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神奇動物大揭秘!沙漠中的闊趾虎竟用“眼睛”收集水滴!
本文字數: 1594
閱讀時間:5分鐘
育朵:幫助兩千萬中國家庭解決養育難題
呼——
忙完了家務活的我不禁長舒一口氣,本想癱在沙發上刷刷劇,但片刻不停,小育小朵的喊聲就戳碎了我的美夢。
“媽媽,媽媽,你快來看這個,它的眼睛能接水,然后再用舌頭舔!”
“還有這個,媽媽你知道嗎?大熊貓的前爪有7根手指哦~”
“媽媽,媽媽,還有……”
眼睛接水?熊貓前爪手指有7根?他們都是從哪里看到的?滿懷狐疑的我不由自主和小育小朵一起看了起來。
原來是朵爸帶著他們在看央視的一檔記錄片《生命的力量》,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嚇一跳,這些神奇的動物在千百萬年不斷進化過程中,竟然演變出了如此獨特的本領來適應各自的生存環境。不信,那就跟著育媽一起來看看吧~
荒涼的沙漠如何供養那么多的動植物?不同尋常的氣候現象霧堤正是破解這一謎題的答案。每當厚厚的霧氣從海面襲來,沙漠中的動物就會各顯神通利用這一寶貴的水源。紀錄片中的主人公 闊趾虎就會迅速現身, 用眼睛收集凝結的水滴,然后用長舌沾食這來之不易的水分。
至于大熊貓的7跟手指則是由普通的五指和變異的兩節腕骨組成的,這樣手掌構造會讓大熊貓抓起竹子來靈活自如、易如反掌。
原來可愛有趣的動物竟有如此特殊的“技能”,但神奇的動物世界里又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面對小育小朵的“十萬個為什么”,我究竟該如何惡補才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帶他們探索自然,了解科學知識呢?
關鍵時刻,又是朵爸出手“拯救”了我,朵爸告訴我說, “科學”其實離我們并不遠,近到藏在小區的草坪里,外出的公園中,甚至是我們的寵物小貓小狗……
但越熟悉也越陌生,想要真正了解這些“近在咫尺”的小伙伴,朵爸說我們可以一起來聽聽科普工作者講的故事,更好地了解這些如此有趣的小動物。
“傻狍子”其實有個聰明的 “小腦瓜”
甲蟲其實是個 “水陸空”三棲全能戰士
螞蟻更是個聰明的 “農場主”
少年科學畫報聯手育朵
重磅推出
《動物原來如此有趣》音頻故事
帶孩子一起聆聽科學故事
探索未知世界
。⊕叽a收聽更多故事)
01
聰明的“傻狍子”
“傻狍子”的傳說是假的,狍子可不傻,它們還很聰明呢!
當遇到危險,狍子會迅速逃跑,但是并不會跑太遠,它們需要考慮 “生存效率”的問題。持續的奔跑顯然能讓自己更加安全,但自己從食物中獲取的能量是否能供應得上持續奔跑的消耗,這對于狍子來說是個問題。
所以,當狍子認為危險警報解除的時候,它們就會停下來觀察四周。這可能是對于自己奔跑能力的信任,也有可能是因為危險警報并不每次都準確,狍子的每次逃跑并不會跑出去太遠,如果沒有追趕的聲音,它們就會停住。
也因為狍子這種跑幾步就停下來觀察的習慣,人們給狍子取了個俗名叫“傻狍子”,但其實狍子并不傻,這只不過是它聰明的 御敵策略罷了。
02
聰明的“農場主”——螞蟻
螞蟻把自己的唾液當作養分,就像是一群農場主一樣在蟻巢中種植蘑菇,為自己提供美食。
更多種類的螞蟻為了得到喜歡吃的甜食,還會飼養蝴蝶幼蟲或者角蟬的若蟲,來食用它們身上分泌的蜜露。
蚜蟲是花園中常見的害蟲,常常聚集在玫瑰花上吸食汁液;▓@中的工蟻喜歡食用蚜蟲尾部流出的蜜露,并帶回家中喂養幼蟲和兵蟻。但瓢蟲喜歡吃掉蚜蟲,這時工蟻就會叫來兵蟻,和自己一起保護自己的“奶牛”。
螞蟻食用蚜蟲尾部流出的蜜露,同時保護蚜蟲不受侵害。這種相互幫助的關系稱為共生關系。
03
大山的好孩子——野豬
在莊稼成熟的季節,野豬經常會跑到農田中偷吃糧食。雖然野豬偷吃莊稼會對農民的生產造成了一定影響,但當野豬對一塊地進行翻拱之后,獾也去野豬翻拱過的地方進行了翻找,獾翻過后來的是松鼠,再之后是鳥類……
它們先后到被翻拱過的地方去再次尋找食物,這得益于野豬的覓食行為所在最初對地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翻拱改造,才給其他小型動物留下了機會。
另外, 野豬的翻拱也把一些植物的種子埋入了土壤中,像櫟樹的種子,落在干燥的落葉上面很難發芽,但是經過野豬的翻拱而被潮濕的土壤覆蓋才能獲得更好的萌發條件,實際上,野豬也在為我們種植森林,只有充滿新生樹木的森林才能行成穩定的森林環境。
而且,野豬作為大型的有蹄類動物,它們行走森林中的時候,開辟出的道路能也能讓更多種野生動物利用。
想要培養孩子探求知識的興趣和熱情
收獲豐富的科學知識與生活嘗試
那就和育媽一起
加入這場神奇動物的探尋之旅吧
。⊕叽a免費收聽)
撰文排版 聞慧萌 視覺設計 李爽
漫畫繪制 閆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