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孩子學習不應該是父母的重點,這些能力培養起來,學習自然就會好
【本文由贊我獨家冠名】
很多父母都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其實生活中,父母常常忽視了孩子的一些技能,而這些技能,在學校,老師也不會交給孩子的技能。沒有這些技能,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很大。
與其,幫助孩子做好一切,安排好一切,不如讓孩子參與到照顧自己的生活技能當中去。甚至可以幫助父母干一些家務,這些技能不僅幫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如何去應對,更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成就感,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技能的教授,不能通過說教來完成。而是應該通過實例,演示等各種辦法來教會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父母告訴孩子這個技能,接著演示給孩子如何去做。然后讓孩子在監督下自己去做幾次,最后放心讓孩子去做,父母只是去檢查和孩子溝通。
這樣,不僅教給孩子獨立做事情的能力,而且能夠讓孩子通過做這些事情,建立出自信心。之后,可以通過交流,來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做事情時的體會。掌握這些情況后,就可以知道孩子的想法,同時給出相應意見和建議。
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孩子來說,很重要。而獨立思考最重要的是,能夠具有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培養孩子養成質疑的習慣,以及自己去尋找答案的技能?梢院秃⒆舆M行問答形式,來提高孩子的批判性思維的鍛煉。
同時,有了問題后,幫助孩子從歷史典故,百科全書,或者去圖書館查找相應的資料,來尋找答案。這樣不僅讓孩子對問題的答案記憶深刻,重要的是,學習一種自我學習的能力。另外,通過對批判性思維的養成,可以使孩子有發散性思維,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
從書本中尋找答案,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閱讀和提取的過程。閱讀可以將學校之外的知識展示給孩子。同時可以指導孩子如何通過互聯網來找到相應的材料和內容。同時,提高孩子如何評價閱讀材料的可信度,真實性以及如何取舍。
畢竟,隨著互聯網信息的無所不在。甄別網絡的知識是一個極為基礎的能力。哪些知識是客觀的事實,哪些是作者自己的觀點,哪些是由數據得出的結論等等。通過這樣的甄別,能夠讓孩子學會從互聯網上提取可用信息的能力。
通過美國某兒童行為研究所的結果表明。不同的孩子用不同動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是所謂的學校的紀律。因而,相比中國的中小學強調紀律的重要性,美國中小學的老師更注重激勵孩子,給孩子以學習的動力。
用不同的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在獲得其他同學或老師的欣賞過程中,獲得成就感。以及孩子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獲得快樂,讓孩子有堅持下來的動力。你可以給孩子設定不同小的,容易實現的目標,讓孩子逐步發展由動力來推動孩子進步的技能。
?總之,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你需要認真地思考,更多地關于孩子學習方法,學習能力,自信心的培養,以及如何激發孩子的動力。這才是一個父母應該考慮的問題。比整天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感覺很力要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