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v1tj"></form><noframes id="tv1tj">
<noframes id="tv1tj">

<form id="tv1tj"><nobr id="tv1tj"><meter id="tv1tj"></meter></nobr></form>
<address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tv1tj"></address>
    <listing id="tv1tj"><listing id="tv1tj"><cite id="tv1tj"></cite></listing></listing>

        <em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em>
        第一課件網板報幼兒管理
        當前位置: 第一板報網 > 板報文稿 > 安全文稿 >

        毒品的危害性

        不要因心煩而"借毒消愁"
          不要因好奇而"以身試毒"
          不要抱著僥幸心理接觸毒品
          不要結交吸毒或販毒人員
          不要在吸毒場所停留
          不要聽信"吸毒是高級享受"的謠言
          不要接受吸毒人員遞給的香煙或飲料
          不要相信毒品能治病
          不要以吸毒為榮
          不要趕時髦而崇拜吸毒者。

         

        毒品危害性表現在哪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十二個字。

          (1)毒品嚴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問題誘發其他違法犯罪,破壞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

         。3)毒品問題滲透和腐蝕政權機構,加劇腐敗現象;

         。4)毒品問題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吸毒會導致哪些傳染病

          吸毒不僅損害本人健康,還會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傳播等公共衛生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傳播。

          原因是靜脈注射毒品者共用不潔注射器造成艾滋病感染率極高,特別是吸毒婦女,更是傳播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這是由于吸毒者本身可以造成艾滋病病毒的感染。

          此外,吸毒婦女為了獲得購買毒品的金錢,不得不淪為賣淫女,而成為各種性病和感染傳播的高危人群和重要感染源。

        毒品能使人迷戀成癮原因

         

          生理因素

          人腦中本來就有一種類嗎啡肽物質、維持著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吸毒者吸了海洛因、外來的類嗎啡肽物質進入人體后,減少并抑制了自身嗎啡肽的分泌,最后達到靠外界的類嗎啡肽物質來維持人體的生理活動,自身的類嗎啡肽物質完全停止分泌。那么,一旦外界也停止了供應嗎啡肽物質,則人的生理活動就出現了紊亂,出現醫學上說的“反跳”或“戒斷癥狀”,此時,只有再供給嗎啡物質,才可能解除這些戒斷癥狀,這就是所謂的“上癮”。

          社會因素

          包括社會環境能否獲得毒品,社會動蕩不安對人的影響,社會文化背景決定哪些人易成為毒品的俘虜,社會法律對毒品的態度等等。

          心理因素

          研究結果傾向于認為在不同性格的人當中易沖動,對社會常規模式具有反抗性,以及對挫折忍受差者這三類人,有著相對較高的危險度,即具有較高的濫用藥物成癮的易感性。

          總之,毒品成癮問題,往往是心理因素與社會因素、生物因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毒品是如何分類的?

          毒品的分類方法有很多,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不同的分類:

         。1)根據國際公約的有關規定,可將毒品分為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2)根據毒品來源和生產方法不同,可分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3)根據毒品對人體的作用,可分為麻醉劑、抑制劑、興奮劑、鎮靜劑和致幻劑。

         。4)根據毒品對人的危害程度,分為軟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吸毒易患艾滋病

          以靜脈注射方式濫用毒品后感染上被稱為“頭號癌癥”、“世紀之癥”的艾滋病,又是一大嚴重問題。這是毒品對社會的一種新的危害。

          艾滋病每15分鐘就奪去一個人的生命。預防艾滋病毒感染的重點人群是妓女、嫖客、性關系紊亂者、性犯罪者、同性戀者以及吸毒者。由于毒品濫用日益嚴重,特別是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采用

          靜脈注射方式濫用藥品,所以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比例迅速上升。據報道,美國紐約1987年靜脈吸毒者中還無一例HIV陽性者,但到1989年就有29%的靜脈吸毒者感染上艾滋病病毒。1980年比例又上升了44%,到1981年~1983年有52%的靜脈吸毒者感染上了艾滋病毒。截至1990年,全球已有32個國家報告在靜脈吸毒者中發現艾滋病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艾滋病,目前已為許多國民逐漸了解。這種能導致人體免疫缺陷的病毒一經被感染便可終生隱匿于人體,它能破壞人體的T淋巴細胞而導致全身器官組織被侵襲,最后死于各種嚴重感染。

          艾滋病病毒的傳染途徑有四種:

         、凫o脈吸毒者共用被感染的注射器;

         、谂c感染者的性接觸;

         、劢邮鼙桓腥菊叩难蜓破罚

         、苋焉飮a期母嬰之間的垂直傳播。

          那么為什么吸毒者中感染艾滋病這么多呢?

