里東·路易斯——第一個馬拉松冠軍
          1896年4月10日這一天是第一屆奧運會的最后一個項目——馬拉松。希臘人格外激動,因為在此前已進行的十一個項目中,希臘運動員還未獲得一枚金牌,他們把全部希望寄托于馬拉松賽跑。在賽前,許多希臘人紛紛許愿說,如果優勝者是希臘人,裁縫愿為他做新衣服,飯店請他免費用餐,理發師還愿終生免費為他理發。
          這次比賽只有25名選手,希臘的唯一選手是一個士兵,叫斯皮里東·路易斯。二十五歲的路易斯十分沉著而自信,途中還偶爾呷一口酒。在運動場內的觀眾焦急地等待選手們的到來。路易斯在32公里處趕上并超過了澳大利亞選手弗萊克,勝利在握。路易斯的

        上司就是一個擔任發令的上校。這位上校此刻快馬加鞭地趕赴運動場,他騎馬到國王包廂面前,驕傲地宣布:“斯皮里東·路易斯領先了!”這時全場七萬希臘觀眾一片歡騰。路易斯第一個出現在雅典運動場內。王儲康斯坦丁和喬治王子在路易斯的身旁,陪著他跑完了最后一百米。路易斯終于以2小時58分50秒獲得了冠軍。
          斯皮里東·路易斯為希臘贏得了唯一的一項金牌,為希臘這個首屆奧運會的東道國爭了光。國王從包廂里跳了下去,象歡迎凱旋而歸的英雄一樣歡迎他。有個王子贈送給他一塊金表。許多希臘人甚至要求路易斯當部長……路易斯本人后來卻寧愿過著簡樸的生活,而且很少向別人談自己的光榮歷史。1940年,斯皮里東·路易斯逝世。后來希臘政府為了永久紀念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用大理石重建了他的陵墓,并在上面刻上了象征奧林匹克運動的五環。
          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肯尼亞選手特蓋特(Paul Tergat,生于1969年6月17日),成績為2小時4分55秒。于2003年9月28日,第三十屆柏林馬拉松賽上創造。
          在2007年9月30日進行的柏林馬拉松賽上,34歲的埃塞俄比亞名將格布雷塞拉西以2小時4分26秒的成績創造了新的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拉德克利夫
          英國女

        子長跑名將拉德克利夫(Paula Radcliffe,生于1973年12月17日)于2003年4月13日,在倫敦創造,成績為2小時15分25秒。

         

        【起源】
          公元前492年的春天,波斯又想征服美麗富饒,欣欣向榮的希臘城邦了。波斯派出大批戰艦入侵和他們隔海相望的希臘,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希波戰爭。天有不測風云,波斯的海軍在海上遭到颶風襲擊,300艘戰艦,20000多名海軍官兵全部葬身海底。波斯的陸軍失去海軍的呼應,好像一支獨臂,遭到色雷斯人的襲擊,波斯的統帥也身負重傷。這次侵略希臘的軍事行動不得不半途而廢了。
          波斯國王暴跳如雷。第二年,他幻想不戰而降服希臘。他派出使者到希臘各城邦要“水和土”,意思是讓他們臣服歸順波斯。希臘中部和北部的小城邦懼怕波斯帝國的武力,都屈膝投降了。但希臘最大的兩個城邦——雅典和斯巴達豈能低下他們高傲的頭?雅典人把波斯使者從懸崖拋入大海,斯巴達人把使者丟進井里,讓他們自己去取“水和土”。
          大流士一生也沒受到這樣的羞辱,他惱羞成怒,他決定派最有經驗的大將軍第二次出征希臘。公元前490年,波斯大軍橫渡愛琴海,在雅典郊外的馬拉松平原登陸。處境險惡的雅典,一面緊密動員,加強戒備,一面派當時的長跑能手斐里庇第斯日夜兼程去

