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這種“油條精”在省城是否存在?為此,記者走訪省城的油條早餐攤位、尖草坪小商品批發市場等地進行了調查。
走訪批發市場存在“油條精”
日前,記者針對市民對“油條精”的擔憂,走訪了省城尖草坪小商品批發市場和河西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調味品專區,以油條商販的身份尋找“油條精”身影。經過走訪發現市場里果真有人在銷售“油條精”,不過態度很謹慎。如果只是看看,店家就以沒有現貨為由拒絕了。
在河西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調味品專區,記者以油條商販的身份向老板詢問是否有“油條精”時,老板回答:“有,一包5元!闭f著拿出一包外包裝上畫著兩根油條、寫著“速發油炸專用”的產品交給記者。記者表示自己要的是“油條精”而不是這個時,老板告訴記者,這就是“油條精”,只不過因為查得緊改了個名字而已。
記者看到該產品有點類似于面粉,手感略粗糙,500克一包。包裝上有QS認證,但是配料表卻含糊不清,只寫了鈣鹽、碳酸氫鈉、酵母粉等!斑@種產品對人體有沒有害?”記者問。老板回答,“能夠出廠的東西肯定是合格的,我們每天賣個幾百袋沒問題!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多家出售調料的店鋪,發現好多商戶都在出售“速發油炸專用”,任何顧客都可以買。
調查攤點否認使用“油條精”
隨后,記者在省城大王村、后王村、小王村和后北屯一帶走訪了幾家炸油條攤點,由于走訪的時間是下午18點至21點,只有在小王村和后北屯的幾家攤點在售油條,當問他們的油條里是否含有“油條精”時,攤點老板均予以否認。
在后北屯的油條攤位,記者看到晚上吃油文章來源719綠色食品網www.719w.com條的人也很多,一碗老豆腐,幾根油條,吃完很愜意。不過晚上的油條似乎比早上的大了許多,一根油條要賣2元錢,記者也要了兩根油條一碗老豆腐,沒過多久,油條就炸好了,記者用筷子夾起一根油條觀察了一下,這油條個頭均勻,色澤鮮亮,吃起來松脆可口。
記者隨口問一旁正在炸油條的攤主,“這油條怎么炸得這么好吃?你們是有什么秘訣么?”攤主笑著對記者說,“我們的油條絕對沒有加明礬和洗衣粉,要是加了那些,老顧客也不可能這么多了!庇浾咦穯柶洫毤颐胤绞遣皇乾F在流行的“油條精”?老板笑而不語。
在此吃油條老豆腐的出租車李師傅似乎對記者的話題感興趣,對記者說道:“吃吧,我在這吃了也有幾年了,也沒見吃出啥毛病來,現在市場上賣得食品哪一個沒有添加劑?吃的多了,就產生抗體了,就和蚊子一樣,剛點蚊香那會,還管點用,時間長了,蚊子對蚊香就產生抗體了,點蚊香也都不管用了!
李師傅所表達的意思話糙理不糙,據記者查閱,早在東漢時期就開始使用鹽鹵作凝固劑來制作豆腐,從南宋開始又有了“一礬二堿三鹽”的油條配方,它們都是最早的食品添加劑。
驗證“油條精”配方無害但怕過量添加
關于“油條精”的問題,記者致電太原市質量監督局食品處,張姓負責人表示,不要因為“油條精”就對油條產生恐懼。只要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限量使用,應該就是安全的。這些食品里加的物質,的確是屬于(文章來源:719綠色食品網www.719w.com)食品添加劑,但它們被查出曝光,并非單純因為只加了食品添加劑,而是食品添加劑的量用得不對,或者用的不是地方,這就涉及到食品添加劑的違規濫用問題,而非食品添加劑本身有問題。
張姓負責人表示,“油條精”是明礬和堿的一種替代品。加那些東西,碳酸根和面粉里的氫離子生成碳酸,碳酸不穩定,高溫會變為二氧化碳跟水,二氧化碳變成氣體,饅頭油條什么的,就有人們說的“酥泡”,而“油條精”從配方上看不出有哪些有害成分,但關鍵是商販們在加工食品時對使用量和范圍的科學控制,才能確保其在安全許可的標準范圍內。
公眾談食品添加劑色變,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的概念,把一些非法添加物誤以為是食品添加劑。其實所謂的三聚氰胺、瘦肉精、蘇丹紅、孔雀藍等,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劑。這些出現在食品中,是被不法生產者非法添加進去的。只有食品添加劑才能放在食品中,而且要按規定范圍、規定數量添加。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理與藥物一樣,關鍵在于衡量劑量與效應的對應關系。
目前食品添加劑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來源不明,或者材料不正當,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濫用。一些制作加工人員質量意識偏低,片面追求產品的賣相,而在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明知故犯,違法超量、超范圍使用添加劑的情況很難控制。
監管百姓無需談“添”色變但須加大監管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市民并不清楚什么是“油條精”。一些知道“油條精”的市民,不太相信所有攤點都會按國家規定比例添加。
省食品藥品檢驗所辦公室左主任介紹,食品添加劑的目的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一般來說,食品添加劑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質,因此,它一般不單獨作為食品來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質,也包括天然物質!皼]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彼薪涍^人類加工的食品中幾乎都含有添加劑,普通人每天可能吃進肚子的食品添加劑就多達幾十種。
左主任表示,市民對添加劑的害怕,甚至過分恐懼,主要緣于對食品添加劑不了解。事實上,凡是經衛生部批準的食品添加劑,都經過了安全性評價和風險性評估,只要使用符合相應的質量規格要求的添加劑,按照標準規定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添加到食品中,對消費者的健康沒有影響,是安全的。即便如此,食品違規添加物事件仍時有發生。除了部分商家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來造假以外,還有一些小商家為了追求效果或無設備監控和檢測能力,就隨意添加食品添加劑,這也是造成食品添加劑超標或違規使用的一大原因。
對于食品添加劑問題,最主要的方法是加強監管。為遏制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今年太原市將重點開展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7大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為防止發生區域性、系統性、行業性食品安全問題,今年太原市將緊緊抓住農產品源頭、食品生產、流通領域、餐飲服務4個環節,大力開展專項整治。
在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中,將嚴厲打擊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在調味品的整治中要加強對食品調味標識標注管理。
都說民以食為天,食品添加劑究竟是添味還是添堵?公眾不希望被這些濫用的添加劑添出個窟窿來。所以做好添加劑的“加減法”,別看只是一加一減,卻是天大的事。只有增強監管的可操作性,才有可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