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v1tj"></form><noframes id="tv1tj">
<noframes id="tv1tj">

<form id="tv1tj"><nobr id="tv1tj"><meter id="tv1tj"></meter></nobr></form>
<address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tv1tj"></address>
    <listing id="tv1tj"><listing id="tv1tj"><cite id="tv1tj"></cite></listing></listing>

        <em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em>
        第一課件網板報幼兒管理
        當前位置: 第一板報網 > 板報文稿 > 安全文稿 >

        到底是誰研發了有毒食品?

        這兩年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完全是在給民眾們普及化學知識,揭發一起大案,認識一種化學藥劑,不過您神農嘗百草之后,是否想過一個問題,到底是誰研發了這些毒物,撈地溝油的老農能有這個道行嗎?能把臭油提純到國家都無法檢測的地步。

          這幾天我弄清了豆芽的整容方法,就是先加尿素,能迅速催生,但是發黃不好看,為美白再加保險粉(一種用于印染業的化工藥劑),于是我們在超市里就見到又白又胖的豆芽。還有,為了讓魚兒高密度養殖又不得病,漁農研制出往飼料里加避孕藥的方法(避孕藥在農村幾乎是不要錢的資源),推測,愛吃水煮魚的姑娘是不是集體避孕了。我老愛把壞事往積極的方向去設想,比如豬吃了瘦肉精就不長肥肉,那人吃了會不會起到減肥作用,生物系老師告訴我,會引起癡呆。

          這些多快好省的方法顯然不是農民研發的,必然是一些有生物、化工學科專業知識背景的人才搞的,我能想象的畫面是一些沒能出國留學的生物系、化學系失落大學生,趕上科技下農村的大潮,就扎根鄉下搞科研了,我相信他們的初衷還是好的,想超英趕美,沒多想副作用,結果走火入魔,就像古人煉丹失誤發明了火藥。這些毒物基本還屬于生物工程范疇,提煉地溝油也可以說是資源再利用技術。不過還有一種資源再利用就沒科技含量了,比如把沒賣出去的月餅餡摳出來,冷凍,第二年中秋前取出,再加入一些新餡,包上皮再賣,我說怎么這兩年八月節后不賣打折月餅了呢。

          愛吃包子的朋友們注意了,雖然你們不太會吃到紙殼餡了,但是這兩年又出現一種肉品叫血脖肉,就是把本該在屠宰過程中銷毀的豬淋巴和一些肉瘤加工成肉餡,包進晶瑩剔透的小包子里,別擔心,要得了病可以吃一些皮鞋做的膠囊藥。我媽過去老數落我為什么買幾十雙皮鞋也不說淘汰點,今天我可以反駁了:我怕他們撿去做成膠囊給你吃。

          其實美國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階段也是急功近利的。1905年,一本叫《叢林》的小說以連載的方式在報紙上發表,描述了芝加哥肉類加工廠和飼養場里讓人作嘔的工作條件,在社會上引發軒然大波。有篇報道描述這樣一個情節,某香腸廠工人不慎掉進巨型煮肉大缸里,而廠方沒有進行任何處理,繼續開動流水線讓這鍋肉變成香腸。羅斯?偨y是在某天吃早餐時看到這篇報道的,他氣得大叫:“快TM把這玩意兒給我拿走”,把桌上的香腸和盤子扔出老遠。1906年,國會通過《肉類加工法案》及《純凈食品和藥品法案》,羅斯福為食品加工制定了新的全國標準。你看,美國也是出了大事才有法案的。

          但是中國現在執行食品衛生法有幾個障礙。首先是原材料和運輸費用漲價,生產商利潤下降,同時通貨膨脹讓消費者一見到便宜貨就走不動道,高成本和低售價的夾縫中,就剩元素周期表了。其次,查出的問題食品是下架了,但銷毀了嗎?換個包裝,換個地方,又上市了,負責人呢,也換個城市,又上位了。奧巴馬下班后和老婆一起去超市買東西,英國的凱特王妃也干過這事,雖然有炒作之嫌,但起碼沒有兩個食品安全標準。

          賣菜老農告訴我,他們自己吃的東西是單用一塊地種出來的,雖然果實個頭小、品相差,但少化肥沒農藥,吃著放心,也算特供。好吧,如果我把中國社會分成十個級,那一二三級和八九十級的人都是能吃**食品的,中間的四到七級城市大眾呢,我送你們倆字兒共勉——認命.
        第一板報網是第一課件網旗下專業板報網站,提供各種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板,以及板報素材,板報教程等資源,是大家辦報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xed-int.com
        欧美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