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1年前,試管生下雙胞胎女兒的60歲大齡產婦,現在怎么樣了?
兒童科幻
兒童套裝
書香陪伴
百變恐龍
3.30-4.1
作者 薇刊編輯部·思童
來源 VIKAN薇(ID:kawa01)
你能想象,60歲的高齡再生孩子嗎?
相信很多人都覺得做不到,但是有一個老人,卻在60歲時誕下了一對雙胞胎嬰兒。
這個老人就是盛海琳,11年前,她通過試管嬰兒手術生下了一對女兒,成為了 當時全中國年齡最大的產婦。
事情一經報道,很多人罵她不負責任,說她不該在這樣的年齡再生孩子。但其實,這個看似沖動的抉擇背后,是一個充滿了無奈和悲傷的故事。
1
時間回到2009年以前,那時的盛海琳事業有成、無憂無愁、生活過得幸福美滿。
她是一家醫院的院長,丈夫也是一名高職人員。
為了響應國家晚婚晚育的號召,她27歲結婚,30歲才有了大女兒瑩瑩。
對于這個遲來的獨女,夫妻倆很是疼愛,將全部的精力都傾注在了她的身上,甚至不惜拿出所有的積蓄只為買一架女兒喜歡的鋼琴。
而在寵愛中長大的瑩瑩也特別乖巧懂事,各方面都很出色,讓盛海琳很是驕傲。
女兒瑩瑩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盛海琳也和丈夫過上了退休生活。
但沒想到,命運卻在這時和盛海琳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2009年的正月初五,瑩瑩和剛結婚沒多久的丈夫一起回老家過年,不幸雙雙煤氣中毒身亡。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盛海琳覺得天都塌了。
“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那么長遠的還有幾十年我怎么熬呀,我這后面的生活還有什么意義!”
直到女兒的后事都料理完畢,她還是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別人都勸她想開一點,可是沒有親身體會的人,又怎能知道這種錐心的痛呢?
那些天,她整日抱著女兒的照片,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就連睡夢中,都是小孩子跑來跑去的身影。
“當我女兒沒有了以后,我摟不到東西了,我不能整天抱著我女兒的骨灰盒,那是沒有溫度的呀。”
雖然知道大女兒回不來了,可盛海琳卻始終走不出喪女的悲傷。 “再要一個孩子”的想法在她的內心越來越強烈。
最開始時,她向親戚朋友求助,希望能過繼一個孩子給她,但沒有人愿意,連丈夫都覺得她在異想天開。
那時,汶川地震剛剛過去半年,她想領養一個孤兒,也沒有領養到。
后來,她又在電視上看到南寧破獲一個重大拐賣案,便打電話過去詢問,可同樣也遭到了拒絕。
當外界所有的希望都破滅后,她做了一個到現在看來都很瘋狂的決定:她要做試管嬰兒,自己再生一個孩子!
