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v1tj"></form><noframes id="tv1tj">
<noframes id="tv1tj">

<form id="tv1tj"><nobr id="tv1tj"><meter id="tv1tj"></meter></nobr></form>
<address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tv1tj"></address>
    <listing id="tv1tj"><listing id="tv1tj"><cite id="tv1tj"></cite></listing></listing>

        <em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em>
        第一課件網板報幼兒管理
        當前位置: 第一板報網 > 板報文稿 > 安全文稿 >

        安全文化在消毒供應管理中的應用

        “安全文化”的概念由Singer等于2003年首先提出,可以理解為將希波格拉底的格言“無損于病人為先”(first do no harm)整合到組織的每一個單元,注入到每一個操作規范之中,就是將“安全”提升到最優先地位的一種行為[1]。安全文化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為維護安全而創造的各類物態產品及形成的意識形態領域的總和;是人類在生產活動中所創造的安全生產、安全生活的精神、觀念、行為與物態的總和;是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標準的總和;是保護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實現人的價值的文化。安全觀念、安全科學技術、安全法規是構成安全文化的重要要素[2]。安全文化就是將文化的所有內涵向以安全為目的的方向推進的一種統一的組織行為。

          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是指醫院內承擔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部門,是臨床醫療服務的重要保障部門。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的高低與醫護質量及病人安危息息相關,在病人救治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衛生部于2009年4月1日發布了《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1部分:管理規范》等3項強制性衛生行業標準,對消毒供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安全管理工作進一步作出了明確規范。為了確保消毒供應各個環節的安全,避免不合格的無菌物品供應臨床,我們將安全文化概念運用到管理工作中,收到良好的效果,F將做法介紹如下。

          1 具體做法

          1. 1 明確職責,感悟責任

          1. 1. 1 樹立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教育培訓 我院的消毒供應中心配置的工作人員具有執業資格的護士只占30%,其余70%的工作人員為消毒員和工人。后者普遍存在年齡偏大、身體偏差等情況。由于他們未受過醫學專業培訓,無基礎醫學知識,也未在臨床工作過,因此對醫療風險認識不足。針對這種現狀,科室采取“送出去” “請進來”的方法,派人員外出學習,請專家來院講課,同時定期組織全科人員學習與消毒供應相關法規知識及醫院的規章制度,通過學習使員工了解國家的法律法規,樹立法律觀念,在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上均有可能涉及各種潛在的法律問題。特別是對國家衛生部新發布的《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第1部分:管理規范》等3項強制性衛生行業標準的內容,要求不論什么崗位,都必須做到人人皆知,只有明確了崗位要求及工作標準,時刻把安全放在首位,才能按要求和標準自覺執行,才能保證各項操作的安全,才能確保無菌物品的安全發放。為了了解工作人員對安全知識及消毒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們每周進行2次晨會提問,每月進行1次業務考核,考核結果與超勞補貼掛鉤。

          1. 1. 2 增強服務意識,強化安全文化內涵 改善服務,提高效能,保證安全是創建安全文化的核心。服務不僅僅表現為傳統的微笑、得體的禮儀,更表現在服務的質量、效率和安全上。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雖然不像臨床醫生、護士那樣,與患者進行直接接觸,但它也如一面鏡子,通過臨床科室醫護人員的傳遞,間接的為病人服務,可以說我們的服務質量也直接影響到醫療質量和醫院的形象。以前大家通常認為:只要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嚴把消毒物品質量關,保證物品發出準確無誤,確;颊呤褂冒踩,就是優質服務了,往往忽視了服務過程中誠信、優質、方便、快捷、人性化等有效服務這些重要環節。因此我們要求工作人員,要隨時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主動給臨床科室提供安全快捷的服務,真正為臨床科室解決困難。我們主動與臨床科室溝通、協調,將原來分散到每個科室由護士清洗、包裝的器械、物品,收回消毒供應中心集中清洗、包裝、滅菌。這樣即保證了物品滅菌質量,又可以讓護士有更多的時間為病人服務。

        1. 1. 3 強化責任意識,規范日常工作行為 我們修訂和完善了消毒供應中心每個崗位職責,使每一位同志都明白自己的任務和職責,感悟自己的工作責任和義務,倡導精益求精、細致入微的工作作風,從身邊最熟悉的事入手,從具體工作造成的影響著眼,切實認識到自己工作行為的重要,從而營造一種強烈的職業安全氛圍。
          1. 2 預防為主,識別風險 在安全文化的創建和發展過程中,要樹立“安全是相對的,危險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預防的”正確觀念,糾正“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事故難以避免”等錯誤觀點,樹立科學的安全觀念。發展先進的安全文化,采取正確的安全防范措施,就可以有效預防差錯事故的發生。要做到有效地預防風險,除了管理系統要完善以外,識別并確認目前存在的主要風險和原因,有效地監控危險源是最重要的。為此,我們加強了各區域管理。由于消毒供應中心各區域相對獨立,為了更好管理,建立了區域組長負責制,由組長對本區人員工作進行全程管理和監督。同時,加強查對制度落實,使風險降到最低。消毒供應中心常見的風險有:(1)滅菌后物品其滅菌效果化學指示劑變色不符合標準;(2)違反操作規程導致滅菌包不合格;(3)錯將未消毒或未滅菌物品發給科室;(4)各種消毒或滅菌包內少備、錯備用物,用物清潔及性能達不到要求或包內用物與包外標簽不符合;(5)搶救用物準備不齊或失效;(6)配制清洗液時,出現品種選擇、配制及使用方法不當,造成器材清洗不潔或損壞;(7)滅菌方式選擇錯誤造成器材損壞。常見原因是:責任心不強;查對制度落實不到位;未執行正確的操作規程等。

