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和諧發展是我國社會發展的新要求。那么對于航空維修企業來說創造更長的安全生產周期就是實現和諧發展的永恒主題。三十年的安全生產實踐證明,單純靠改善生產設施、設備,完善眾多的規章制度、健全安全管理網絡,并不能完全保證企業安全高效有序地運行。只有創新管理,建設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文化,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員工,從內心認同企業安全文化價值觀,激發員工“關注安全,關注企業”的本能意識,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安全,提高安全管理的整體效能,塑造全新的維修企業安全文化,才能使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管理機制有效地發揮作用,才能創造更長的安全生產周期。
塑造全新的安全文化,推動維修企業安全管理和諧發展
安全文化是個人和集體的價值觀、態度、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綜合產物。它和企業文化同樣都是凝聚人心的無形資產和精神力量,是員工精神、素質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對于航空維修企業來說,塑造企業安全文化更是一項長期、艱巨而又細致的工作,這需要機務人持之以恒的去探索,去歸納,去創新,一種優秀的維修企業安全文化的構建不像制定一項具體的制度,提一個宣傳口號那樣簡單,它需要維修企業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長期的總結、提煉、倡導和強化。維修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重在實踐,維修安全文化是需要設計和管理的,文化必須融入到維修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并以一定手段來加以引導,以達到應有的效果和目的。作為維修企業基礎的安全文化,要與日常管理結合在一起,要與工作崗位實際與崗位特點結合在一起,要與每位員工的日常生產結合在一起。安全文化不是純粹的安全管理,企業安全管理是有投入、有產出、有目標、有實踐的生產活動過程。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安全文化與企業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安全文化是一個內容極為豐富的范疇,特別是人的安全思維、安全意識、安全心理、安全行為、安全法制觀念、安全科技水平等體現了維修企業的整體從業人員的安全文化素質,同時,由于維修企業管理方法、人員素質等方面的局限性,往往容易造成維修實施過程中風險的分析與判斷的失誤,因而在實際維修工作中仍然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安全隱患,這就要求維修企業的安全文化要以人為根本的出發點,通過對人為因素的不斷探討和研究,通過實際維修實施過程中正面、反面的典型事件的對比,通過質量管理模式的不斷改進,屏棄現有安全文化建設中的瓶頸,塑造全新的維修企業的安全文化,推動維修企業安全管理的和諧發展。
大力開展安全文化宣傳教育,使安全管理逐步向規范化和精細化轉變
目前,存在的普遍與共性問題是各個維修企業安全教育沒少搞,但普遍反映安全教育收效不佳,職工的安全意識、安全技能提高不多。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安全教育形式單一,缺乏靈活性,職工不感興趣。二是安全教育缺乏針對性,由于工種多,安全教育很難結合到每個工種的實際。為了提高安全教育的成效,就要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上推陳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寓教于樂,廣大員工在參與活動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安全意識,逐步形成“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的氛圍。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教育理念更新,樹立大教育,大培訓,終身教育的觀念,在做好日常安全教育的同時,對新產生的管理崗位、技術崗位上的員工進行更高層次安全培訓教育;同時也要對從業人員不斷進行與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使用同步的安全培訓教育。二是教育方法更新,教育不搞形式、注重實效,改變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的教育模式,做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結合受教育者的需要,因人施教,促進干部職工真正提高素質、掌握技能,為維修工作提供人力保證。三是考核方式更新,以職工的安全技能作為檢驗標準,根據崗位的需要制定安全技能等級標準,定期對職工的安全技能進行測試,將安全技能作為職工晉升、晉級的基本條件,調動職工自覺學習安全知識的積極性。同時,要根據事件發生、發展、演變規律,針對維修過程中風險隱患的特點和薄弱環節,科學的制訂和實施應急預案。預案務必簡明扼要、有可操作性。