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議制度。一般每季度召開一次。根據需要或遇有重要情況,可由縣食安委主任或委托副主任決定臨時召開。
二、信息工作制度。為切實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保證信息的準確、暢通和共享,建立信息工作制度。
三、督查制度。為強化食品安全責任,促進工作落實,建立督查制度。(一 )綜合督查。(二)專項督查。(三)重大事項督查督辦。
四、舉報投訴處理制度。為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監督作用,規范食品安全舉報投訴處理工作,保證群眾舉報投訴得到及時、準確、有效處理,建立舉報投訴處理制度。
五、宣傳教育制度。加大宣傳、教育和培訓力度,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和輿論監督,營造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建立宣傳教育制度。
六、“三個一”工作制度。食品安全委員會決定實行“三個一”工作制度,各主管部門主要領導要經常過問食品安全工作,政府常務會議每半年聽取一次食品安全工作情況匯報;各主管部門領導要對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食品安全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次食品安全工作分析研討會;負責食品安全監管的相關部門要切實負起監管職責,定期開展食品安全檢查,至少每個月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進行一次重點檢查。
為了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要求,健全和規范 工作程序,努力形成各盡其職,協調配合,信息通暢,資源共享的運行格局,全 面提升我街道的食品安全工作綜合監管的能力和水平,特制定 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如下: 一、成立、調整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1、由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擔任街道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各工作片書記、 各職能辦負責人、西城派出所、工商所、衛生院負責人為成員,負責組織、協調 和指導食品安全工作。 2、確定分管領導。明確責任,分工。主要領導親自抓,負重責,分管領導具體 抓,層層落實責任,一級抓一級,各工作片對本轄區內的食品安全負總責,工作 片主要負責人為本區域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 3、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半年召開一次會議,研���處理食品安全重大事項,部 署食品安全有關專項整治及其他統一行動;協調解決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 題,組織協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指導、檢查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等。 二、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制度。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應及時向食品安全協調機構上報發生事故的單位、地址并組織 協調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并報告事故現場采取的措施和調查處理的 工作進度。對食品安全事故隱報、遲報、漏報、不報的有關人員,將視情節輕重 予以處理。 三、建立信息聯絡報告(文章來源:719綠色食品網www.719w.com )制度 為第一時間掌握全街道的食品安全信息,確保信息反映靈敏、準確、及時、有效, 特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報告聯絡制度。 1、食品安全信息網絡組織:確定一名聯絡員,負責食品安全信息聯絡工作。 2、食品安全信息報告內容:主要包括食���安全的監管執法情況、存在問題及擬 采取的措施;專項整治進展情況;食品安全動態;重大事故查處信息等。各部門 報送的信息要經過加工、整理、匯總,并簡要評析分析本系統和本部門工作情況。 3、安全信息報告時間:工作信息、技術信息每季度報告一次;食品安全動態信 息隨時報告。 四、投訴舉報處理制度 1、街道向社會公開食品安全案件舉報電話,安排專人負責受理投訴舉報工作。 2、按照首接負責的原則,對每起投訴舉報要認真記錄、及時處理或報告。 五、監督制度 成立社區及村級食品安全監督員,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定期對所部署 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重點對食品放心工程進行監督檢查。對措施不力, 達不到規定要求的進行督察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