          吸毒者中的構成以中青年、文化程度低、衛生觀念淡薄者為多。鄉村和邊疆地區的吸毒者也不少。由于海洛因的成癮性,吸毒者通常走向靜脈注射毒品方式吸毒的道路,吸毒者毒癮發作時總

          是急不可待地由靜脈推入海洛因溶液。由于衛生觀念差和吸毒者成群接觸,一個注射器常常反復使用或多人共用,只要一個是艾滋病毒的感染者,病毒便可通過此途徑進入其他人體內。另一個原因是不少女性吸毒者為了購買毒品而“以淫養吸”,這些人對性交如同家常便飯一樣隨意。這兩個原因無疑使吸毒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增高。

          因此,在吸毒人群及高危人群中宣傳有關艾滋病的知識已經成為預防艾滋病的最根本措施之一。

         

        吸毒所帶來的危險

          一、對青少年的毒害

          濫用毒品直接損害人類的身心健康是極為明顯的。吸毒不僅破壞人的正常生理機能和免疫功能,使吸毒者染上多種疾病,而且使人精神頹廢、錯亂,喪失人格尊嚴。吸毒成癮者從事體力和智力勞動的能力逐漸削弱,乃至最后完全喪失,成為無益于社會的廢人,更為嚴重的則導致死亡。在這方面,各國一般都有統計材料。在美國,1985年全國因吸食海洛因造成死亡的人數達1360人;1986年因吸食興奮劑而死亡的146人,同年,因吸食五氯苯酚和麥角酸二乙酰胺(均系致幻藥)而造成死亡的人數達206人,造成送醫院緊急搶救的達4695人。在德國有十幾萬吸毒者,1989年(原西德地區)警方記錄在案的就有975名癮君子因吸毒而死亡,比1988年的670人增加45%,1990年,吸毒死亡人數達1300人。在瑞士,1988年因吸毒而死亡的人數達205人。據原蘇聯內務部統計,50%的吸毒者不到30歲即死亡,開始吸毒后平均壽命不到25歲。據聯合國統計資料,1980~1989年10年中,全世界吸毒至少造成10萬人死亡。

          青少年是最易受到毒品侵襲的高發人群,根據近年來的調查,絕大多數吸毒者初始的吸毒年齡是20~25歲。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1)好奇心驅使及同伴的誘惑。(2)腐朽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認為吸毒是“派”的表現。(3)一些毒品販子暗中以“享受”為誘餌來迷惑無知的年青人,使他們紛紛墮入罪惡的深淵。這些青年一旦染上毒癮,在個人的行為上就會發生明顯的改變,原本勤奮變得懶散,彬彬有禮變得孤僻自私、脾氣暴躁、不關心他人。對學習工作興趣減低,而對黑如金的鴉片、白如銀的海洛因醉心如癡。他們沉溺于毒霧中消磨寶貴青春。長期吸食毒品還使得青年人整日無精打采、面色晦暗、身體瘦弱、形容枯槁。

          總之,一旦一個孩子吸毒成癮就會釀成一個家庭的不幸,有的父母愛子心切,看到孩子戒斷的痛苦就想方設法為孩子購買毒品,不惜傾家蕩產,忍受著無窮無盡的煎熬和折磨。而已婚的青年一旦吸毒成癮工作必定受到影響,由于工作能力受損,常導致失業,繼而引起經濟問題甚至破壞婚姻關系,使家庭破裂。

          在香港因毒品犯罪而被捕的香港青少年從1991~1995年由170人增至344人。毒品販子利用青少年販毒的情況亦很嚴重。一些青少年因誤認為販毒是輕微罪行,以為不會被重判,故容易被毒販利用誘使他們運毒,而這一情況有上升趨勢。

          在日本近年來,隨著社會上吸毒人數的增多,平靜的中學校園也受到污染。有的學生在課間休息時間躲在廁所里給其他同學注射毒品,有的中學生手臂上有明顯的注射毒品的痕跡。另外,東京海關在走私毒品者中發現初中學生販毒。

          在巴西,有2000名12~17歲生活在貧民窟的孩子號稱“敢死隊員”為販毒集團工作,并在販毒集團中接受襲擊綁架和殺人的訓練。據巴西警方發言人說,自1990年以來卷入毒品交易的青少年人數增加了4倍。

          在德國,14~17歲的青少年中初次吸毒的人數1996年與1990年相比增加了近80%,而且青少年初次吸毒的年齡越來越小,14~15就已經有了嘗試吸毒的明顯傾向,與此同時,女青年吸毒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在美國,據聯邦調查局的報告說,1995年美國青少年因毒品犯罪的人數猛增到14.7萬多人比1990年增加1倍以上。

