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生活方式幫你有效預防癌癥
1、每天流汗30分鐘
這是最經濟實惠的防癌方法。不需練出6塊腹饑不一定要跑馬拉松,只要每天運動30分鐘、每周5天即可。健走、跳舞、騎單車、爬樓梯、各種運動都可以。運動可以調整血液中睪固酮與雌激素,保護女性對抗與荷爾蒙相關的癌癥,如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加拿大研究發現女性若有規律、適度運動可降低30%罹患卵巢癌風險。運動另個好處是促進腸子蠕動,減少糞便積存停留在腸子時間,降低大腸癌風險。
2、盯住你的BMI
脂肪細胞會制造并釋放荷爾蒙,可能促進癌細胞生長。研究已證實食道癌、胰臟癌、腸癌、停經后乳腺癌、腎臟癌和子宮內膜癌都與超重有關,即使體重略為超重,也會增加罹患這類癌癥的風險。亞洲人最好將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5至22、9之間。BMI計算方式為《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
3、新鮮蔬果
特別強調新鮮的蔬菜水果。世界癌癥基金會建議盡量從飲食中攝取營養。七成的臺灣人蔬果攝取量不足。目前已證實足量的蔬果纖維,可預防大腸直腸癌,并減少乳癌、食道癌等數種癌癥的發生率。蔬果的纖維素能減少腸內致癌因子、改變腸中菌種生態,避免癌細胞形成。建議6歲前兒童,每天應攝取5份新鮮蔬果;超過6歲學童、少女及女性成人,天天要吃7份蔬果;而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則應每天攝食9份蔬果。蔬菜類1份約為生重100公克,水果類約為150公克。每日的蔬菜攝取量,應該比水果多1份。
4、喝綠茶或咖啡
綠茶有助于防癌早已獲得證實。因為綠茶含有兒茶素及維生素A、C等抗氧化劑因此有防癌功效,這些防癌成分綠茶含量最多、其次是烏龍茶、紅茶最少?Х纫部梢越档湍承┌┌Y發生率。美國、加拿大、日本各有最新研究發現,咖啡有助于降低罹患肝癌、腎細胞癌、乳癌、女性得大腸癌的機率。
5、多吃雞、魚,少量吃豬、牛、羊
牛排、紅燒蹄膀、涮羊肉,雖然很美味,但請盡量少吃些。研究已發現比起不吃或很少吃紅肉的人,大量攝取豬、牛、羊等紅肉的人罹患大腸癌風險增加30%。最好每周紅肉總攝取量不超過500公克,而一塊普通大孝8盎司的牛排就是240公克。也應戒除煙熏、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培根等。
6、跳開脂肪誘惑
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指出,所有飲食構成要素中,脂肪與癌癥關系最強烈,特別是乳癌、大腸癌與前列腺癌。少吃脂肪有些技巧,比方選低脂或脫脂鮮奶;以豆類或豆制品取代部份的肉;把肉皮、肥肉、外層的油炸裹粉去掉;刮除蛋糕的奶油或鮮奶油不吃;吃面用少許麻油代替肉燥;烹調時蒸煮烤鹵取代煎炸方式,都可以減少許多脂肪量。
喝豆漿能致癌?你信嗎
專家指出,豆制品是中國婦女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而美國婦女很少攝入豆制品,因此豆制品攝入的差異對乳腺癌預后的影響引起中美雙方研究人員的興趣。專家說,在參與此項調查的患者中,中國乳腺癌患者占了5042人,從2002年開始,該中心對這些人追訪至2009年6月。研究中他們發現,與大豆蛋白攝取量最低的人相比,那些大豆蛋白攝取量最多的患者,其死亡風險降低了29%,乳腺癌復發的風險則下降了32%。調查組明確發現豆制品的攝入能顯著降低乳腺癌復發和死亡的危險。
也就是說,喝豆漿非但不致癌,還會降低乳腺癌復發,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其實,生活中像豆漿這種低價格高營養的食物有很多,它們一樣具有防癌的作用。
預防癌癥從飲食開始 教你用飲食抗擊八種癌癥
教你用飲食方法抗擊八種癌癥
抗擊肝癌吃蘑菇
有“抗癌第一菜”的美譽,比如菜蘑、口蘑、香菇等,由于含有多糖體類的抗癌活性物質,可以促進抗體形成,使機體對腫瘤產生免疫能力,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可以抵抗包括淋巴瘤、腸癌等在內的多種癌癥,特別是對肝癌病人,很有益處。
抗擊胃癌吃大蒜
常吃生大蒜的人,胃癌發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顯著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而這是胃癌非常重要的誘因。而經常吃洋蔥的人,胃癌發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蔥的人也要低25%。此外,少吃腌漬食品、熏魚烤魚也是預防胃癌的好方法。
老人出現黃疸需要注意防癌!
老人出現黃疸需要注意防癌!
