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
氣象災害種類
●我國氣象災害主要有以下種類
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雨澇:內澇、漬水;干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干熱風:干旱風、焚風;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熱帶氣旋:狂風、暴雨、洪水;冷害:由于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后路面結冰;雪害:暴風雪、積雪;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龍卷風:局部毀壞性災害;雷電:雷擊傷亡;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低空風切變:航空失事;酸雨:作物等受害。
●影響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
干旱。是在足夠長的時期內,降水量嚴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發而水分虧損,河川流量減少,破壞了正常的作物生長和人類活動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其結果造成農作物、果樹減產,人民、牲畜飲水困難,及工業用水缺乏等災害。干旱是影響我國農業最為嚴重的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相當嚴重。
暴雨。是短時內或連續的一次強降水過程,在地勢低洼、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給農業帶來災害。
熱帶氣旋(臺風)。熱帶氣旋是在熱帶海洋大氣中形成的中心溫度高、氣壓低的強烈渦旋的統稱。造成狂風、暴雨、巨浪和風暴潮等惡劣天氣,是破壞力很強的天氣現象。近年來,因其造成的損失年平均在百億元人民幣以上,像2004年在浙江登陸的“云娜”,一次造成的損失就超過百億元人民幣。
風雹。風雹災害是指在對流性天氣控制下,積雨云中凝結生成的冰塊從空中降落而造成的災害。冰雹常常砸毀大片農作物、果園,損壞建筑物,威脅人類安全,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通常發生在夏、秋季節里。
低溫冷凍。低溫冷凍災害主要是冷空氣及寒潮侵入造成的連續多日氣溫下降,致使作物損傷及減產的農業氣象災害。嚴重凍害年如1968年、1975年、1982年因凍害死苗毀種面積達20%以上。
雪災。長時間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圍積雪成災的自然現象。危害有:嚴重影響甚至破壞交通、通訊、輸電線路等生命線工程,對人民生產、生活影響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