          二、對社會風氣的毒害

          我國的某些地區,特別是經濟比較發達地區和大城市,一旦出現吸毒現象便會在人群中迅速蔓延,傳播到社會的不同階層。據某戒毒所接收的吸毒人員情況來看,某中個體戶及待業人員為主占80.95%,干部、公司職員、企業經理、文藝工作者、司機、列車員占12%,學生、退伍軍人、公安干警、教師、保育員占5.5%。在一些飯店、旅店、咖啡店、歌舞廳、游戲室等公共場所,吸毒人員可以公開、半公開吸食享用毒品,這也是吸毒人員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

          吸毒這一丑惡現象的泛濫、蔓延,嚴重地破壞了社會風氣,這主要是:(1)我國在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過程中,西方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及思想、文化價值觀趁機傳播進來。(2)追求高消費熱的不斷升級和對高消費的不客觀宣傳,一些無知的人們認為吸毒是享受人生,一些因販毒暴富的人反而高人一等,吸食毒品反而光彩闊氣,另一些人又夢想以販毒致富,在這種強烈的物質金錢欲和享受欲的刺激下,紛紛墮入罪惡的深淵。(3)許多人信仰失落、精神空虛,對于酒紅燈綠的花花世界失去生活的方向,對于平凡的生活感到厭倦,在毒品的引誘下,認為飄飄然的感覺是一劑排解心中苦悶、孤獨的良方,毒品仿佛有一種魔力,可以在一瞬間使人麻木。

          三、對社會經濟的破壞作用

          據聯合國麻醉品管制局公布的最新數字,世界上吸毒人員超過5000萬人。每年有幾十萬癮君子因吸毒喪命。全球毒品交易額約達8000~10000億美元,毒品蔓延的范圍已擴展五大洲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毒品消耗著人類的財富,使全世界每年有—于億美元化為灰燼。

          此外,西方一些吸毒問題嚴重的國家不得不撥出巨款用于防治吸毒及相關問題的開支,也影響了社會財富的創造和積累。

          例如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如“金三角”(泰國、緬甸和老撾三國交界處,是世界非法生產鴉片三個基地中最大的一個)地區,這些國家經濟情況受到毒品過境販賣的影響,為了對付這一問題國家不得不額外撥經費。

          許多國家為了加強執法,包括警察、法院、監獄等開支(美國1989~1990年掃毒經費達79~80億美元)和治療(醫療費用,用于藥物過量的急救、戒毒、康復維持治療和間接醫療費用,即用于藥物濫用——吸毒并發癥的醫療費)安頓成癮者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財政負擔。

          由于長期吸毒而使得吸毒者的勞動能力降低,或者導致勞動力完全喪失,從而影響社會財富的創造,也間接給社會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四、吸毒與腐敗

          我國1951年曾發生了一件震驚全國的事件。即劉青山、張子善貪污巨款案,雖然最后劉、張二人被最高人民法院判處死刑,但查其原因我們不難看出煙毒是劉青山腐化變質的關鍵之一。正是因為劉青山吸食毒品成癮,使得一個共產黨的高級干部,一個曾經受了多次生死考驗、不屈服敵人酷刑的英雄好漢,變成了人民的罪人。

          另外一些與旅游公司、邊貿商行、酒樓賓館及各類交通運輸單位相關人員見利忘義,為了錢財故意為販毒分子提供方便開綠燈。

          個別醫藥倉庫管理人員、醫院藥房工作人員及藥劑師、麻醉師、有麻醉藥品處方權的醫師等非法提供和販賣毒品從中獲利。如原公費幾角一支的“度冷丁”1984年要價10元,1986年要價100元,1990年每支要價200~300元。

          在其他國家進行行賄受賄、腐蝕政府官員的例子也很多。

          例如哥倫比亞總統埃內斯托·桑佩爾靠毒品所得美元贏得了大選的勝利而受到指控,這只不過是哥倫比亞政治、經濟和社會毒品腐敗頑癥的一個例證。僅1985~1986年毒品販子奧喬亞表兄付給政府官員、律師、警察和大學校長的賄金就達150萬美元。拉丁美洲販毒無孔不入進入司法系統、警察、政黨、立法機構、競選活動、政府部長和總統府,每個星期,在拉美的某個地方,總要出現與毒品有關的丑聞,從而涉及上述機構的某個官員。馬來西亞在過去的5年內,全國約30名獄政人員因涉嫌在監獄內運毒而被警察局調查。委內瑞拉前緝毒要員拉蒙·紀廉·達維將軍受到指控:在為美國中央情報局服務期間利用職權之便向美國販運毒品。在土耳其,政界要人與毒品販子相勾結參與多起綁架、殺害反政府派政治家的事件,其中有35名重要人物因涉及種植毒品而被起訴。

