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是一座深蘊三國文化的歷史名城。當年,劉備駐扎新野,筑城屯兵,廣納賢才,并在此得后主劉禪。在新野縣,與三國有關的遺址、勝跡和紀念性建筑仍有40余處。這座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城"----漢桑城,全城面積不足10平方米。內有古桑一株,相傳為關羽親手所植,至今已有1700多年樹齡。
當年,諸葛亮火燒新野后,全城樹木皆成灰燼,唯有城西門內一棵桑樹卻枝葉未損。原來,這棵桑樹系關羽親手所植。這里原來也有一株老桑樹。一次,關羽與劉備在城西白河岸邊練兵習武,進城后,他順手將赤兔馬拴在老桑樹上稍事休息。結果,又餓又累的戰馬把樹皮啃光了。那棵老桑樹很快枯死,樹主敢怒而不敢言。后來,關羽知道了這件事情,便自責損害了百姓利益,又親手為樹主在原處栽下了一棵新桑作為賠償。也許因關羽的神氣庇護,這株新桑在戰火中幸存下來,并越長越旺,枝繁葉茂,盡顯英雄風采。后人為了愛護這株桑樹,便圍樹修起了一座磚城,世稱“漢桑城”。
漢桑城是一座世界上最小而又最奇特的城。面積十多平方米,城高2。7米,沒有城門,沒有城樓,只有11個城堞。城內上有一株枯枝蒼勁、霜皮虬柯的桑樹。至明代,當地官府又為古桑砌一匝仿古堡式的城垣,故名“漢桑城”。漢桑城修得小巧玲瓏,七彎八叉的枯枝伸出城外,遠處望之,猶如一個古秀的盆景,典雅有趣。古桑老態龍鐘,軀干如鐵,巨大的枯枝扭曲著身腰,裂著縫隙,抖掉滿身甲皮,猶如化石一般堅硬,使人壯心不已,感慨萬千。古桑樹冠如華蓋罩住磚城內外,使游人仰首望之,嘆服關羽的愛民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