要具體到每一個崗位,要簡潔明了,讓每一名員工都能做到“看得懂、記得住、用得準”,從而使企業管理逐步向規范化和精細化轉變。 同時,安全文化教育是實現維修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動力和源泉,是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是實現本質安全的重要手段。維修企業要大力宣傳安全法律、安全知識,在全體員工中唱響“安全第一”的主旋律。維修企業的安全教育傳遞的是維修實施過程中安全政策、法制、文化、常識等安全科學知識,要通過多種宣傳形式和手段,倡導和宣傳維修企業安全文化理念。要發揮安全宣傳的信息宣傳、輿論監督、教育引導、解釋溝通的功能與作用,推廣安全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追蹤事故案例,實施輿論監督,推動全員安全教育,提高員工的安全技術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在安全宣傳中,要精選載體,以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達到寓教于心、寓教于行的目的,做到內容與形式相統一,一要扎實。要使安全工作扎實開展,必須符合實際,聯系實際,教育內容要實實在在,切忌空話連篇,言之無物,以達到入耳、入腦、入心的目的和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要全面。即實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安全教育。所謂全過程,就是從維修活動開始到結束,都要嚴格進行安全教育和引導,并堅持不懈。所謂全方位,就是對維修實施的每道工序,每個環節上的職工都要進行安全教育,就是每個職工都要受到經常性的安全教育,輻射到維修實施的各個崗位;三要多樣。即采取多種途徑,多種渠道進行教育,避免單一性。可采取家庭、學校、單位"三管齊下"的方式,傳授安全知識,講授安全技能,以提高職工的維修保障能力。單位教育要增強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可采取現身說法,召開反思會、揭短會及安全知識競賽、聯保單位安全聯誼會、報告會等形式,以吸引職工,暗示職工,感染職工,形成"我要安全"的良好氛圍;四要效能。在安全教育中,要充分發揮領導干部表率、典型示范、經濟杠桿的作用。首先,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其次,要發揮先進安全典型的導向作用。要善于總結安全生產上的先進經驗,使職工學有榜樣,趕有方向,超有目標。再次,要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在安全管理中實行獎懲制度,做到獎能激勵,懲則警戒,要勇于自我揭短,敢于重拳出擊。
堅持以人為本,用情感來促進維修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在維修企業當中經常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或者看到這樣的宣傳口號,“大干……天,打好攻堅戰”“安全就是生命”等等。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正常的宣傳。其實,這個聲音有著特別的意義。確保安全生產,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既要有完善的制度,嚴格的管理,也需要情感的交融。安全宣傳,讓員工感到親切、溫馨,感受到企業的關心、家人的企盼。那一聲聲溫馨的提醒,一句句真誠的祝福,讓員工感到透心的甜蜜,誰還有什么理由辜負企業、家庭,拿自己的生命當兒戲,安全管理是否有效,關鍵在于員工的接受程度,如同做思想政治工作一樣,安全管理也要循循善誘,以溫馨的話語打動員工的心,讓員工切實感受到自己的安全牽動著企業,關系到家庭,員工才能自覺自愿做好安全工作。安全宣傳可以啟迪企業管理者的思維,充分發揮“情”的感化作用,在安全管理上多動一些腦筋,多注入一份情感,讓安全之光照亮每一個員工崗位,惠及每一個員工家庭,要善于關心職工的冷暖辛酸,炎熱的夏季,一杯清涼的綠豆水,寒冷的冬季,一盒熱氣騰騰的飯菜,寂靜的深夜,一句溫馨的祝福,堅守的日子,一份節日的問候,生病時,一個特別的關懷,使職工真正的感受到企業的關懷和溫暖,只有在這樣和諧的大家庭,只有用情感來感染、感化身邊的每個人,才能讓他們為維修事業做出自己所有的貢獻,才能建立和諧的維修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一定要抓好安全生產工作!”,這句話總是在一樁樁一件件觸目驚心的安全事故面前,變得蒼白。事故猛于虎!生命無價!態度決定結果,搞安全工作我們不能有任何借口,如何把安全工作做精做細是個永恒的課題。思想的統一,精神的傳達,政策的貫徹,制度的執行,這要求我們要不斷重復的工作,不可有一秒鐘的懈怠,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更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松懈和僥幸。有句格言說的好“安全來自長期警惕,事故出自瞬間麻痹”。這就要求我們在維修實施過程中,時刻謹記安全生產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維修安全文化建設任重道遠,也只有塑造全新的維修安全文化,才能確保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