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將都城由大同遷至洛陽,洛陽城南的龍門繼云岡而成為中國佛象雕琢的中心。其中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在當時最為出色。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的,洞內的釋迦多寶龕中,浮雕有11幅畫面情節, 既獨立又相互聯系,描述了釋迦牟尼成道以前的故事。賓陽洞中的帝后禮佛圖,線雕精美,構圖嚴謹,雖然人物眾多,但井井有條。蓮花是佛教常見的題材,但像蓮花洞的穹形窟頂這樣碩大的蓮花浮雕,卻十分罕見。在龍門石窟中,唐代鑿造的奉先寺是規模最大也是藝術成就最高的。奉先寺的群雕石像各自有鮮明的藝術特征,成為唐代雕塑工匠現實主義創作于法和高超藝術概括力的佳作,也是唐代佛教興盛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