        200多公里遠的斯巴達城邦求助。這位長跑健將以驚人的速度只用了一天多的時間便到達斯巴達。但斯巴達人卻以祖宗規定,月不圓不能出兵為由拒絕出兵。斐里庇第斯苦苦哀求,但斯巴達人無動于衷,斐里庇第斯無奈,只好趕回馬拉松復命。
          雅典人聽到斯巴達人不出兵的消息后,他們并不氣餒,他們立即把全體公民組織起來,甚至奴隸也編入軍隊,趕往馬拉松,占據有利地形。
          按雅典法律,雅典的10位將軍在出征期間應輪流掌握兵權,每人一天。采取重大軍事行動時須事先經過10將軍商量,最后以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做出決議。在雅典軍事執政官卡利烏斯的主持下召開了軍事會議。會上10位將軍圍繞著是被動防御,還是主動出擊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一位叫米太亞得的將軍主張主動出擊。表決時,5票對5票。執政官卡利烏斯支持了米太亞得將軍。為了發揮米太亞得的指揮才能,其它將軍都自愿放棄自己輪流當總司令的權利,讓米太亞得一人全權指揮這場戰爭。
          當時雅典軍隊有一萬人,加上一千援軍,總共不過一萬一千人。而波斯軍隊有10萬人,而且裝備精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米太亞得決定不與敵人硬拚,而是把戰線稍稍拉長,把精銳步兵安排在兩側,正面戰線上的兵力比較薄弱。
          公元前

        490年9月12日清晨,大戰前夕,米太亞得對希臘將士做戰斗動員,他說:“雅典是永遠保持自由,還是戴上奴隸的枷鎖,關鍵就在你們!彼尤诵牡脑捳Z,激勵了士兵們保家衛國的決心。激戰開始了,希臘士兵在下面發起進攻,波斯軍隊不知是計,立即反攻。希臘軍隊邊戰邊退,波斯軍隊步步進逼。在千鈞一發的時刻,埋伏在兩側的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出,從兩側夾擊波斯軍。波斯軍隊由于追擊希臘人,戰線拉得過長,這時陷入希臘軍隊的包圍,首尾不能相顧,連忙慌忙逃向海邊,想上船逃跑。希臘軍隊尾追至海邊,和波斯軍展開奪取軍艦的戰斗。一位叫基納爾的希臘戰士,他奮不顧身地用手抓住戰船,被敵人砍掉了一只手,他忍住疼痛,用另一只手抓住戰船,終于和戰友們一起奪取了一艘戰船。這場戰役中,波斯人丟下了6400具尸體和7條戰船。雅典人犧牲了192人,其中有執政官卡利烏斯和幾位將軍。當天晚上,斯巴達派來的2000名前鋒戰士趕到時,只見月光下尸首遍野的戰場。
          米太亞得急于把勝利的消息告訴正在焦急等待的雅典人民,他又選中長跑能手斐里庇得斯去傳送消息。這位長跑能手當時已受了傷,可是,為了讓同胞們早點知道勝利的消息,他拚命奔跑,當他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廣場時,已上

        氣不接下氣,他激動地喊到:“歡樂吧,雅典人,我們勝利啦!”喊聲剛落,他便一頭裁倒在場,再也沒有醒來。
          希波戰爭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馬拉松戰役是希臘人和波斯人交鋒的第一仗,這場戰役極大地鼓舞了希臘人為自由和獨立而戰的斗志。
          為了紀念這場戰役的勝利和表彰盡職盡力的英雄斐里庇得斯的功績,1896年,雅典人在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規定了一個新的競賽項目——馬拉松賽跑。距離是馬拉松至雅典的距離,根據當年斐里庇得斯經過的路線確定為全程40公里又200米。1920年,經過仔細測定又把距離改為42公里又195米。斐里庇得斯的名字和馬拉松戰役將隨著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圣火一代又一代地留存在人間

         

        【馬拉松比賽規則】
          馬拉松比賽不設世界紀錄,只有世界最好成績。選手的身體情況需得到比賽醫療機構的認可,方能參加比賽。
          北京奧運會馬拉松比賽運動員不能隨便喝水
          42.195公里的距離對于人類來說,是一次對體能極限的挑戰。在比賽中,運動員雖然也會從路邊的小桌子或者是路邊站立的人手中接過來一些水。而這飲用水卻不是誰都可以隨便遞的。
          在馬拉松賽中,比賽的起點和終點都提供水和其他飲料,而在比賽路線上,每隔5公里有一個飲料站。水和飲料放

