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養娃這件事,父親光靠自覺是沒有用的
題圖:《如父如子》
女人在生孩子后,有多少人對老公很失望?
知友:噗啦的胖肥(15000+贊同)
都是女同胞在說,我提供另外一個視角。
媳婦一直說,她身邊的圈子都在表揚我是個大大超出了平均水準的爸爸。
比如,能夠獨自照顧1歲半的娃超過24小時,充分證明了我已經掌握帶娃的全套技能,可以隨時頂上。
能夠獨自一人帶娃去上早教;
能夠在媳婦公務外派3個月的時候,一邊忍受著媳婦在歐洲游山玩水的朋友圈,一邊和保姆兢兢業業的帶娃;
能夠盡可能的縮減出差的次數,以及出差的過夜數(不是天數,是過夜數);
能夠陪娃玩,能夠連續婆婆媽媽的講同一本幼兒書籍20幾遍,帶娃坐大滑梯,開發了樂高小汽車、床上地震、消失吧爸爸的銀行卡、滾呀滾、舉高高、毛茸茸的爸爸、干杯哈哈哈等毫無智商可言的二逼陪娃游戲。
能夠比較堅決的執行雙方商議的養育策略,能夠適時提出自己的建議并進行激烈但不擴大化的爭論,并最終堅決擁護媳婦的核心決策地位。
但是我算不上模范爸爸,因為我為娃操的心,做的事,還是比媳婦少,基本是3:7~4:6的樣子。就這還被稱贊,可想而知所謂喪偶式帶娃應該有挺大的比例。
我個人的理解,喪偶式帶娃帶來的問題主要是:
1.雙方的生活內容出現差異,導致無法理解,夫妻溝通受阻。
帶娃很辛苦,很無聊,作為曾經的加班狂,我不能說帶娃一定比工作累,但是完全可以等同于每周滿負荷工作70小時以上的工作強度——講真,我認識投行的、設計狗、施工方、IT碼農,嚷嚷累的很多,線個人帶娃的工作,基本沒有。
帶娃是一種體力耗竭,同時也是一種精神摧殘。
出月子后,娃零交流能力,電鋸一樣的哭聲,連續哭40多分鐘的毅力,毫無規律睡眠,極為事兒逼的飲食,洗屁屁上的屎……
他為什么哭,是沒有答案的,比女生的心思還難猜,他哭到什么時候,是沒有進度條的,他哭一個小時都有可能。
沒有節假日,7*24的精神緊繃,沒有法定節假日,每一天都是固定的重復重復再重復的事物,唯一的新鮮感就是娃又出新狀況了,發燒了,濕疹了,吐奶了,拉稀了……
面對以上情況,如果爸爸不參與,光說心疼老婆,是沒有用的。
這種沒有體會,光說理解,在未來有一點風吹草動,比如婆婆一說,親戚一說,朋友一說,岳父母一說,就容易產生矛盾。
比如我小孩過敏體質,吃一些水果會拉肚子,如果我不參與,不知道些這帶娃細節,有一天我媽說,給孩子多吃幾種水果,營養平衡!我第一感覺就會想,哎,有道理啊,回去跟媳婦建議一下。
其實我們都沒啥壞心思,但是媳婦聽了個這問題第一感覺會是啥呢?TM的你們都不帶娃,連娃吃啥都不知道!
一句話頂回來,他過敏體質!不能亂吃!就能吃這幾樣!我一聽就煩,我們也不是壞心,不能吃你好好說不行嗎?
