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清華女神到護國戰神,54歲陳薇上熱搜,她最厲害的是當個媽媽
我們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來自媽媽的愛,而眾多的母親也在生了孩子以后,把畢生的心血都放在了撫養孩子的身上。只不過也有一些媽媽,并沒有把太多的時間用在教育孩子上,但卻用言傳和身教的方法,把孩子養育成了精英。
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家最高榮譽獎章的英雄里面,有一個我們熟悉的身影,她就是陳薇院士
。這位巾幗英雄身上有著多種的標簽,例如:清華學霸,戰狼2的原型人物,病毒的終結者等等。
而人民日報也曾對她有這樣的評價:
她是院士,也是戰士
?申愞痹菏繀s坦言,
54歲的她最厲害的是當媽媽
,因為,她沒有在年輕時候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養育自己的兒子上,但孩子卻在長大成人后用諸多的優秀成績來回報了她。
緊跟媽媽的腳步報效國家
陳薇院士的兒子名叫
麻恩浩
,小時候的他曾在4歲時以一張親吻電視里的媽媽照片而被大家所熟知,不過長大后的麻恩浩卻以全a的成績成為了最優畢業生。
當然在媽媽陳薇趕赴非洲研究病毒時,他也曾申請到西非做志愿者。高三那年高考時,他還參加了全國預防艾滋病的志愿活動。
他和母親一樣,把微生物學作為自己衛生奮斗的目標。
他也緊跟母親的步伐,
在回報社會和報效國家的路上緊緊跟隨。
由此可以看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莫過于言傳和身教,而身教往往也會大于言傳。
人民英雄陳薇院士再次上了熱搜
,而從清華女神到護國戰神,
她所有的事跡既讓我們贊嘆也讓我們欽佩。但對于諸多的父母而言,該學習陳薇院士的地方往往是她教育兒子的方式。
因為他的兒子曾說,母親對自己的教育并不嚴格,
她從不奢求孩子是最優秀的,她只希望兒子能快樂健康和富有愛心。
她還對兒子提出了兩大要求,
第一就是娶自己喜歡的女人,第二就是做自己喜歡干的事業
。不得不說陳薇院士在事業方面的雷厲風行,并沒有運用到教育孩子的方法上,而是用了尊重孩子,鼓勵孩子和引領孩子的方式。
生活中父母們常見的錯誤教育方式
1、
實時的把控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用極端的方法。例如:逼迫、把控等等,他們覺得孩子年齡小,根本不能很好的照顧自己,也很難分出是非對錯,所以才會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包攬過來,可這樣孩子怎么可能得到鍛煉,又怎么可能擁有自立的本領。
2、
過度的攀比
生活中的父母們總會把孩子所有的一切拿來攀比,例如:學習成績、聽話程度等等,可是孩子們不是物件,而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需要被尊重,若是經常使用攀比的方法來教育,只會導致孩子過度的叛逆或者無限的頹廢,最后甚至毀了孩子的一生。
對于陳薇院士,你是不是也感到敬佩和感動呢?歡迎分享出來,我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