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6-30 14:27
作者:[db:作者] 點擊
次
月餅是中秋節的標志。這款自古流傳下來的美饣寄托著人們對生活最美好的祝愿。最初月餅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到了漢代,已有蒸餅、胡餅、湯餅等點心,但那時并不是節日饣品。在古代,每逢中秋,人們都要用精制的糕餅來祭供月神。祭供完畢之后,全家人再將糕餅分吃,表示合家團圓。
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饣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
到了近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由于我國制作月餅歷史悠久,各地又采用不同的原料和工藝,也就形成了具有獨特地方風味的月餅,其中最著名的有京式、廣式、蘇式、滇式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