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好像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愿意學習了?家長們要改變方式
歡迎點擊關注!有更多有價值信息哦!
01
過年回老家,走親戚朋友串門,聊天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孩子上學。只要聊到這個話題,幾個家長坐一起,感覺三天三夜都聊不完。
什么孩子作業啦、學費啦、補習班啦、輔導班啦、興趣班啦,甚至各種雜費、學習成績等地,聊天內容豐富多彩,每次都是聊得熱火朝天。
現在不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走到哪都能看到滿大街的學生輔導班、補習班、興趣班。網上也到處都是各種孩子教育機構、教育大咖。
各種孩子教育理論侃侃而談,每次出現一個新的教育概念,家長們總是趨之若鶩,全國不分地域、不分貧窮富有,都在為孩子上學使出吃奶的勁。
就好像《虎媽貓爸》中畢勝男的父親,一道《必勝決》讓無數家長的孩子趨之若鶩,一經電視報道,立刻克服重重困難,也要見到《必勝決》的發明人。
最滑稽的一幕是十幾個小學家長見到畢勝男的爸爸比見到親人還親,團團把他圍住問各種問題。結果爸畢勝男爸爸的鞋都踩掉了。
可以說,為了孩子上好學,家長們什么都豁的出去。家里孩子上學,家長甚至比孩子都刻苦。
然而,雖然家長越來越努力,越來越多的家長卻越來越抱怨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不愿意學習。家長什么招都使了,就是不管用。
為什么好像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愿意學習了呢?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家長的教育方法。
02
生活上的的溺愛。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很快,尤其是最近十幾年,生活水平直線上升,F在初為人父母的家長,一般都是小時候過過窮日子的七零后、八零后。
這兩代人已經成為小學孩子家長的主力軍。小時候窮苦的生活在這些家長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象。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起以前自己吃過的苦,不愿意讓自己孩子再吃這樣的苦頭,而是無論如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都要給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
從小時候的奶粉、尿不濕、衣服、玩具等,所有一切,凡是跟孩子有關系的,都是要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買最好的。
有些家庭現在買菜,都買不同價格的。價格貴的有機菜給孩子吃,價格便宜的普通蔬菜家長吃。這不是段子,同事家就有這么干的。
孩子稍微長大一點,不論要什么,幾乎全部滿足孩子的要求。要吃的,買;要玩具,買;要新衣服,買。
總之,一切不能虧了孩子,以孩子為中心。自己怎么節省都無所謂,孩子不能受半點委屈。相信每個家長都是這么想的。
再加上現在孩子很少,一個家庭普遍最多兩個孩子,一家幾個大人,圍著兩個孩子轉,雖然忙也照顧的過來。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齊上陣,盡一切辦法滿足孩子,幾乎是眾星捧月一樣的待遇。每個孩子像皇帝一樣被供著。
所以,久而久之,孩子以為自己想要什么都可以,只要自己要,如果不給,哭兩聲,總有家長不忍心過來滿足自己,尤其是隔輩的老人,根本不忍心孩子哭。
在孩子的意識中,他們想要的,家長就會給;不想做的,家長也會順著他們,F在是這樣,以后其他事情也會這樣。
這其實就是生活上的溺愛!
03
學習上的嚴格要求。
即便生活中再溺愛,但家長腦子是不糊涂的,尤其是家長步入社會以后,吃了沒有上好學的虧,自己后悔當然已經晚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
于是,在照顧孩子飲食起居之余,讓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同時望子成龍的父母們要嚴格要求孩子學習。
就在孩子們沉浸在自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皇帝般的生活當中的時候,突然,要上幼兒園,開始學習了。
人都不喜歡陌生的環境,更何況,家里還有一群整天圍著自己轉的家長,幼兒園只有素不相識的老師和孩子,還要每天做自己最不喜歡的事
學習。
尤其到了小學以后,學校老師布置各種作業。回到家,家長每天晚上獅子吼,做個作業能累掉半條命,關鍵是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再也沒有上學之前的百依百順、夸獎稱贊,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對自己的大聲批評,甚至還有打在身上的鞋底和棍棒。
最讓他們無法容忍的就是家長居然逼著自己每天做這些自己最不喜歡的事情。在孩子的概念中,打出娘胎從來就沒受過這種委屈。
所以,他們使出從前的絕招,但是發現根本不管用。
雖然家長每天逼著孩子學,但是大部分孩子的心底是不愿意也不想學的,他們想做的當然只是吃、玩了。
于是,在長時間的被罵、被打以后,他們自己被罵怕了、被打怕了,甚至被打皮了。干脆,來個死不學。家長能奈我何?
這就是家長在學習上的嚴格要求。
04
家長比以前更重視孩子學習了。
記得小時候上學,根本沒有補習班。在學校學習一天,放學趕緊回家。作業也不多,半個小時做完,然后就是瘋玩。
家在農村還有各種假期,暑假、寒假、秋收假、夏收假,每個假期少則二十天、多則一個多月。
最爽的就是假期不用上補習班,都是自己出去玩,或者幫著家長去田里干活。看看現在的孩子真是爽。
家長也沒現在這么重視孩子教育。普遍的想法是“進到城里認識男女廁所就行!”所以,孩子考不上,也不太失望;考上了,那是賺了。
但是現在的家長,恨不得自己孩子都能考上清華北大,差的也是沖著重點高校去的。但是重點高校錄取的人數不多啊。
狼多肉少,不夠分。≡偌由霞议L希望大,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05
生活溺愛和學習嚴格要求的矛盾。
溺愛、嚴格要求,應該是相互對立的兩種態度,可家長卻把這兩種態度同時用在年幼的孩子的每一天生活中,讓孩子同時接受矛盾的命令。
孩子是純真的,他們只會按照自己的內心行事,不會厚黑學、人格分裂,不會掩飾自己。在兩種矛盾的態度中,毫無疑問會選擇自己喜歡的
溺愛。
對于不喜歡的嚴格要求,只能采取無聲的抵抗,抵抗的方式就是不主動學習,反正生活中父母總是還要自己的。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家長們,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為了他們能夠出人頭地,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上,都還是按照一個要求來要求他們吧。
無論是對孩子的成長、學習,都是非常有利的。
畢竟哪怕以后學習不好,從小的嚴格教育,總能讓孩子老早具有獨立的人格和生活態度,在社會上都可以很好的立足。
家長們,加油!
小伙伴們,你們怎么看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愿意學習呢?
歡迎留言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