黃疸,是鞏膜、粘膜與皮膚因膽紅質沉著所致的一種黃染。黃疸多發于新生兒,值得注意的是,凡是老年人突然出現黃疽,而且皮膚、鞏膜黃得越來越深,好似全身均呈金黃色,發現這種病情后,除了應考慮急性傳染性肝炎、膽囊炎、膽結石以外,還必須想到是患了阻礙膽汁排人腸道的有關癌癥。
目前的醫學已經證明,引起老年人阻塞性黃疽的腫瘤絕大多數是癌。它可以發生在肝外膽管靠近肝門處,更多的則發生在膽總管下端開口處或鄰近部位,這個部位的癌統稱為“壺腹周圍癌”。從醫學的角度講,實際上是三種癌的總稱,一是胰頭癌,二是膽管下端癌,三是膽胰管共同開口處癌即壺腹痛。這三種癌的發生和長大后,由于堵塞或壓迫膽胰管開口部,不斷加重的阻塞性黃疽便是它們主要的共同的癥狀。
壺腹周圍癌,除了嚴重持久的急性阻塞性黃疸以外,上腹部疼痛可有可無,或重或輕。因膽汁不能正常順利地排入腸道,幫助消化食物,因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如感覺飽而厭食食、腹脹、腹瀉等癥狀,這些癥狀在胰頭癌病人表現得更加突出,病人日漸消瘦,進入所謂“惡液質”狀態。膽管內堵塞而出現膽管內高壓,造成膽汁返流而闖進血液中,膽酸鹽刺激皮膚神經末梢,而產生非常嚴重的全身性皮膚瘙癢癥狀,因為病人的膽管完全阻塞,則大便變成為灰白色,亦可作為診斷本病的參考依據。
預防癌癥吃什么好 推薦5大抗癌食物明星
在這個各種癌癥肆虐的時代里,養生保健已經成為重點關注的話題了。我們能做的只能是預防癌癥。那么預防癌癥吃什么呢?一起去扒一扒哪些食物是真正的抗癌明星。
生活中的五大抗癌食物明星
1、白菜
白菜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它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中醫認為,白菜可以退燒解熱、止咳化痰。現代科學發現,白菜的營養價值高,種類多,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是最熱門的抗癌明星。但虛寒體質的人,不適合大量吃生冷的白菜。
2、香菇
能夠有效防癌抗癌的方法有哪些
能夠有效防癌抗癌的方法有哪些
1、有疼痛要注意
當你感到腹部臃腫、骨盆疼痛、尿急時,應該盡快就醫,這些癥狀可能與卵巢癌有關,尤其當癥狀劇烈又頻繁時。如果能及早發現,在癌細胞擴散到卵巢外之前接受治療,其5年生存率將達到90%—95%。
2、減掉10斤體重
在因癌癥去世的人群中,20%的女性及14%的男性是因為超重和肥胖而引起的。對女性而言,減掉多余的脂肪就意味著減小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風險。30歲以后,女性即使沒有到達肥胖的程度,如果體重增加10斤,也會增加乳癌、胰臟和子宮頸癌的風險。
預防癌癥要學會控制情緒
預防癌癥要學會控制情緒
“愛生氣的人更容易得癌”———大部分中國人都相信這是真的,但又說不出什么科學道理來。身邊有人患了癌癥,回顧其日常言行,很多人會發現“他平時就有點想不開”、“老愛生悶氣,鉆牛角尖”。這些消極情緒是不是導致癌癥的罪魁禍首呢?
對此,專家解釋,愛生氣的人日常血中氧飽和度易低,和滿面紅光、血氧飽和度高的人截然不同,生氣時面色蒼白、嘴唇發紫、手腳冰涼,天長日久,會導致免疫功能低下,臟器病變。免疫功能高低是決定人是否患癌的因素之一。
生氣是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情緒,但不是說人只要生氣就會得癌。兩口子吵架、被領導批評,是常見的負性生活事件,不同的人對此反應不一樣。如果你覺得生活中讓你生氣的事像道坎一樣,怎么也邁不過去了,思想鉆了牛角尖,而且抑郁的心態持續時間特別長,達到一兩年以上,就要小心了。何裕民也指出,人處在長期抑郁狀態,至少要兩三年以上才會出現病狀。
由此可見,癌癥和情緒有密切關系。癌癥是一種慢性病,具有很多誘發因素,但總體來說,和人的內在機能紊亂有關,情緒和個性是其中很重要的環節。國外很早就認為敏感、抑郁、多疑、厭世是癌癥的催化劑,其可能機理是抑郁大大削弱了人的免疫功能,使人體機能處于低質量運行狀態,當細胞突變時不易自我清除。比如有些女性癌癥患者愛較真,性格內向,愛生氣又不擅表達,導致植物神經、內分泌與免疫系統長期處于高度亢奮和緊張狀態,反復刺激,造成靶器官,如乳腺和卵巢受傷。而很多優秀男性拼命工作、壓抑自我,患胃癌與胰腺癌的較多,因為消化系統是情緒的晴雨表,很易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