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傷害威脅著旅行者的健康和生命,旅行相關傷害及其預防已成為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傷害不僅是可以預防和控制,而且旅行安全教育是預防傷害投資少、收益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F就旅行安全教育的內容、方法闡述如下。
1 旅行安全教育內容
1.1 旅行相關傷害 首先讓旅行者認識到旅行中存在著危險因素,可能遭受傷害。我國每年有70萬人死于傷害,占我國總死亡人數10%,居死因順位第4位。盡管絕大多數與旅行相關的疾病由傳染病所致,但旅行相關死亡及嚴重發病主要還是由傷害所引發。每年都有數千名國際旅行者由于傷害而死亡或致殘。絕大多數的傷害死亡是由車禍、溺水、空難、兇殺、燒傷等所致,車禍、墜落和休閑活動傷害是非致命傷害的普遍原因。一份空中運送美國公民旅行者的研究顯示:傷害占全部運送者的44%,其中最常見的為汽車事故占45%,墜落傷居第2位占21%,運動傷害占8%。
1.2 旅行相關傷害的預防 認識了旅行相關傷害,也應認識到只要采取科學的方法,傷害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Haddon曾提出10項有關傷害預防技術策略:①首先不使危險形成;②限制車速可減少產生危險的數量;③預防危險物釋放的可能;④改變危險的釋放率及其空間分布;⑤將危險從時間上與空間上與受保護者分開;⑥用屏障把危險與受保護者隔開;⑦變革危險因素的性質;⑧加強機體對危險的抵抗力;⑨對已造成的傷害救治措施;?10?使受傷者保持平穩、有效的救治與康復措施。保證提供良好的救治條件及措施,減少傷殘與死亡。個人行為的改變是預防傷害的傳統辦法,而且是傷害綜合預防策略的唯一的組成部分。因此旅行安全教育就應教育指導旅行者注意改變個人行為,并掌握行之有效的預防旅行相關傷害措施。
1.3 旅行相關傷害的救護
1.3.1 掌握救護措施 讓旅行者了解掌握一些救護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一旦發生意外,造成身體各個部位的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旅行者掌握了救護措施,那么就可以對傷者進行及時妥善的處理或自救、互救,以減少傷殘與死亡。例如對于傷害死亡率很高的溺水的救護,溺水發生后,現場旅行者沉著冷靜,爭分奪秒地進行及時搶救,關系到溺水者的生存。
1.3.2 配備旅行小藥箱 旅行小藥箱可由不同的藥物和器具組成,視旅行者健康狀況和旅行地的自然環境條件等而裝備,可包括診斷用具、預防用具、治療用品、藥物。如旅行者受到外傷時,可及時取藥進行止血、消毒、包扎等。
1.3.3 熟悉救助機構 熟悉各地救助機構的名稱、電話號碼,以便及時得到救助。如在我國交通事故可拔打120,醫療救助撥打122,報警臺110。
2 旅行安全教育方法
旅行安全教育方法可多種多樣,因地制宜,最主要的原則是淺顯易懂,旅行者易于接受,易于掌握。通過語言、文字、圖象等媒介,給旅行者以幫助、指導和教育的過程,通過旅行安全教育,使旅行者改變個人行為,以預防旅行相關傷害,愉快、安全地完成旅行。
乘機安全
* 選擇直達航班:起飛和降落可以說是寶寶最難適應的時刻。壓力的急遽變化,往往造成喉嚨直通中耳的管路內外壓力不平衡。顯而易見,減少飛機的起落次數也就降低了孩子的危險系數。
* 巧妙處理飛機上的耳鳴。在飛機上減輕寶寶不適的最好方法是讓他(她)吸奶嘴或用奶瓶喝水,用吸吮來平衡管路的內外空氣壓力。如果沒有奶嘴,也可讓孩子嘴里含顆糖或喝點什么,這樣也能減輕不適。
* 準備足夠兩天用的尿布和衣服:航空公司偶爾也會有丟失或搞亂行李的事情發生。所以最好手頭多帶些,以免臨時抓瞎。這樣,在航空公司為你尋找行李的時候,你也不會感到不方便,不會為給孩子買衣服、尿布之類的必需品而著忙了。
* 盡量少在頂箱上放置重物:在紊流出現時,頂箱上的重物很有可能會掉下來,砸到下面的乘客。所以最好不要在臨近孩子座位的上方放置重物。
* 系好安全帶:在飛行中,紊流隨時都可能會發生。如果不系好安全帶,懷中又抱著寶寶,當紊流突然來臨時,強大的沖力很可能會使你壓著寶寶,或者把寶寶摔在地上。
* 注意安全須知:即便你已經聽過許多次,也要注意收聽安全須知,閱讀放在座椅背后口袋中的安全資料卡,還要搞明白緊急出口的所在地。因為不同機型有不同的布局,入座后要觀察清楚周邊環境,找到緊急出口。這些常識性的東西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為你和寶寶的生命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 不喝熱茶和咖啡:在飛機,紊流是隨時都可能發生的。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杯中的熱飲很可能會潑灑出去。既有可能灑到自己和別的乘客身上,也有可能灑到寶寶嬌嫩的皮膚上,甚至有可能造成燙傷。
乘船安全
* 不管水性好壞,出發前最好在行囊中預備一個便攜式氣枕、或者充氣式救生圈,帶著寶寶乘船,只有有備而來才能心中有數。
* 上船的第一件事就是留意觀察救生設備的位置和緊急逃生路徑。
* 不要讓寶寶一個人接近甲板邊緣,小心寶寶落水。另外,寶寶在甲板上玩耍時,一定要讓他在你伸手夠的著的范圍內。
* 帶著寶寶觀景時切莫一窩蜂地擁向船的一側,以防引起船體傾斜,發生意外。
* 上下船時最好讓爸爸抱著寶寶,并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按次序走。不要和其他人擁擠在一起,防止寶寶被擠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