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孩子犯錯切忌打罵,家長最該做的就是這件事,一半家長都忽視了
我們生活中最熟悉的,可能就是身邊隨時會爆發(fā)的親子大戰(zhàn),孩子鬼哭狼嚎,家長更是聲嘶力竭,情緒比較激動的甚至還會動手打孩子,秉承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話?墒峭Y(jié)果兩方都費(fèi)力不討好,而且很容易給孩子產(chǎn)生一定的心里陰影。這就是所有家長都很容易忽略的一點(diǎn),那就是照顧孩子的情緒。

每一個媽媽都很疼愛自己的孩子,在表達(dá)母愛這一方面有千萬種不同的方法,有的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就會很耐心的講道理,而有的家長脾氣比較火爆,想讓孩子直接認(rèn)識到這樣做的后果,所以就會選擇很暴躁的行為。但是所謂的正確的教育方式,不是說你講了多少的大道理,而是孩子真正的能理解你所說的話,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這樣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特別是在他們已經(jīng)認(rèn)識到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情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最切忌的就是打罵,而是要照顧孩子的情緒,因?yàn)檫@個時候孩子已經(jīng)在情感上處于受傷的狀態(tài),他們會開始自我保護(hù),并且處于一定的恐懼當(dāng)中,這個時候你講大道理基本是沒有用的,更不要提打罵了,打罵只會讓孩子處于逆反心理,以后做出更過分的事情。

而這也就是所謂的安全感,除了陪伴孩子以外,安全感更多的是建立在和孩子的情感之上,在孩子表現(xiàn)出的不同的情感上,家長能夠給予孩子不同的支持,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安全感。所以,在他們犯錯誤的時候,要認(rèn)真的聽孩子想說什么,也就是詢問他為什么這么做的原因,也許他并不是因?yàn)檎{(diào)皮才犯了錯誤,而是有別的理由,這樣就能感受到孩子的失落和無助,自責(zé)和難過,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有所反饋,去安撫孩子的情緒。

孩子在犯了錯誤的時候,家長除了要照顧孩子的情緒以外,還要表達(dá)你自己的期望和信任,要讓孩子覺得,不會因?yàn)樽约悍噶艘淮五e誤,爸爸媽媽就不會再理他了,再也不喜歡他了,不要讓孩子產(chǎn)生這種恐懼的心里,這樣的想法只會讓孩子的性格以后畏首畏尾,不敢表達(dá)自己,家長要很真誠的表達(dá)出對孩子的信任。

家長不要以為孩子小就對這些事物沒有認(rèn)知,實(shí)際上小孩子懂得很多,雖然他們考慮事情的方式和大人不一樣,但是這并不代表孩子沒有他們自己的思維邏輯,所以家長切忌用笨傻這樣的字眼來訓(xùn)斥孩子,父母不得當(dāng)?shù)恼Z言,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