        在運動員經過時容易拿到的地方,運動員也可自備飲用水,并且可以在他們要求的地方設置飲料站。飲用水和濕海綿提供站設置在兩個飲料站之間。在那里,長跑運動員和競走運動員經過時可以取到飲用水,還可以從海綿中擠水沖洗頭部,起到冷卻作用。除此之外,運動員不能從比賽線路上其他地方獲得飲料。
          可以說,“水”是馬拉松比賽中規定最為嚴格的部分。除此之外,運動員只要在裁判的監督下沿正確的路線比賽即可,如有特殊原因,還可在裁判員的監督下離開賽跑路線,但如果不在監督下離開就會失掉比賽資格。

         

        【世界第一個馬拉松冠軍的產生】
          當宣布雅典承辦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時,顧拜旦的朋友、法國歷史學家、語言學家米歇爾·布雷亞(MichelBreal)建議,為了紀念斐里庇得斯,應該設立從馬拉松跑到雅典的比賽。很自然地,希臘人熱烈響應這一紀念他們英雄的賽跑。布雷亞(Breal)要為馬拉松賽獲勝者頒發一個獎杯,另外,一名希臘富有的收藏家盧尼斯·蘭姆布斯(LonnisLambros)將為冠軍額外獻上一個古花瓶。
          不安的醫學專家懷疑在炎熱的天氣下,在塵土飛揚中進行25英里賽跑會危及賽跑者的健康,據說已有3名馬拉松選手死于訓練中。但這一切沒有阻擋希臘人贏得第一名的決心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1896年3月10日,他們安排了一次全距離的預賽。查理勞斯·瓦斯勞克斯(CharilaosVasilakos)以3小時18分的成績打敗了另外11名當地選手。為了組建最好的團隊,官員們兩周后又進行了第二次預賽。這次查理勞斯·瓦斯勞克斯以3小時11分27秒的成績獲勝。雖然奧運會報名已經結束,另外幾名選手還是被列入希臘隊的名單,其中包括斯皮里東·路易斯(SpiridonLouis),他在第二次預賽中獲得第5名,成績是3小時18分27秒。
          路易斯是送水工,他每天要走幾英里送水。這位24歲的年輕人早就夢想能成為奧運會馬拉松冠軍。在比賽前夜,他齋戒祈禱;在正式比賽那天,他吃了一整只雞補充齋戒時消耗掉的體能。
          在17名馬拉松選手中,13名是希臘人,外國選手中有競爭力的是埃德溫·弗萊克(EdwinFlack)。他是住在倫敦的澳大利亞會計,他已贏得800米冠軍,馬拉松賽前一天又贏得了1500米冠軍,但是他從未跑過10英里以上的距離。美國的亞瑟·布萊克(ArthurBlake)在1500米比賽中獲得亞軍,法國的阿爾賓·勒姆斯奧斯(AlbinLermusiaux)獲得季軍。此外,構成威脅的還有匈牙利的蓋烏拉·克納(GyulaKellner),他是唯一跑過這么長距離的非希臘人。
          從雅典奧運會開始到馬拉松

        賽為止,希臘隊盡管人數占優勢,但還沒有取得任何一場比賽的勝利。為了確保希臘人在馬拉松賽中獲勝,新一輪的激勵開始了。除了上面提到的官方頒發的獎杯和古花瓶,還臨時決定提供給獲勝者(當然只是對希臘運動員而言)一桶甜酒和終身免費的衣服和理發。巧克力廠主許諾為獲勝者提供2000磅巧克力,而奧運會捐助者喬治奧斯·阿維奧夫(GeorgiosAveroff)甚至許諾把女兒嫁給贏得馬拉松賽的希臘選手,嫁妝為100萬德拉克馬。奧運會的業余性質結束了。
          比賽前夜,參賽者被馬車送到馬拉松橋,住在一家旅店。當10多萬人擁擠在奧林匹克體育場,期待著希臘人勝利時,25英里以外的一小群村民在觀看起跑。帕帕蒂阿姆安鮑斯勒斯(Papadiamantopoulos:Παπαδιαμαντ?πουλο?)市長作了簡短的講話,實際上就介紹了他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向空中開槍,下午2點,選手們上路了。
          法國人勒姆斯奧斯從出發起就健步如飛,緊跟其后的是自行車隊以及運送裁判和醫生的馬車隊。到達皮克米村時,他跑了一多半的路程僅用了驚人的55分鐘,領先他的勁敵弗萊克幾乎2英里。布萊克排在第三位,克納排在第四位。希臘人好像在靜靜地等待時機,他們相信領先的四人組在到達雅典之前很快會衰落下去。