2
不出所料,盛海琳的這個想法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對。
其實,身為醫生的盛海琳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么不切實際。
當時她已經60歲了,連月經都停了好幾年,而丈夫也同樣不年輕。生大女兒時,她還出現了胎盤滯留的情況,只能通過徒手剝離的方式將胎盤一點一點從子宮中剝離出來。
圖源:澎湃新聞采訪截圖
可以說,無論是年齡上還是身體上,盛海琳都不適合再要孩子。
但思慮再三,她還是決定試一試。
盛海琳先是到了北京的一家醫院,可醫生一看到她的年齡,便直接一口拒絕了。
無奈的她又回到安徽,四處去求自己的醫生朋友們。她向別人承諾,所有的風險自己承擔,出了問題也不會有怨言,多方保證之下,才得到合肥一家醫院的同意。
2009年10月13日,在經過三個多月的調養之后,盛海琳終于等來了試管嬰兒手術。
那天上午,醫生將三個胚胎放入了她的體內,二十多天后,存活了兩個,這讓如獲新生的盛海琳欣喜不已。
然而喜悅之情并沒有維持多久,隨之而來的便是強烈的孕期反應。
因為年齡大,又加上是試管嬰兒,盛海琳的情況比一般的孕婦都要嚴重。
高血壓、高尿酸、全身高度浮腫、食欲減退、惡心、頭昏、骨頭疼、抽筋……
所有孕期可能出現的狀況,她都經歷了一遍,說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遭都不為過。
好在,上天沒有辜負她的滿腔熱血。
第二年的5月份,盛海琳通過剖腹產手術成功生下了兩個女兒。她為女兒們取名為智智和慧慧,希望她們長大以后能冰雪聰明、擁有無上的智慧。
面對兩個女兒的出生,盛海琳本以為會是美好生活的開始,但沒想到,各種困難也接踵而至。
盛海琳的老伴抱著剛出生的孩子
首先,她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會照顧孩子了。當孩子拉了尿了時,她不知道該怎么處理,只能焦急地喊來月嫂。
其次,經濟上也出現了很大問題。要請月嫂、請保姆、孩子還要吃奶粉、用尿不濕...各種花銷讓她發現只靠退休金根本養不起。
最讓盛海琳接受不了的,是生活上的落差。這些年,她過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而兩個孩子的到來,不僅增加了負擔,還要飽受別人的非議,這使她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但盛海琳沒有辦法,孩子已經出生,她不能不負責任。
于是,在女兒過了百天之后,她就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重新開始了“外出打工”的日子。
3
10年間,盛海琳跑遍了全國的各大城市,她不停地做演講、給別人上課,一刻也不敢休息。
“有時一個月要跑20多個城市,甚至去過國外,一年有200多天在外面。常常是孩子在家里哭,我在機場哭。但沒辦法,我必須掙錢。”
每次說起這些,盛海琳總忍不住落淚。
可生活的磨難卻遠不止于此,2016年,老伴突然中風,動彈不得。盛海琳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她說,那是她人生中最困難的時光,“春節時,保姆都回家了, 我一個人要照顧三個人,身邊沒人時,總忍不住哭一把。”
后來,她和小女兒又相繼病了一場。生病的那段時間,她意識到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實在太少了。
最近兩年,盛海琳的重心逐漸轉移到了家里。
兩個女兒在她的教導下,很聽話也很懂事。她們會幫著做家務,也會在別人說盛海琳老時,勇敢地站出來反駁對方:“雖然我媽媽年齡很大,但是我媽媽很漂亮啊。”
尤其去年疫情期間,一家人難得能有這么長一段時間相處在一起。
看到兩個孩子在家里鬧啊跳啊,盛海琳笑稱:“這是甜蜜的負擔,很累、但也很幸福。”
《請回答1988》里有一句經典臺詞: 上帝知道自己不是無所不能,所以才創造了媽媽。
從母愛的層面來講,盛海琳真的很偉大,她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孩子,讓人不得不敬佩。
但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她的做法又是不可取的。高齡生育所面對的壓力和負擔,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就連盛海琳自己都坦言:“我當時不知道后面會發生這么多事,如果知道的話,我會三思而后行。”
如今,盛海琳的積累已經足夠讓兩個孩子過得很好了,但她還是不敢停下。
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活到孩子成人,活到她們上大學,看到她們結婚生娃,看到第三代……
從盛海琳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母親對孩子最純粹的愛,也看到了一個失獨老人的悲傷和無奈。
也許她在11年前做的那個選擇,11年后的今天仍爭議不斷,可她已然做到了能力范圍內的最好。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但選擇之后不是肆意,而是責任,這就是生活。
最后,讓我們一起為盛海琳一家送去祝福,希望他們以后的生活能快樂美滿。
點個【在看】,為母愛點贊,也祝愿每一個家庭都能收獲幸福!
圖片:本文圖片來源于微博和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作者:薇刊編輯部·思童,文章首發于公眾號:VIKAN薇(ID:kawa01)。薇刊,讓千萬女性看見美好。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
↓↓↓
右邊給我 一朵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