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支奧運火炬
時間:2014-07-09 11:15
作者:[db:作者] 點擊
次
1934年,國際奧委會采納了德國歷史學教授卡爾·蒂姆通過火炬接力形式將現代奧運會和奧運會發源地奧林匹亞連在一起的建議,并決定在1936年柏林夏季奧運會上進行從奧林匹亞至柏林的圣火傳遞活動。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奧運火炬由此出現。對火炬的要求而言要能夠連續燃燒10分鐘以上,并且具有抗天氣干擾的能力,如在炎熱、暴風雨,或者是傾翻情況下都能保證正常燃燒。這把火炬主要由鐵制成,全長27厘米,重450克;鹁骟w是一根細鐵棒,頂端有一個鐵環,裝有特殊的易燃物質鎂,以便在傳遞過程中迅速點燃。雕刻家把從奧林匹亞到柏林的傳遞路線刻在了火炬的金屬柄上,火炬上還刻著 “向傳遞者致敬”的題詞。1936年7月20日,柏林奧運會圣火在奧林匹亞點燃,希臘人康斯坦丁成為現代奧林匹克歷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本屆火炬接力活動歷時12天,穿過希臘、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抵達德國柏林,3187公里的接力活動全部通過火炬手跑步傳遞完成。1936年8月1日,1500米運動項目的世界冠軍弗里茨·希爾根高舉著火炬跑進主體育場并點燃主火炬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