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的假酒分為三大類,分別是高仿真、中仿和低仿。高仿真主要是集中在五糧液和茅臺酒這一類酒上,它的外包裝和口感都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非專業人員無法鑒別;中仿酒主要是用一些低端的劣質酒冒充,與好酒質量相去甚遠,但是它對人體沒多大傷害;劣質酒(低仿酒)就完全不一樣了,是工業酒精勾兌,對人體有極大的傷害。
葉光告訴記者,從自己這十幾年的打假經驗來看,高仿酒無論外包裝和內包裝以及酒的口感等,一般消費者很難鑒別,包括茅臺酒廠生產工人、非茅臺酒廠的技術人員都不能識別,只能通過技術人員掌握的特殊的、不對外公布的一些暗記和標識加以識別。其他的名酒也存在同樣的情況。
日前媒體不斷爆出一線品牌的白酒價格飛漲,熱銷品牌假酒、高仿酒魚龍混雜,普通消費者難以區分,而大型商超和煙酒專賣店的價格有過高。這些現狀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那么,消費者通過什么途徑能買到價廉物美、安全可靠且適合自己消費層次的好酒呢?建議如下:
1、品牌選擇:挑選在外地市場知名度高、市場占有率高,但在本地市場還沒有熱銷的品牌。如白云邊酒,是湖北市場中高端白酒消費的主導品牌,而且是濃醬兼香型白酒國家標準的領頭制定單位,在湖北市場享有盛譽。但該品牌目前剛加入南京市場,處以市場拓展前期,價格合理,品質上乘。是消費者的理想選擇。
2、商家選擇:消費者選擇在代理商直營商鋪購買。一般代理商直營商鋪的成本價比其他二級銷售商要低,銷售價格自然也更加實惠。
3、購買方式:節日期間,各家各戶都有親朋好友相聚,酒類的消費量也相對較大。消費者可以根據商家團購、批發的優惠政策,一次購買較多的數量。一般團購為一箱(6瓶)起,這樣價格更加優惠。如果個人需求不多,也可以幾個同事、朋友合在一起團購。
4、網上購買:網上銷售成本較低,商家更愿意讓利給消費者。但是,消費者在網上購買時也應該注意,價格大幅低于市場正常價格的酒絕大多數不可能是真品。一般在網上銷售假冒、高仿酒的商家都不會標明自己公司的營業地址,所以,最好選擇那些明示有固定營業地點,且送貨上門服務的商家購買,這樣的商家誠信度更高,不太可能銷售假酒。
近日,劉先生在一家煙酒店以2400元的價買了一箱52度濃香型劍南春白酒。由于擔心其品質,他撥打了廠家防偽電話查詢,結果卻為“沒有相關信息”。隨后,劉先生找到店方要求退貨,卻被拒絕,他遂向市工商局瀍河分局北關工商所投訴。
【維權】
經劍南春酒廠家打假辦鑒定,該箱酒為高仿假酒。隨后,北關工商所執法人員立即突擊檢查了銷售假酒的煙酒店,查獲該假冒劍南春白酒6箱。店方已退還劉先生購酒款2400元,并補償200元。
【提醒】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購買酒類產品,應到正規經營場所購買,并索要正規的購貨發票。
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商家經營的酒類產品應有酒類流通隨附單,消費者要注意查驗。隨附單必須填寫該批酒類商品來源、去向、品名、數量等內容,單隨貨走,單貨相符,是酒類商品的“身份證”。
八家白酒公開真貨鏈 企業參與程度考驗打擊假酒力度
為遏制假酒泛濫,8大知名白酒企業將全面公開真酒銷售渠道、網點和供應量信息。企業能否拿出真實數據是對本次“自律宣言”的重要考驗。存在于零售終端的“灰色空間”很可能令公布真酒信息的效力大打折扣。
質檢總局
自律承諾“兩公開”
此次國家質檢總局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商定后,組織首批8家骨干白酒企業簽約進行“兩公開”:即公開真酒銷售渠道、網點和供應量;公開假冒產品產銷商名單和案件查處情況,它們將在60日內向社會公開產品銷售信息,8家企業分別是五糧液、貴州茅臺、瀘州老窖、江蘇洋河、汾酒杏花村、郎酒、劍南春、水井坊。
記者在質檢總局網站上看到,“自律宣言”對需公開的信息進行了三方面細化:一、公開產品品種。二、公開監督平臺。三、公開供應信息。
事件背景
假名酒數量遠超真名酒
貴州省商務廳副調研員陳有泰曾在2011年9月表示,2009年,茅臺酒廠的年產量約2萬噸,而2010年全國茅臺酒消費量高達20萬噸。“如此推算,市場上90%的茅臺都是假酒”。
在今年的廣東“3·15”假酒銷毀活動上,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保護部長吳其利公開了一份情況說明,茅臺生產的“商務慶典酒”、“八十周年建軍酒”、“軍區專供酒”、“國家機關后勤采購特供酒”等幾款產品,由于屬于集團公司品牌清理整頓范圍,該公司已經停止生產。他同時透露,2009年茅臺啟用第四代防偽標識的瓶蓋,但是目前已經出現假冒第四代防偽標識的“茅臺”了。
除了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等的假酒也屢屢出現在各地打假現場。
記者調查
網絡是個空白地帶
網購平臺是假貨泛濫的重災區,名優白酒的“高仿”品甚至在網上公開打出廣告銷售。記者發現,在熱門電商網站阿里巴巴上就有“低價供應高仿五糧液1618”的信息,圖文并茂,(不含運費)600元/箱,供貨總量10000箱。這家位于南京市的供應商同時還在網頁上掛有“低價供應洋河經典海之藍”50元/瓶的信息。
記者通過對方留下的聯系方式與網上兜售“高仿酒”的商戶取得聯系,對方稱其高仿酒的外觀包裝仿真度在95%以上,味道更是真假難辨!巴獍b上的鐳射、標簽等相關防偽措施我們做的都沒問題,只要不是拿去工商部門和專賣店的大型檢驗設備檢驗,其他的基本都能通過。味道方面,我們有專業的調酒師,不是專業人員,普通民眾很難喝出區別來!