          五、吸毒與犯罪

          世界毒品犯罪活動與黑社會組織、恐怖組織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他們相互勾結、建立軍隊與國家分庭抗禮。

          目前全球有8個大的黑社會犯罪集團:(1)美籍意大利人集團(主要從事販毒)。(2)墨西哥人集團(主要從事向美國走私本地加工的毒品——海洛因)。(3)哥倫比亞人集團(主要從事大宗毒品貿易——控制全球7~8成的可卡因生產)。(4)意大利人集團(主要從事販毒,并與政界、財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活動范圍遍及全球42個國家)。(5)俄羅斯人集團(主要販賣大麻)。(6)土耳其人集團(大量走私海洛因)。(7)日本人集團(走私的毒品是安非他明)。(8)香港人集團(販毒)。

          販毒集團的反社會活動其中最重要就是恐怖暴力活動用以威脅政府官員,對國家政治基礎帶來不利影響。據報告1981~1990年哥倫比亞已有3名總統候選人、1名司法部長、1名首席檢查官,156名法官、108名政治家、1536名警察、3491名麻醉品官員和19名記者被販毒恐怖分子暗殺。

          從長遠來看墨西哥毒品走私活動的嚴重性,很可能影響該國的政治結構,販毒分子很有可能控制國家的司法部門和警察。

          在莫斯科1996年與毒品相關爆炸事件有:在一個公墓發生的爆炸事件炸死13人,在某個地鐵站發生的爆炸事件炸死4人,在兩輛無軌電車上炸傷30多人,此外還有一個美國商人被謀殺。

          在我國尤為嚴重的是自80年代以來,販毒、販槍兩大犯罪活動早已并駕齊驅,出現“槍毒并販,槍隨毒走”的新動向,給社會安定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另外還有販賣毒品兼盜賣文物的雙重犯罪。例如某地抓獲毒品販子,當地繳獲海洛因30克、文物14件,后經某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內有國家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3件。毒販分子準備將這批文物運到廣州出賣后,再買回毒品出售,害人牟利。

          1996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毒品違法犯罪案件8.7萬多起,查獲涉案違法犯罪人員11萬多人。據有關資料顯示,吸毒人員中,90%的女性有賣淫行為,男性70%以上有坑、蒙、拐、騙、搶等犯罪行為。女性從事色情行業賺取金錢用以支付吸毒的費用,男性為了吸毒、販毒則不擇手段進行刑事犯罪。首先,吸毒者成癮后為了購買昂貴的毒品傾家蕩產后就去欺騙親朋好友……為了毒品他們無惡不作,不少搶劫、盜竊、詐騙、兇殺等惡性案件為吸毒人員所為。

          例1 成都市1996年近一年來連續發生60余起系列撬盜保險柜案件,其中35起為4名吸毒人員的盜竊團伙所為,他們盜得現金80多萬元大部分用于購買毒品。

          例2 某市馬某為了滿足毒癮,不惜鋌而走險,將成都一出租車駕駛員騙到四川省德陽市殺害,劫得桑塔納轎車一輛,銷贓后得款3萬元全部用于吸毒。

          例3 某男小勇,因吸食海洛因成癮后入不敷出,便購買海洛因,以販養吸。后來為了籌集毒資進行偷竊,第一次他潛入山東省蓬萊市某中學盜竊了價值2800余元的錄音機,6臺顯微鏡,當夜便以低價出賣,爾后四處尋找毒品。從此便伙同毒友到處行竊,在短時間內做案20余起,被竊物品總價值4萬余元。

          例4 在上海,一夫妻做生意攢下近百萬家產,每年還有十幾萬的收入。這個三口之家曾令人羨慕,可是幾年前,有了錢的丈夫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初次見到海洛因,半是“嘗鮮”,半是講“派”,他吸了第一口,很快便上了癮。他們倆生意沒心思去做,但每天沒有兩克海洛因就過不下去。而在上海,毒販子手中海洛因每克要價600元,雖有萬貫家財,但最終難以承受每天1200元毒品的消費,于是妻子就開始賣淫,一天身無分文的丈夫持一把水果刀闖入一退休教師楊某家中,為了500元錢將楊某用電線活活勒死。