        路易斯穿著家鄉村民捐贈的鞋子第六個到達皮克米村時,喝了一杯酒,對觀眾說:“一切會按計劃進行的,會輪到我的!
          出了皮克米村是上山的路,領先者們開始后悔當初不該速度太快。布萊克在出村子不到1英里的地方退出了比賽。克納被瓦斯勞克斯和勒姆斯奧斯超過,身體也開始難受起來,但是他到達帕里尼村時還是領先的。激動的村民為他戴上勝利的花環,結果證明他們高興得太早了。不久,勒姆斯奧斯的體力驚人地衰退,而且意外地被一名法國自行車手撞倒,因此,弗萊克超了過去。酒精按摩沒能使勒姆斯奧斯恢復過來,雖然他繼續比賽,在21英里標志牌前,他摔倒并被送上了救護車。
          同時,弗萊克很自信自己能夠獲得冠軍,就派一名自行車手去體育場宣布他即將勝利的消息。等在體育場的希臘人悶悶不樂地接受了這條消息。他們沒想到,路易斯計算得很好,在出阿木比勞克比(Ambelokipi)村后就加速了,他正在迅速接近這位澳大利亞人。離終點還有5英里時,路易斯快速地超過了精疲力竭的弗萊克。體力不支的弗萊克又堅持跑了2英里,當他步履蹣跚時,他的助手請一名希臘觀眾防止他摔倒,而他本人則跑去找毯子。在昏迷中,弗萊克(Flack)認為自己被打了,他在他恩人的臉上回敬了一拳。他

        很快退出了比賽,人們不得不用雞蛋和白蘭地去救醒他。
          風塵仆仆的帕帕蒂阿姆安鮑斯勒斯市長奔向體育場內的皇家包廂,向國王報告這一消息。消息很快傳開了:一名希臘選手要贏得奧運會馬拉松賽的冠軍。歡呼聲響徹云霄,炮聲宣布領先者接近體育場。擠過瘋狂歡呼的人群,路易斯的身影出現在體育場大理石入口處。后來顧拜旦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好像整個古希臘與他一同進入體育場。前所未有的歡呼聲響了起來。"希臘王儲康斯坦丁沖向跑道,陪他跑到終點。貴賓看臺上的婦女們摘下珠寶雨點般地扔向獲勝者。到達終點時路易斯已經精疲力竭,但是他還是鼓足力氣向國王鞠躬,快樂的國王揮動著海軍帽向他還禮。
          路易斯以2小時58分50秒的成績第一次用不到3小時的時間跑完了正式的馬拉松賽。瓦斯勞克斯贏得了亞軍,比路易斯多用了7分鐘;斯比瑞頓·柏勒克斯(SpiridonBelokas)獲得了季軍。東道國在馬拉松賽中獲得了大滿貫。但是克納控告柏勒克斯在快結束時乘車。王儲調查了此事,柏勒克斯承認作弊,并被取消了季軍資格,匈牙利人上升為第三名。
          民族英雄路易斯到處受到盛情款待。在頒獎儀式上,他正式接受了冠軍獎杯和一個畫著一個古代奧運會賽跑者的古花瓶。他慷慨地把這個花瓶捐

        獻給了一家博物館。激動的國人繼續給他各種禮物。因為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不能和阿維奧芙(Averoff)小姐結婚了。國王堅持要獎賞他,他要了一匹馬和一輛馬車,用這輛馬車能把淡水從他的村子馬洛斯(Maroussi)運到雅典。
          謙遜的路易斯創造了一個新的希臘神話。他的故事使"像路易斯那樣出發"成為希臘的一句成語。路易斯在史詩般的勝利之后,靜靜地回到了馬洛斯,他拒絕了所有的免費衣服、飯菜和理發,從此再也沒參賽過。1936年他以嘉賓的身份參加了柏林奧運會,4年后,他去世了,但是他的傳奇仍在流傳。