          1. 3 強化管理,落實制度 任何法規制度的實施都必須要有文化的支持,安全法規制度也不例外,安全法規制度的生命深藏于安全文化之中。安全法規制度是安全的最低要求,但不是保證安全的充分條件。安全法規制度既需要通過外部力量來強制實施,也更需要借助習俗、慣例、倫理、道德規范等安全文化要素來自覺實施。結合國家衛生部新發布的《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等要求,修訂和完善了科室工作制度、工作程序、操作流程和應急預案,規范每一道工序,每一步流程,并將其編輯成冊,形成系統文件,目的是使全體人員一切行為有依據、一切行為有記錄、一切行為能溯源,做到人手一本,要求仔細閱讀,自覺執行,從而提高對影響質量因素的洞察、分析和反省能力,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在制度落實方面,我們采取了如下措施:(1)建立了科內、科外消毒供應環節質量糾錯登記本,隨時記錄科內外發生的問題,定期匯總,分析原因,找出問題癥結,提出改進措施。(2)建立了征求意見和建議登記本,每周到臨床科室征求意見和建議,對臨床科室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和反饋。(3)成立質量管理小組,隨時對各個區域工作人員各環節工作質量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各項制度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糾正。每周進行1次質量分析,對存在的不安全隱患,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4)對需要及時提醒大家注意的問題,利用早交班時間,科主任或質量管理小組組長做簡短的要求,說明理由及實施方法,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5)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獎勤罰懶,形成自覺執行法規制度的良好習慣。

        1. 4 以人為本,創建和諧 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統有效性的決定因素,員工對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著其安全行為。在已形成了積極的安全文化的企業中,安全系統能夠有效地作用,而在消極的安全文化或沒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圍時,安全系統的作用難于發揮[3]。創建安全文化時,需要有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通過建立談心機制,及時掌握所屬人員的思想狀況?剖页闪⒘宋鍌“三互”小組(即互幫、互學、互管),對容易出現不安全隱患的人員,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交談、相互提醒,使工作人員之間及時有效地交流溝通,從而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鼓勵出了問題及時上報,全科人員公開討論,注重研究發生質量問題的過程、環境、客觀因素,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處罰當事人,而是要查找問題的根源,改進有問題的系統或流程,整合優化服務流程,規范流程管理的關鍵接口,使工作流程科學化和精細化,達到改進管理系統缺陷,使工作人員從中得到啟示的目的,從而保證了醫療安全?剖夜芾碚咭匀藶楸,合理分工、合理排班,認真落實崗位責任制;同時在關心員工、支持員工、指導員工、重視員工上下功夫,做到以誠待人、以理服人,通過溝通、調節、協調好科室人員之間的關系,做到全科人員一條心,在一個和諧和睦的環境中,扎扎實實、快快樂樂、井然有序地做好全院的消毒供應工作。
          2 效果及體會

          2. 1 增強了員工的安全、服務和責任意識 通過營造安全文化,使全體員工把“安全第一”作為工作中的首要價值取向,將醫療安全納入目標管理中,通過教育培訓,使員工從“要我安全”變成“我要安全”,增強了員工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質量意識。在工作中時刻以給臨床科室提供安全快捷有效的服務為己任,強化服務理念,完善服務機制,改進服務方式,規范服務行為,創新服務載體,改善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確保醫院消毒供應工作安全、高效、快捷。

          2. 2 提高了員工的識別風險和防范能力 通過營造安全文化,全體員工樹立了“三級預防”的觀念:一級預防即爭取不發生質量問題;二級預防即把質量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三級預防即減少質量問題的不良影響和損害。強化了安全工作無小事的觀念,培養了員工識別工作中出現的各種不安全因素的能力,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防控措施以及防范風險的能力,從而有效地預防了差錯事故的發生。

          2. 3 提升了工作質量,減少了缺陷發生 通過營造安全文化,使全體員工提高了對建立和實施質量體系的認識,明確質量管理的目的、意義和方法,做到人人關心安全,人人關心質量,全員參與、逐級控制,以細、精、實、嚴的態度抓好全程質量管理。近年來,消毒供應中心清洗、包裝、滅菌的手術包、治療包,下發的一次性無菌物品,未發生任何質量問題,臨床科室對消毒供應中心滿意度從以前的96. 6%上升到現在的98. 5%

        【參考文獻】
         [1] 馮國俊,才 萬,王 靜.談新時期醫療安全管理[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3,19(1):48-49.

          [2]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司[M].安全文化論文集.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

          [3] 國際勞工局.職業衛生與安全百科全書[M].第2版.北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0:592-597.


         

        第一板報網是第一課件網旗下專業板報網站,提供各種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板,以及板報素材,板報教程等資源,是大家辦報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xed-int.com
        欧美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