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v1tj"></form><noframes id="tv1tj">
<noframes id="tv1tj">

<form id="tv1tj"><nobr id="tv1tj"><meter id="tv1tj"></meter></nobr></form>
<address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tv1tj"></address>
    <listing id="tv1tj"><listing id="tv1tj"><cite id="tv1tj"></cite></listing></listing>

        <em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em>
        第一課件網板報幼兒管理
        當前位置: 第一板報網 > 板報文稿 > 生活常識 >

        中醫氣功療法有哪些

        如今很多人都比較注重身體保健方面的護理,講究飲食搭配合理,均衡營養等等。除此之外,運動養生是很多人都會選擇的,近來十分流行的中醫氣功療法,雖然練習氣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也有人愿意學習。氣功講究呼吸調節,穴位按摩等等。下面就來看看中醫氣功療法具體有哪些:

        1、穴位按摩功

        無極站樁功結束后,兩手掌摩擦至發熱,用手心勞官穴對準穴位按摩。常用的穴位有命門、神闕、關元、足三里、涌泉等,每穴按摩64次。

        2、無極站樁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舌抵上腭,唇齒相著,兩目垂簾,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松胯,要求百會、會陰、涌泉保持一條直線。要求身體放松,思想入靜,不可胡思亂想,然后鼻吸鼻呼,腹部隨著吸而外凸,呼而內收,一呼一吸為一息,以10息為基礎,以后每天增加3息,至50息為止。每次練功結束之際,即意想“我要收功”,連續3遍即可。

        3、輔助功

        輕叩齒36下,左右攪舌18次,然后將唾液分3次咽下;用手指梳發36次;手心擦面由下往上36次;閉目,眼珠左右轉動18次:兩手掩耳,手指放在后腦部,用食指壓中指,下滑輕彈后腦部36下。

        本功法動作簡單,易學易練,無副作用,不易出偏差,練功時不受場地限制,每日1~2次。很適宜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練習。

        練氣功離不開“三調”

        第一步調心,就是首先應做到調整、控制意識思維活動。

        其基本要求是排除私心雜念,做到“清心寡欲”,以達到入靜狀態。為了更好地練功,必須選擇清靜的環境、固定的時間和地點。練前排凈二便,再寬衣解帶,以防影響入靜。

        第二步是調息,就是調整和控制呼吸,以幫助調心和意守入靜。

        基本要求是呼吸要做到“細、靜、勻、長”,以逐步達到“無聲無息、出入綿綿、若存若亡”的境地。鍛煉時要順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出現偏差。

        第三步是調身。即調整控制身軀,保持一定的姿勢,以幫助入靜。

        長時間維持靜態姿勢,可以調整全身血液的分配。氣功調身一般包括坐、臥、站、跪、行5種情況,也就是5種練功姿勢,任何一種姿勢都要配合調心和調息。原則是“以自然為高,以舒適為法”,但初學者以坐姿為宜。

        總之,練功的基本要求是“心要清,息要靜,身要松”,并靈活調整動靜、快慢、松緊等。三調之法,初練之人功夫淺,必然是“有意之調”,此時用意太過,反而耗神 ;練功純熟之后,功到自然成,就會過渡到“無意之調”的階段。概括起來就是“積極主動,持之以恒,舒適自然,循序漸進”,做到以上四點,定會成功。

        以上就是有關中醫氣功療法的介紹,其實氣功也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運用氣息來調配身體健康。所以初學者可以從簡單的太極拳入手,慢慢的參悟氣功的奧秘,可以讓你獲得更多有關中醫氣功療法養生的秘訣。

        第一板報網是第一課件網旗下專業板報網站,提供各種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板,以及板報素材,板報教程等資源,是大家辦報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xed-int.com
        欧美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