          例5 劉某是一個15歲的女學生,因為吸毒被逼進了賣淫的泥坑,父母發現后,把她帶回家中關了起來,但中毒很深的她已無法安靜呆在家中。一天天被毒癮攪得心煩意亂的她,為了外出尋找毒品解癮,竟抄起菜刀將勸阻她外出的父母雙雙砍死。

          例6 某青年小景一染上毒癮便在兩個月里花掉了數萬元。當過軍醫的父親發現后放下手頭的所有工作,看著小景戒毒。但是在吸毒泥潭里越陷越深、精神極度頹廢的他,把吸毒當成人生最大的快樂和享受。為了得到父親的公司以便有更多的錢用來吸毒,而又不受父母的管制,他竟派毒友謀殺其父。歹徒用鐵錘猛砸其父搶走了剛取回的10萬元現金和97000元支票,但最終等待小景的是法律的嚴懲。

          例7 宋某吸毒成癮后,為籌毒資,1994年5~8月間,曾在某市26路、2路、5路公共汽車上扒竊多起,盜得人民幣2000余元、“六四”式手槍一枝,又于當年10月22日竄至其住宿的院內將一名廠長騙出借錢,遭到拒絕后將其打死,搶走了人民幣7000多元。

          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毒品與生態環境有著密切關系,就其對大自然的破壞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毒品種植多是在山林和低地叢林,樹木的毀壞造成土壤流失引起山洪爆發、土質受損。第二,森林的亂砍亂伐使人類失去了保貴的森林資源,還造成了不少稀有植物品種的消失。第三,熱帶雨林同時也是野生生物的棲息地,毀林的同時也使得動物種群的生存受到嚴重的影響,破壞了生態平衡。第四,砍樹開荒采用火燒的野蠻方式,嚴重地污染了空氣。第五,毒品種植過程中使用的化肥、殺蟲劑等及加工提煉毒品使用的汽油、乙醚、硫酸、氨、碳酸鈉、碳酸鉀、石灰等化學物質和傾倒或滲入河流的化學廢料,造成河水污染,不僅對水中的生物有影響,而且危害著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

          七、吸毒與艾滋病

          吸毒不僅損害本人健康,還會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傳播等公共衛生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傳播。

          艾滋。ˋIDS)是當前危害人類健康最兇惡的疾病之一,被稱為“超級癌癥”。其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备腥玖薍IV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期,便會發展為艾滋病。艾滋病患者,通常死于免疫功能嚴重受損所導致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且死亡率極高。

          據調查我國目前HIV感染方式主要是濫用毒品(靜脈注射)來傳播流行。云南艾滋病監測中心負責人指出:“目前,在國外的吸毒者中,艾滋病靜脈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為23%,而我國邊境一帶的毒品流行重災區,吸毒群體艾滋病感染率竟高達68%……。”例如1989年在云南德宏地區爆發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針頭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我國發現的艾滋病病例與西方相比是非常少的。但是,隨著邊境走私毒品、販毒問題越來越嚴重,吸毒瘟疫的迅速蔓延,全國吸毒人員的增多,艾滋病流行危險性進一步擴大。其原因是因為靜脈注射毒品者共用不潔注射器造成艾滋病感染率極高,特別是吸毒婦女,更是傳播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這是由于吸毒者本身可以造成艾滋病毒的感染,此外,吸毒婦女為了獲得購買毒品的金錢,不得不淪為妓女。所以今后最難控制的通過性傳播的艾滋病病毒將成為我國最主要的傳播途徑。

          據最新統計資料表明:至1996年10月,全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157例,考慮到誤診、漏診、遲報等因素,衛生部門估計實際感染人數達5~10萬人。我國周邊地區是艾滋病的高發地區,已對我國形成嚴重威脅。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估計,如果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到2000年左右,亞洲將是世界艾滋病的重災區,我國也將面臨艾滋病流行的危險。

          此外,據權威部門推算,僅我國,一個艾滋病人的直接和間接醫療費用高達15萬元人民幣。顯然艾滋病疫情的大面積流行,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經濟負擔都將是嚴重的。

          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報告說,1996年間全世界新感染艾滋病毒的病例為310萬例,即每天8500例,使全世界攜帶這種病毒的人數達到了2260萬人。

          目前對于控制艾滋病泛濫唯一有效的方法是預防。我國政府在防治艾滋病方面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在打擊吸毒、販毒、取締賣淫嫖娼方面加大了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法律。但艾滋病的防制工作仍是長期和艱巨的。

        第一板報網是第一課件網旗下專業板報網站,提供各種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板,以及板報素材,板報教程等資源,是大家辦報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xed-int.com
        欧美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