類似諸多細節,最容易產生矛盾。而夫妻關系受到危害,很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問題。
這并不難理解,即使是工程口的鋼鐵直男,也可以想象,比如我說施工工人很偉大,雖然不一定是虛偽,但是我沒做過施工,不會和施工單位有共同語言,對工人長期離家的苦楚,現場和地方的扯皮,那是沒有體會的。
平時還好,但是如果一個工人出去找了小姐來了一炮,或者和老百姓產生了沖突,我就有可能看他不上,但是如果我切身做過,不能說多贊同,但可能就會更多一份理解。
2.娃的成長
這一部分沒法談很多,因為娃越大,我越覺得娃的成長是個科學,更是個玄學,更理解各種熊孩子……不輕易說別人是熊父母。
雖然小時候娃的需求母親都可以滿足,但是喪偶式帶娃,一個是男女有別,大多數爸爸可能會更「不靠譜」一些,而這些不靠譜的,有冒險風格的、或嚴厲的帶娃風格,可能也是娃成長中所需要的一部分。
另外就是,如果媽媽一個人扛著帶,她精力也跟不上。【Ω簧狭,保證安全都是問題,還談什么帶好娃。
很多公眾號會教大家,一個人帶娃也能帶的很好,一個人帶倆娃都能帶的很好,balabala……
目標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一個人當然能帶娃,請參考周均滿負荷70小時全年無休的工作。
帶娃2小時,我就必須走神,沒法做到從來不偷懶,一心一意鋪在孩子身上。
聲情并茂的大聲朗讀小豬佩奇繪本15遍……搭積木,壘到3塊,被娃推到,再鼓勵娃壘,壘起來3塊再被推倒,連續半小時,不想玩了不行,娃想玩,巨專注,我TM就是西西弗斯,過一會我就一邊壘3塊積木看娃推倒,一邊給娃講述西西弗斯的故事……
我的大腦整個都為了智商的自我保護而懵逼了,我還關注娃的成長?!關注個JB……
這時候有人換個手,很重要。
所以,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爸爸參與帶娃很重要。
但是話說回來,我個人的感受是,爸爸和媽媽生理上不一樣。媽媽因為兩個原因,在帶娃上有先發優勢。
1.懷孕、坐月子,跟娃提前建立了有切身體會的親密關系。雖然這個「先發」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蝴蝶效應,后果很明顯。
媽媽因為生理原因,一開始肯定是多付出一些,積累了一些帶娃經驗,爸爸一上手,做不好就被說,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媽媽帶娃的習慣。
2.女性在懷孕和哺乳期,可能會因為激素分泌的原因,更愿意親近娃,而爸爸,說實在的,娃剛生下來的時候我TM都驚呆了,這東西太丑了……我激動了10秒鐘就開始無感了……
感情都是處出來的,養個貓狗,養多了也是感情,何況是娃呢。我和媳婦從一開始討厭娃,到現在痛并快樂著,也都是一點一點帶出來的感情。
所以如果希望爸爸帶娃,我覺得需要從一開始就參與進來,即追平媽媽的先發優勢。有人從孕期就開始查各種帶娃資料,娃沒出月子就開始嘗試著帶,一直堅持下來,最后爸爸媽媽也就平分秋色了。
在這個過程中,光靠爸爸的自覺是沒有用的,我想帶娃這么艱辛的事情,沒有良好的激勵措施和外力壓迫,能堅持下來的都是圣人。
(媽媽為啥能堅持下來?因為大家都認為帶娃就是媽媽的事情,就連很多媽媽自己都這么認為,這就是外力輿論壓迫的一個典型例子)
所以除了在談戀愛、生孩子之前就確定你的男人具備寬容、同理心強、邏輯清晰的品質之外(簡直就是在自夸),還需要:
1.多提醒老公,不要忘了盡到爸爸的責任。給準爸爸和爸爸分配任務,一個人只有在一件事情上投入很大的成本,才可以更加重視這個事情。
比如,追一個妞追了很久,哪怕內心知道沒啥希望了,也不容易放棄,因為投入成本過多。
2.在娃1歲以前,因為帶娃比較枯燥,而又常常得不到回應。所以很容易出現題主所說的「懈怠一段時間之后,就逐步放手了」。