         

        【中國馬拉松第一人】
          中國馬拉松名將周春秀4月22日在著名的倫敦馬拉松賽上以2小時20分38秒的成績奪冠,成為奪得該項賽事冠軍的第一位中國選手。這是27歲的周春秀首次參加在亞洲之外進行的馬拉松賽。埃塞俄比亞的前萬米世界冠軍瓦米在周春秀之后1分7秒抵達。羅馬尼亞選手托梅斯庫-迪塔后來居上,摘走銅牌。
          周春秀2002年才正式開始馬拉松訓練,近幾年進步很快,在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她甩下日本選手1公里多,獲得冠軍。在當年3月的首爾馬拉松賽上,她跑出了2小時19分51秒的個人最好成績,也是2006年世界第二的好成績。這也使她成為歷史上第七個跑進2小時

        20分大關的女選手。

         

         

        【世界著名馬拉松賽】
          

         

        美國紐約馬拉松賽
          如果說有哪個馬拉松賽可以毫不猶豫地宣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那一定是紐約馬拉松。紐約馬拉松的聲譽僅次于波士頓,創辦于1970年,每年11月初舉行,參賽者最多超過10萬人,聲勢浩大,通過紐約大吊橋時連橋身都震動,場面非常壯觀。沒有哪一個馬拉松可以象紐約馬拉松那樣吸引如此眾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跑手,這個城市獨特的魅力、比賽壯觀的氛圍以及塞滿賽道兩旁的令人不可思議的觀眾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賽事中。如果你希望感受到城市馬拉松的活力和激情,你一定不能錯過紐約馬拉松。
          20世紀80年代,挪威長跑女將韋茨共9次在紐約奪冠,是馬拉松歷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人。1981年,美國名將薩拉薩爾在這里創造了2小時8分13秒的世界最好成績,他自1980~1982年獲得3連冠,羅杰斯在1976~1979年共獲得4連冠。1994年,肯尼亞女選手洛魯佩首次在紐約跑馬拉松,她那時21歲,身高1.50米,體重38公斤,看上去還像未成年的孩子,但她卻以2小時27分鐘37秒一舉奪魁。此后,洛魯佩便成為肯尼亞最杰出的長跑女將。
          20世紀90年代后,紐約馬拉松除冠軍獎金外還另加一部奔馳車,非常有吸引力。
          路線:

        起點設在通向Staten島的Verrazano-Narrows橋上,穿過紐約的五個城區后,抵達中央公園結束。此路線絕對是一次紐約節日文化之旅。
          規模:超過3萬人
          

         

        波士頓馬拉松
          波士頓馬拉松開始于1897年4月19日,是全球首個城市馬拉松比賽,當時只有15位跑者參加。從創辦至今,波士頓馬拉松每年一次,從沒間斷過,通常在4月中旬進行。在1986年以前,波士頓馬拉松一直沿用古希臘的方式,對優勝者的獎勵只有頭戴橄欖葉編成的花冠,頒發獎杯,但沒有獎金。
          波士頓馬拉松沿襲了其古老的傳統,優美的原野、點對點的快速賽道、空前的現場觀眾,一切都體現著這個古老馬拉松的魅力。但遺憾的是,很多選手都無緣體驗波士頓馬拉松,因為她對參賽資格有著嚴格的限制。但這并沒有阻止人們前去嘗試,正是由于有了這種排他性,才更增加了波士頓馬拉松的吸引力,世界尖子運動員都以在這個賽事中奪冠為榮。
          波士頓的道路起伏很大,所以男子沒出過世界最好成績,女子馬拉松于20世紀70~80年代(在女子馬拉松賽事還不多的情況下)產生過3次世界最好成績。
          2001年4月16日第105屆,1996年奧運會亞軍韓國的李鳳柱沖破兩名肯尼亞選手的圍堵和奧運會冠軍博拉的追趕,奪得冠軍(2:09:43),他中斷

