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這是為您提供的《泥石流前兆與緊急防護措施》的災難急救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1.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種包含大量泥沙石塊的固液混合流體。常發生于山區小流域。
泥石流爆發過程中,常常伴隨著山谷雷鳴、地面震動、濃煙騰空、巨石翻滾,渾濁的泥石流沿著料峭的山澗峽谷沖出山外,堆積在山口。
由于突發性、兇猛性、迅時性以及沖擊范圍大,破壞力度強等特點,泥石流常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
2.泥石流前兆
·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并夾雜著較多雜草、樹枝;
·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
·溝谷深處忽然變得昏暗,并伴隨著輕微的震動感。
3.緊急防護措施
(1)前期預防
·泥石流多發區居民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環境,熟悉逃生路線。
注意政府部門的預警和泥石流的發生前兆,在災害發生前互相通知、及時準備。
·去山地游玩要注意收聽當地天氣預報,不在暴雨之后或持續陰雨天氣進入山區。
宿營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低的凸岸。不要在溝道處或溝內的低平處搭建宿營棚。
·在溝谷遭遇暴雨、大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地或陡峭的山坡下避雨。
(2)危機救助
·發現有泥石流跡象,要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千萬不要沿著溝向上或向下奔跑。
·逃生時拋棄重物。
·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
·不要停留在低洼處,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發生的特大泥石流牽動著人們的心,搜救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如何預防和避免這類泥石流災害?有沒有什么先進的可供借鑒的方法?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沙特麥加米納案例館就提供了這樣一個好例子:每年伊斯蘭歷第十二個月從世界各地而來的300萬穆斯林朝圣者的居住地——沙特的米納帳篷城,其周圍的山體上有著各種預防泥石流的有效措施。
米納帳篷城位于麥加天房東南7公里的一處山谷之中,是世界上最大的帳篷城。從遠處望去,一個個白色的帳篷緊密排列幾乎布滿山谷,人口密度達到每公頃5000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很好地防止四周山谷不發生泥石流等山體滑塌事故與洪澇災害,確保300萬朝圣者的安全,沙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第一,在巖石地質的山上建造梯田。這些梯田每層寬度4-8米,目的是在災害發生時對山體滑落的巖石塊進行緩沖,削減石塊下落的動能,達到降低危害的效果。
第二,在沙土較為疏松的山上使用田網。田網由鐵絲網作為邊欄,中間填充較為大塊的碎石,這樣可以在山體滑塌時讓下落的泥沙兜入田網,不掉下山去。
第三,向山體巖石內釘入鋼筋并澆筑混凝土防護墻。這有助于山基更加牢固。
第四,沙特政府還在米納帳篷城周圍的山上建造了先進的排水系統,以防止雨水過大而造成的各種山體事故。山上筑有不少大壩,壩下積水通過各種管道將水引流出去,到達各個專門的蓄水池。而蓄水池內的水再經處理,就可以為山下300萬朝圣者提供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