這位商戶還踢爆行業內幕。“也有煙酒店向我購買高仿高檔白酒。”市面上很多高檔白酒都是假的,特別是一些小的煙酒店,很難買到真貨。要想穩當地買到正品高檔白酒,只有專賣店比較靠譜。
企業反應
公開真貨鏈業界態度不一
對于“兩公開”,四川著名白酒專家鐵犁說:“公開信息是件好事,信息透明會讓消費者變得更聰明,讓造假售假變得更難。公布信息對企業來說也很容易,都是現成資料!
長期從事酒類打假工作的廣東省酒類檢測中心副主任劉金發表示:“這部分信息其實企業大部分都能掌握,但關鍵在于企業是否會將信息如實反映給監管部門。”
某相關知名白酒企業內部人士昨天向記者透露,早在今年“兩會”之前,國家質檢總局就召集8大名酒企業的品牌和打假事務負責人一起在成都開了次會,當時就提到了公開供應信息!拔艺J為這是好事,國家有心保護名酒品牌,維護消費者利益,公布真酒信息讓假酒無所遁形。”照此時間計算,首批8家白酒品牌企業預計將于4月底前正式公開真酒銷售的相關信息。
然而,記者兩天來致電其他7家企業了解時,大部分企業卻都表示“我們也才剛剛知道這事兒”,目前還沒有公開信息的時間表。茅臺集團宣傳部葉姓負責人甚至對記者說:“我還不知道(此事),沒聽說,不清楚!
省內最大的五糧液經銷商廣東省粵強酒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截至目前,廠方尚未就公開信息一事進行溝通。詳細供應渠道和供應量一直是企業商業機密,“都公開出來之后會有什么影響現在誰也不知道,很難說”。
另一位經銷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等多種白酒的經銷商梁先生告訴記者:“肯定不愿意都公開啦,供應量要是一家家全詳細公布出來就糟糕了。”
一位北京白酒經銷商向記者透露,他的企業白酒年銷售額才200―300萬元,但他去年也囤了價值20萬元的瀘州老窖。
市場影響
信息公開局限擠走假酒難
“現在信息公開對酒企應該是利大于弊。”一家知名酒企大區負責人認為,“這些信息在以往是商業機密,比如銷售渠道、供應量等,公之于眾不利于企業市場競爭。但因制假售假較為嚴重,尤其是名牌企業,到各地進行打假,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同時,假酒的泛濫還讓消費者對企業失去信心,也危害到消費者的安全。信息一旦公開,制假銷假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扼制,更重要的是能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和安全!
看到8大白酒將公開真酒渠道和供應量的消息,消費者無不拍手稱快。可是,某從事白酒銷售的業內人士卻說:“未免高興得早了點!
該人士指出,廠家對對口經銷商和專賣店的控制力顯而易見,但對零售和餐飲網點則缺乏控制力。就像之前茅臺搞限價時,專賣店的價能輕易限住,但其他終端的價格根本不由茅臺說了算。公布有真酒賣的零售終端,不等于它們就100%只賣真酒,它們完全可以進一部分真酒,再進一部分假酒混在一起賣,真要查起來非常困難。
“公布假酒產銷商名單就更虛了。做假酒的好多都是無名作坊、地下黑窩點,哪來商戶名稱?工商執法常常都是抓到些稀里糊涂的工人抓不到主犯,老板下次換個地方重新招一批人就又開工,賣假酒的商店被查了一樣可以換塊牌子又開!鄙鲜鋈耸客嘎,比起制售假酒的利潤,處罰的代價微乎其微。
廠家對終端渠道控制和供應量公布都存在明顯的局限性,使得假酒仍能在“灰色空間”中大行其道。同時,“市場對假酒是有需求的,這會讓假酒銷售長期存在。”該人士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