        了肯尼亞人10年的壟斷而舉世轟動。李鳳柱回到漢城時,受到英雄凱旋般的歡迎。
          路線:比賽從波士頓正西方的Hopkinton出發,穿過7個小鎮,最后在位于波士頓市中心的Copley廣場結束。整個路線的起伏較大,特別是在開始階段。
          規模:超過1萬人
          

         

        德國柏林馬拉松賽
          每年9月下旬舉行的柏林馬拉松躋身于世界級馬拉松之林,很大程度上要感謝它破世界紀錄的賽道以及具有超高效率的賽事組委會。但柏林馬拉松帶給大家絕不僅僅是這些。柏林馬拉松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熱鬧而喧嘩,比賽路線可以讓你來一次20世界歷史回顧之旅。你會跑過雄偉壯麗的歷史建筑,前東柏林嚴肅整齊的大廈,以及西柏林現代、高科技、充滿商業色彩的樓宇。雖然最近幾年柏林馬拉松的主題是世界紀錄,但柏林馬拉松最引以為豪的——它是真正的群眾性馬拉松。
          1977年,在女子馬拉松還沒有普及時,前東德女運動員瓦倫西克在這里跑出了2小時34分47秒的世界最好成績。到1998、1999年,柏林在馬拉松歷史上大放異彩,28歲的巴西人達·科斯塔在1998年刷新了登西莫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最好成績(2:06:50),他是第2個跑進2小時7分鐘以內的人。1999年,洛魯佩把她本人在鹿特丹創造的女子世界最好成績縮短了4秒鐘,

        使柏林的地位陡增。21世紀的第1年,柏林再次躍進歷史,日本運動員高橋尚子把女子世界最好成績改寫為2小時19分46秒,第1個突破2小時20分鐘大關。
          2003年柏林馬拉松組委會決定做一些改革,除象新年一樣釋放煙花外,參賽選手將穿過原來連接東、西柏林的勃蘭登堡門,然后再往前跑300米沖過終點。同時今年將允許35000人參加比賽。
          路線:
          除了兩個大約17和21英里長的坡道外,柏林馬拉松的路線總的說來非常平坦、寬敞并且相對筆直,特別是比賽剛開始的2英里和接近終點沖刺的部分。沿路將有很多可以吸引你眼球的東西,除非你完全專注于沖擊世界紀錄了。
          規模:超過2萬人
          

         

        英國倫敦馬拉松賽
          倫敦馬拉松誕生于1981年,當時是受了紐約馬拉松的啟發而生成。倫敦馬拉松每年4月下旬舉行,絕對是每一個跑手的節日,寬闊的場地、景色優美的路線、熱情的觀眾、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再加上快速的路線和幾乎完美無瑕的組織工作,這一切無疑深深吸引著那些馬拉松資深跑手。
          倫敦馬拉松曾經是歷史上產生男女世界最好成績最多的城市,但那是在早期。20世紀80年代后期,受到幾個高獎金美國賽事的挑戰,倫敦馬拉松組織者急中生智,在比賽中增加了化妝隊伍,使比賽別開生面,

        還常有新娘身穿婚紗和穿西服領帶的新郎攜手跑完42公里195米的距離。
          20世紀80年代初,倫敦產生過3次女子世界最好成績,最后一次是挪威女將克里斯蒂安森1985年第1個突破2小時22分鐘大關,創造了2小時21分6秒的世界成績。2001年最引人矚目的是世錦賽和奧運會10000米亞軍、5次世界越野賽冠軍特加特首次在這里跑馬拉松,雖然沒能奪冠,但他以2小時8分15秒奪得亞軍,仍顯出很強的實力。男子組第10名的成績是2小時12分2秒,各名次之間的差距只有幾秒,表明比賽的水平較高,競爭很激烈。就在剛結束的2003倫敦馬拉松賽上,英國本土選手、世界女子馬拉松最好成績保持者拉德克里夫再次實現自我突破,以2:15:25的成績譜寫下最新的女子最好成績。
          路線:從位于倫敦西南的布萊克希思格林尼治公園出發,經過國會大廈和白金漢宮,抵達靠近圣瓊斯公園的終點,沿途可以欣賞到倫敦許多著名的歷史名勝。雖然路線曲折、迂回,甚至某些地方可以說狹窄,但沒有山坡。
          規模:超過3萬人
          

