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這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著一本破舊的作業本,無拘無束地問巴爾扎克:“大作家,你給我瞧瞧,這小子有沒有天賦,將來是不是塊當作家的料?”
巴爾扎克接過作業本后認真地看了看,胸有成竹地說:“嗯,這小子天賦不高,靈氣不多,憑這很難當作家。”
老太太聽后,發自內心地笑道:“好小子,我以為你們當作家的什么都懂,沒想到你連自己30多年前上小學時的作文都看不出來!”
巴爾扎克的判斷顯然是錯了,因為他只看到了孩子的基礎,卻忽視了孩子將來的努力,巨匠的作業和手杖忽視了人是可以發展和變化的常識。但是,他也有言中的一面。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出世就名揚天下,譽滿全球。巴爾扎克在成名之前,也曾困惑過,狼狽過!拘腔鹱魑木W 】
他本來是學法律的,可大學畢業后,偏偏想當作家,全然不聽父親讓他當律師的忠告,將父子關系搞得十分緊張。不久,其父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費用。他寫的那些玩藝兒不斷地被退回來,他陷入了困境,開始負債累累。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只能吃點干面包、喝點白開水,但是他挺樂觀,面對粗茶淡飯,他會在桌子上畫上一只只盤子,上面寫上“香腸”、“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樣,然后在想象的歡樂中狼吞虎咽。
正是在這段最為失意的日子里,巴爾扎克破費了700法郎,買了一根鑲著瑪瑙的粗大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鞭策自己的字:我將粉碎一切障礙。
巴爾扎克的作業和手杖,又一次證明了無數成功人士堅信的箴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在成功和失敗之間,并沒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對絕大多數人而言,一個人在某一方面的成功,并不完全取決于天分,只要按既定目標執著地追求,天長日久,水滴石穿,就沒有不功成名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