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上學后睡眠時間陡然下降,大多數孩子白天都感到困倦
“上學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作業最多、睡覺最遲、最困最累的,是我是我還是我……”在上海徐匯區一個小區里,已是晚上10點半了,初一男生小郭還在燈下苦讀。對小郭來說,睡得晚、起得早是“家常便飯”。每天早上7點,他就得準時出門去坐學校班車,路上20分鐘可以打個盹。守在一旁陪小郭做作業的媽媽無奈地說:“他們班里的同學沒有一個在11點前睡覺的。不敢催他,催了,作業完不成;不催,又怕明天起不來。” 由于睡得少,他的身高問題一直令父母很擔心.
我國兒童睡眠長期不足的問題不容樂觀。1998至2010年間,教育部和上海環境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睡眠研究小組在新疆、四川、陜西、上海等9個省市區進行的30250例不同年齡段兒童睡眠調研結果顯示,超過1/3的嬰幼兒睡眠行為問題表現突出,存在睡眠不規律或不良就寢行為。
“進入學齡期后,兒童睡眠不足隨年齡增長日趨明顯!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副主任醫師江帆介紹說。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依次為9.2小時、8.1小時和7.1小時,超過70%的中小學生睡眠不足。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透露,2010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學習日,中小學生平均睡眠7小時37分鐘,比國家規定最低時間少了1小時24分鐘;而在周末,中小學生平均睡眠7小時49分鐘,比國家規定最低時間少1小時12分鐘。
從全球范圍看,我國學生的睡眠時間始終墊底。與美國、意大利、瑞士等國家同年齡段兒童相比,我國兒童學齡期平均每日睡眠時間約少40—50分鐘。到高中階段,這個差距擴大到1小時以上!半m然國外學生的睡眠時間也呈‘年齡增加、睡眠減少’的趨勢,但下降曲線是平滑的;而中國孩子6歲后,睡眠時間的曲線是陡然下降!苯f。
2
睡不好的孩子會發胖、反應遲鈍——
孩子在一些學習小問題上出現錯誤,可能是缺覺所致
“兒童一天的生長激素75%都是在夜里深睡期時分泌,孩子睡不好覺,就長不高。睡眠不好,還會影響兒童智力、認知方面的發育!北本﹥和t院主任醫師劉璽誠說。
他的說法在睡眠研究小組的調查中得到證實。結果顯示,睡眠不足對兒童的生長尤其是體重增加有密切關系。這項去年被教育部評為科技進步一等獎的調查,歷時10余年,在國內建立了國際認可的兒童睡眠狀況標準化評估工具,填補了我國兒童睡眠狀況基本資料的空白。
“一般以為多睡覺會發胖,但調查顯示,小學生每天睡眠不到9小時,發生肥胖的概率要比睡得足的孩子高出4倍!苯珗F隊的研究結果讓大多數家長感到吃驚:如果低年級時睡眠不足,高年級時容易出現青春期肥胖和超重。因為睡眠不足可引起瘦素分泌減少,而胃饑餓素分泌增加,結果就是食欲增加導致體重增加。
研究還發現,缺乏睡眠容易損傷孩子的認知功能,造成學習效率低下。與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對于睡眠缺乏的反應較為遲鈍——不會覺得困,但事實上其認知功能已經受損。專家在測試時發現,缺覺的學生雖然可以回答難題,卻記不住簡單的單詞。同時,睡眠缺失對孩子的學習記憶可能造成不可逆性的損害。睡眠不足的學生在聽說、閱讀、寫作、數學、邏輯以及總成績方面,皆不如睡眠時間較長的學生。
“睡眠不足時,大腦部分功能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狀態,這使得學生在進行一些簡單學習時常常出現失誤。而面對難題時,由于通過額外激活與記憶和注意密切相關的前額葉皮質區域來補償缺失的功能,其正確率以及反應時間并未受到顯著影響。”江帆認為,雖然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睡眠不足會直接影響智商,但可以證明缺覺學生的注意力以及記憶確實受到影響。
在生活滿意度方面,睡足覺的孩子明顯比缺覺的孩子要高。一項對上海市10個區縣10所小學的2161名五年級學生進行的調查發現,平時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的學生,生活滿意度顯著低于睡眠時間9小時及以上的學生。在學業表現包括注意力、自覺性、學業成績及學校關系方面的調查結果也是如此,這一結果證明了睡眠不足與學習成績密切相關!耙虼,家長要格外注意,當孩子在學習小問題上出現錯誤,可能不只是粗心所致,更要考慮到孩子是否缺覺。”江帆提醒。
3
孩子普遍缺覺已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
減輕課業負擔,從小培養良好睡眠習慣,加強父母睡眠衛生知識教育
“比起身體疾病,兒童因睡眠不良引進的心理行為問題相對更為突出!苯粺o憂慮地表示。
“今天睡好覺,明天不跳樓!焙笔√丶壗處、武漢市武昌實驗小學校長張基廣曾這樣論述教育。對此,孫宏艷認為,這句話其實很容易理解:孩子睡好覺,精神就好,可以應付學習,緩解壓力,就不會選擇各種極端的方式來減壓。
“不是孩子不想睡,也不是家長不想讓孩子睡,而是跟當前國家的用人制度、就業壓力有關,這些因素讓家長焦慮,加上是獨生子女,使家長將更多的目光投在孩子身上! 孫宏艷坦言,孩子睡眠不足已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應該是醫學界、教育界和包括家長在內的全社會都來關注兒童睡眠,才能真正還孩子一個健康的睡眠。
專家指出,上學時間早和完成家庭作業時間長是剝奪孩子睡眠的主要因素。2007年,上海市小學和初中的早晨上學時間從7:30和7:45分別調整到8:15和8:00。推遲上學時間前后4年的調查顯示,兒童睡眠質量有顯著改變,就寢習慣不良下降4.2%,睡眠焦慮下降10.8%,頻繁夜醒下降3.7%,異態睡眠下降5.4%。
江帆指出,家庭環境是影響兒童睡眠的首要因素。尤其在中國,多數兒童和父母同睡,若父母睡得少、睡眠沒規律、缺乏睡眠健康知識,孩子出現睡眠問題的幾率就更高,F在很多孩子有游戲機等娛樂設施,其實長期看電視、玩電腦,影響他們的睡眠質量。少兒最好能在午飯后小睡一會,午后睡30―45分鐘對恢復精力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