         

        火奴魯魯馬拉松賽
          大多數跑步愛好者完全不必在每年的12月份給自己找個理由去火奴魯魯,當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包裹在厚厚的棉衣和沉重的黑暗中時,因為火奴魯魯馬拉松就是很好的一個理由;鹋

        魯魯馬拉松開始于1973年,當年只有167人參加,男女冠軍都來自夏威夷。火奴魯魯馬拉松賽事場面盛大,氣氛非常好,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遠道而來的日本跑手,他們是火奴魯魯馬拉松的主力軍;鹋旚旕R拉松清晨5點就在黑暗中開始比賽,早得令人痛苦,但這樣可以保證在涼爽的氣溫下進行比賽。而一旦太陽升起,你就可以享受到太平洋上童話般迷人的風景。
          2002年有30428人參加了火奴魯魯馬拉松,這使其在參加人數上排名世界第四。
          路線:火奴魯魯馬拉松近似環形的路線從Ala Moana海濱公園開始,到Kapiolani公園結束。在這條路線上,你會經過火奴魯魯最著名的景點,包括懷基基海灘、鉆石頭等。除了兩個爬坡路段,整個賽道都很平坦。
          規模:超過2萬5千人
          

         

        法國巴黎馬拉松賽
          春天的巴黎樹木萌芽、鮮花繽紛,是全世界最適合步行的城市。每年在這個季節舉辦的巴黎馬拉松無疑吸引了眾多的長跑愛好者。賽事當天巴黎周邊道路將實施交通管制,降低車流量,巴黎市政府也鼓勵市民盡量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等,可謂做足“環保巴黎”。而隨著組織工作的提高,巴黎馬拉松逐漸吸引著世界頂級跑手的加盟。雖然巴黎在現場觀眾人數上仍然有限制,但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巴黎馬

        拉松成為世界最偉大的城市馬拉松之一。
          2003年巴黎馬拉松的男子組桂冠被肯尼亞選手羅蒂奇以2小時6分32秒的成績獲得,并打破了這項賽事的最好成績。衛冕冠軍、法國選手茲維爾齊斯基在去年的比賽中,創造了巴黎馬拉松賽的最好成績2小時8分18秒,他在本年度比賽中以2小時6分36秒的微小差距與冠軍擦肩而過,屈居亞軍。另一名來自肯尼亞的選手歐薩爾以10秒之差名列第三。今年的巴黎馬拉松賽吸引了3萬多名長跑選手參加。女子組比賽的冠軍同樣被肯尼亞選手摘取,歐萬扎以2小時27分41秒的成績擊敗意大利選手孔萊索名列第一,坦桑尼亞選手馬莎尼獲得季軍。
          路線:鳴槍起跑點是香榭麗舍大道旁的Rue Galilee,東西向的慢跑路線將橫穿整個巴黎。沿途你會經過協和廣場、盧浮宮、艾菲爾鐵塔等諸多耳熟能詳的名勝。巴黎馬拉松的路線不是很快,但有這樣的美景可觀,誰又會在意呢?
          規模:超過2萬人
          

         

        斯德哥爾摩馬拉松賽
          斯德哥爾摩馬拉松被譽為馬拉松賽中的珍寶,每年6月初的一個星期六下午2點開始鳴槍。這個時節的斯德哥爾摩氣候溫和,但氣氛卻盛況空前,大約1/3的市民都涌上街頭吶喊助威,不論領跑者還是落后者都會得到他們的熱情鼓勵。比賽路線充分展現了這個波羅的海海

        港城市的美麗。
          2003年的斯德哥爾摩馬拉松于6月14日舉行,肯尼亞男選手喬斯法?切姆喬爾和 被過濾廣告
          瑞典女選手瑪麗埃?瑟德斯特羅姆-隆德貝里分獲男子和女子組冠軍。這是隆德貝里第三次奪得這一賽事的冠軍。此前,她還贏得過兩次亞軍、三次第三名,從而成為該項賽事舉辦25屆以來獲得獎牌最多的運動員。這位曾18次拿過瑞典全國冠軍的43歲的女性在賽后對記者說:“這場比賽對我意義非凡,因為我即將參加世界杯!”
          路線:比賽的起點、終點都設在1912年奧運會的國家體育場內,路線的大部分都很平坦,但靠近Djurgarden的地勢起伏較大,還要跨越許多大橋,故速度不是很快。
          規模:超過1萬2千人
          

