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氣冷,寶寶這么穿衣服才不易生病,很多家長都做錯了,別不信
天氣冷了,寶寶這么穿衣服才不易生病,很多家長都做錯了,別不信
現在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正式步入了冬季,而南方的很多地區也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強降溫。北方的一些地區早已迎來了這一年來的好幾場大雪。那么在寒冷的冬天里,當然有許多家長會認為自己的寶寶更加需要保暖了。因為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
但實際上我們的寶寶也是有自己的知覺和體溫感覺的。或許穿多穿少,該由我們的寶寶說了算。
家長們往往會以自己的體感溫度為標準來衡量寶寶該穿什么的衣服,這其實是有誤區在里面的。
首先第一個誤區是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體感敏感度。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對溫度有著不同不一樣的體感敏感度。由于寶寶生理特點的不同,她們對穿衣的要求其實也是有著不同的標準的,我們根據寶寶的這幾個年齡段來適當的給家長一些參照。
對于新生兒來說,他們要比大人多穿一層衣物。除非溫度在24℃以上,否則都要多穿幾層衣物來保暖。
一歲以下的寶寶大人可以給他們多穿一層衣物,并通過隨時撫摸寶寶的后頸,來感覺寶寶的體感溫度是否足夠高。
而1到3歲的寶寶,由于活動量大,好動,出汗會比較多,所以我們可以適當的給寶寶減少一層衣服。
而三歲以上的寶寶都已經初步有了自己的認知,當寶寶說冷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添加,但是寶寶說熱的時候,我們就沒有必要再給寶寶加衣物了。
那么正確的冷熱判斷是通過摸寶寶的哪個部位呢?
有些家長在判斷自己的寶寶到底是冷還是熱的時候,習慣摸寶寶的手部和腳部,但是其實摸手腳是有誤區的。四肢本來就離心臟部位比較遠。寶寶的心臟功能并沒有成人那么發達,所以血液循環所能供給到手腳的地方會比較少。所以像是手腳這樣的末端循環會更加的少。加上身體的自然熱量散發,寶寶的手腳通常是會比較冷的。所以當我們摸到寶寶的手腳已經熱乎乎的時候,其實說明寶寶已經很熱了。
實際上正確的,測量寶寶體溫的方法,應該是摸寶寶的后頸。
當后頸背比較溫暖的時候,說明寶寶的冷熱適中。
后頸部發涼,說明衣服穿少了。
家長們要注意,不要關注暴露在外面的后頸背,要摸在衣服里面被覆蓋的后頸部位。
為了寶寶的身體舒適和健康著想,我們更應該把美觀放在第二位,往往需要用幾件薄衣服來代替一件厚衣服。
寶寶最里層是需要穿一件透氣排汗的衣服,接著是保暖的衣服,最后是穿上防風的外套。因為我們使用幾件薄衣服來代替厚衣服,所以當寶寶因為運動或者晝夜天氣的變化,覺得熱了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給寶寶減少一點衣服,而不至于當寶寶覺得熱并且出了汗之后,我們做家長的只能手足無措。因此靈活增添或減少衣服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