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又稱豆油,大豆制取的食用植物油,屬半干性。是世界上的主要食用植物油,產量占各種食用植物油總量的1/3,主產美國、巴西、中國、阿根廷等國。中國是種植大豆和利用大豆制油最早的國家,已有4000多年栽培歷史,用以榨油也已近1000年。我國年產大豆1100萬噸左右,主要用作主食和副食,利用榨油部分約占1/3。主產東北、華北和黃河、長江流域諸省區。以黑龍江、吉林、遼寧以及山東、河南、河北、內蒙古、安徽、江蘇等省區產量較多,銷售區域遍及全國,且有部分出口。油為淡黃色到深黃色液體,有特有的豆腥味。含有人體必需的亞油酸和亞麻酸60%以上,極易為人體消化吸收,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是優質食用油,可烹調和煎炸,廣泛用于食品行業,還可進一步加工成人造奶油、起酥油、調和油。在醫藥上有降低血液膽固醇,防治心血管病的功效,是制作亞油酸丸、益壽寧的原料。所含生育酚,對防治不孕癥有療效。在工業上有廣泛用途,可制油漆、合成樹脂、涂料、肥皂、硬脂酸,油腳還可提取磷脂、甾醇和維生素E等產品。制油方法有冷榨、熱榨、預榨浸出和直接浸出等。冷榨對油脂提取的數量較少,主要是為保持豆餅中的水溶性蛋白質供作豆制品。油呈淡黃色、清亮、有生豆油味。熱榨和冷榨基本相同,在榨油前須經過蒸炒。成品油為橙黃色至棕黃色清亮液體。精煉工序有脫膠、脫酸、脫色、脫臭、脫蠟等。按成品油的不同品質和等級采用不同的精煉工序,如二級大豆油要經過脫膠、脫酸,大豆高級烹調油和大豆色拉油則還需脫色、脫臭和脫蠟。
偽劣品鑒別
一些地區的植物油市場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情況較為嚴重,如將毛油當一級或二級油進行銷售,將低價位的植物油摻入高價位植物油中進行銷售,如在香油中摻入低價油進銷售,以牟取暴利。消費者在購買食用植物油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鑒別:
一看色澤:一般高品位油色淺,低品位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澤深淺也因其品種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異。
二看透明度:一般高品位油透明度好,無渾濁。
三看有無沉淀物:高品位油無沉淀和懸浮物,粘度小。
四看有無分層現象:若有分層則很可能是摻假的混雜油(芝麻油摻假較多)。
五聞:各品種油有其正常的獨特氣味,而無酸臭異味。
六查:對小包裝油要認真查看其商標,特別要注意保質期和出廠期,無廠名、無廠址、無質量標準代號的,千萬要特別注意,不要上當。
最后,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食用植物油時,除考慮品種、風味外,還應注意健康和安全,優先選擇精煉程度較高的食用植物油。
質量要求與技術標準
大豆油的質量指標見下表(GB1535-86):
項 目 一 級 二 級 色澤(羅維朋比色計1英寸槽)≤ 黃70紅4 黃70紅6 氣味、滋味 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氣味和滋味,無異味 酸價(mgKOH/g) ≤ 1.0 4.0 水分及揮發物% ≤ 0.10 0.20 雜質% ≤ 0.10 0.20 加熱試驗(280℃) 油色不得變深,無析出物 油色允許變深,但不得變 黑,允許有微量析出物 含皂量% ≤ 0.03 —
文章內容文章內容
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
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
> 文章內容文章內容
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
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
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
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
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文章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