         

        阿姆斯特丹馬拉松賽
          阿姆斯特丹馬拉松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但它直到最近幾年才建立起了和這個著名的城市相當的國際聲譽。和世界其他頂級馬拉松相比,阿姆斯特丹馬拉松是小型的、親密的,只有2000多人參加。但就在這2000多人中,絕大多數選手都來自世界各地,他們被這個城市的魅力和這個馬拉松賽的速度而吸引。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和市民對比賽給予了大量的支持,使得阿姆斯特丹馬拉松的組織運作非常良好。
          1999年組織者提供了總數為32.5萬美元的獎金,因此

        前4名都跑進了2小時7分鐘以內,第2~4名的成績比任何一次賽事都好。冠軍基普羅諾2小時6分47秒,歷史第4位;吉法爾2小時6分49秒,歷史第5位;基普拉加特2小時6分50秒,歷史第6位;托拉2小時6分57秒,歷史第9位。
          路線:
          這是在荷蘭,所以路線又平又坦,很容易出成績,唯一的“障礙”是要穿越許多小運河。阿姆斯特丹馬拉松的路線有兩個大圈,第一圈7公里,第二圈35公里,起點和終點都在1928年奧運會會場,部分沿用了當年奧運會馬拉松的線路。這條路線使選手們可以欣賞到阿姆斯特丹舊城區以及著名的XXX公園的風采,還有很長的一部分則是在郊外住宅區進行。
          規模:2200人
          

         

        荷蘭鹿特丹馬拉松賽
          雖然這個荷蘭小城并不被認為是歐洲必游之地,但每年的4月份總有數以千計的長跑愛好者來到這里,參加在這個現代的海港城市舉行的馬拉松賽。鹿特丹道路平坦,氣候適宜,許多優秀運動員都喜歡這條路線。鹿特丹非常支持馬拉松賽,整個城市在比賽當天幾乎是專為馬拉松賽而服務。同時鹿特丹還在馬拉松歷史上寫下了很多創新,比如鹿特丹是首批使用電子計時器的馬拉松之一。鹿特丹打破了只有大城市才能舉辦大型馬拉松的斷言。
          鹿特丹馬拉松以屢出好成績而享譽全球,葡萄牙的

        洛杉磯奧運會冠軍洛佩斯于1985年38歲時,在這里第一個突破2小時8分鐘大關,創造了2小時7分12秒的世界最好成績。3年后,埃塞俄比亞的登西莫在這里跑出了2小時6分50秒。許多第1個突破都在鹿特丹,給這個小城增添許多光彩。1998年,洛魯佩把沉睡了13年之久的女子世界最好成績刷新為2小時20分47秒,第1個跑進2小時21分鐘大關,獲15萬美元獎金。次年她以2小時22分48秒在這里在次奪冠。
          路線:因為在荷蘭,所以絕對看不到山坡,路線絕對平坦快速。除了2公里處的Erasmus橋和5公里、30公里處的樹林,賽道可謂一馬平川。
          規模:超過一萬人

         

        【國內著名馬拉松賽】
          北京國際馬拉松賽
          上海國際馬拉松賽
          廈門國際馬拉松賽
          鄭開國際馬拉松賽
          青島國際馬拉松賽
          大連國際馬拉松賽
          天津國際市民馬拉松賽
          河北廊坊全國馬拉松冠軍賽
          拉薩國際半程馬拉松賽
          西安城墻馬拉松
          杭州國際馬拉松賽
          香港渣打馬拉松賽
          澳門國際馬拉松賽

        第一板報網是第一課件網旗下專業板報網站,提供各種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板,以及板報素材,板報教程等資源,是大家辦報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3-2023 ALL resever banbao.1kejian.com
        欧美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