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v1tj"></form><noframes id="tv1tj">
<noframes id="tv1tj">

<form id="tv1tj"><nobr id="tv1tj"><meter id="tv1tj"></meter></nobr></form>
<address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tv1tj"></address>
    <listing id="tv1tj"><listing id="tv1tj"><cite id="tv1tj"></cite></listing></listing>

        <em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em>
        第一課件網板報幼兒管理
        當前位置: 第一板報網 > 板報文稿 > 生活常識 >

        絳礬丸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中藥方劑作為傳統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種類包羅萬象,隨著現在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人們對它也越來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介紹絳礬丸這種方劑。

        【處方】皂礬15克(面裹燒紅)杜蒼術15克 真川樸24克 廣皮18克 炒焦甘草9克

        【制法】煮紅棗肉為小丸,姜半夏粉30克為衣。

        【功能主治】治濕遏熱伏,發為陰黃,黃而昏暗,如熏黃色,而無煩渴熱象者。

        【用法用量】每服5克或6克,一日二次,淡姜湯送下。

        【摘錄】《重訂廣溫熱淪》卷二

        【處方】絳礬、厚樸、橘皮、三棱、莪術、黃連、苦辛、術、甘草、水莎。

        【制法】用醋糊為丸。

        【功能主治】黃疸。

        【摘錄】《中國內科醫鑒》后篇

        【別名】黃病絳礬丸

        【處方】皂礬5錢(面裹燒紅),杜蒼術5錢,真川樸8錢,廣皮6錢,炒焦甘草3錢。

        【制法】煮紅棗肉為小丸,姜半夏粉1兩為衣。

        【功能主治】濕遏熱伏,發為陰黃,黃而昏暗,如熏黃色,而無煩渴熱象者。濕熱黃胖,脫力勞傷,腹脹腸紅,食積痞塊,腿足浮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黃病絳礬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注意】忌食茶面,孕婦忌服。

        【摘錄】《重訂廣溫熱論》卷二

        【處方】絳礬6兩,厚樸3兩,白術(炒焦)3兩,茯苓3兩,枳殼(炒焦)2兩,茅術(炒焦)2兩,廣皮2兩。

        【制法】上為細末,米湯泛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濕熱腸紅,脫力勞傷,黃病腹脹,腿足浮腫,食積痞塊,瘧痢。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熟湯送下。

        【摘錄】《中國醫學大辭典》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絳礬丸的作用與功效已經有所了解了,也讓我們為古人留下的財富感到驚嘆。

        第一板報網是第一課件網旗下專業板報網站,提供各種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板,以及板報素材,板報教程等資源,是大家辦報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xed-int.com
        欧美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