媳婦外派的最后一個月,我媽和岳母白天都來各自帶過一段時間,講真因為有老人,更放心,而且自己也真的很累,所以就放松了,結果娃對他奶奶的喜愛很快就超過了對我的喜愛,媳婦回來后娃更粘著媳婦。
我是破罐子破摔,娃不跟我,我也不太管他。惰性是人之常情。這個時候,我媳婦的push和鼓勵是讓我重回奶爸角色關鍵。
比如,他說話晚,我想是不是我們給他說話和交流太少了?(激起我的焦慮感)
我晚上要加班,你早點回家……(自己跑脫,給我帶娃創造機會)
我要學習,你多看孩子……(每天學到11點,看在報名費8000塊錢的份上)
你看他多喜歡和你玩啊。ü膭睿答仯
爸爸最愛XX(兒子小名)了,對不對?(鼓勵兒子重新接納我)
允許我用ipad給他看小豬佩奇。(把使用大殺器的權利讓給我)
你帶他去海灘挖沙子吧,我累了,睡一會。(創造機會讓你們玩)
你不要兇他,他只是不理解你的意思,他還是很愛你的。(隨時跟蹤,即使糾偏帶娃方向)
于是在半個月之后,娃終于愿意重新和我一起玩了。
當娃愿意一起玩以后,娃本身就是一個正反饋,每天一回家,看到一個小東西大叫著,爸爸!。。。∪缓笙蛭覜_過來,一把抱住我,掛在脖子上,下來興奮地亂跺腳,即使是很直男,也很懶,但是更不忍心辜負小家伙的熱情。
世態炎涼,這個世界上還有幾個人見到你能如此激動,把自己的全部信任和依靠給你的呢?被需要,是一種幸運。
人一旦體會到被需要的幸福,正反饋就都來了。
總結一下,通過各種方法,把老公拉近帶娃序列,抵消媽媽的先發優勢,讓爸爸投入成本,并最終能從帶娃本身獲得正反饋,是奶爸養成的關鍵。在這個步驟中,來自媽媽的鼓勵和督促是必不可少的。
當然有很多人說,我鼓勵老公了,督促了,不管用啊!
我想這是另一個問題了:你的老公真的重視過你的意見嗎?他真的認可你的觀點嗎?他是把你當成需要呵護的小花,還是把你當成合作的伙伴呢?
我媳婦說話很有邏輯,偶爾沒有邏輯,我提出來后,她也能虛心納諫,這一點讓我很舒服,我覺得她牛X,也愿意聽她的。
當然我相信她也會這么看待我。這種雙方發自內心的互相尊重和認可,可能才是帶娃順利的根源吧。
這里有一點秀恩愛的flag……但作為邏輯清晰的小青年,我非常明白婚姻的脆弱,以及幸福婚姻的脆弱,看起來幸福美滿的家庭,隨時都可能因為各種情況走向分裂,所以至今仍然在努力維護這一份幸福。家人是最大的業主。
也需要感謝媳婦的聰慧、理解和配合。
附件:
1.?媳婦!媳婦你在哪,你快來看我的回答呀……
2.?「消失吧爸爸的銀行卡」的玩法:
準備一個枕頭、被子、銀行卡和娃
給娃展示銀行卡后,在娃的注視下,把銀行卡放置在枕頭下放
用右手在娃的面前念出神秘的咒語
高呼「變變變!」用右手有力擊打枕頭,同時左手進入枕頭下放
右手在枕頭上用力震動,左手把銀行卡移動到被子下面
讓娃打開枕頭,見證奇跡的時刻
上述玩法是基本版,還可以做相反的過程,把銀行卡再變回來。
娃學會之后,也可以積極的讓娃參與,即娃會高喊「變。╞in)變。╞iu)變!(bing)」,并給枕頭完全沒有雷霆的一擊,這個時候我有兩個選擇:
A.快速把手伸到下面,把銀行卡移走,贊揚寶寶是出色的魔法師。
B.什么都不做,然后告訴寶寶,這事你干不了,只有爸爸能變,在寶寶崇拜的目光中,找回在媳婦面前失去的裝逼能力。
3.關于保姆。
其實對于雙職工來說,我們必須在保姆,父母和托班中選擇一種。
托班我們不放心,只能在保姆和老人帶娃之間選一個,保姆參與的壞處是,成本高,一年會花掉我三分之一的收入,我們不完全放心,需要經?磾z像頭,而且保姆的文化水平確實有限,也不會全心的愛孩子。
保姆的好處是,永遠不會把自己當成家里的主人,能夠機械但是有效的執行我們的指令,我們不會心疼保姆辛……但是保姆會心疼自己,她每周末是要休假的。
正是因為保姆在我媳婦外派的時候周末休假,我才有機會體會一個人帶娃的感受,如果我從沒有一個人帶過四處亂竄的娃,沒有過一手炒菜一手接領導電話,雙腳還搏斗著在廚房地板上四處撿垃圾吃的娃的經歷,可能我也會覺得帶娃是個不過爾爾的事情吧,那樣也沒有這篇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