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歲女孩豬肉店跳芭蕾”上熱搜,背后真相曝光:果然是不簡單!
雨季必備
親子春游
玩轉春天
學習提升
當優雅的芭蕾遇上滿是油膩的肉鋪,會發生什么?
看似毫無關聯的兩樣東西,就這樣被一個來自云南的女孩放到了一起。
這個女孩叫鄔剛云(以下簡稱“云兒”),來自云南硯山縣者臘鄉那奪村,是國家級貧困村。
云兒因為一則 #在豬肉店起舞的9歲芭蕾女孩#的話題而登上熱搜,該線萬多網友參與討論。
01
天賦和夢想,缺一不可
如果說這個世界有“神童”,那云兒應該算其中一個。
她的舞蹈天賦,與生俱來。
幾年前,云兒偶然在網上看到了芭蕾舞的視頻,出于好奇,她便跟著做了幾個動作。
沒想到,這些連專業芭蕾舞者都要練上幾年的高難度動作,云兒竟然無師自通,做得有模有樣。
云兒的身體柔韌性非常好。各種看似猶如雜技般的舞蹈動作,她完成起來都毫不費力。
而 對孩子來說,天賦并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她能夠找到喜愛的事情,并為之努力。
否則,亦如當年的方仲永,早早地消耗掉自己的天賦,最終卻一事無成,泯然眾人矣。
云兒,沒有成為當代“方仲永”,她不僅 有舞蹈這份天賦,更有對夢想的堅持與追夢的勇氣。
每天凌晨4:30,云兒便要起床,和媽媽一起來到豬肉店,幫媽媽一起做準備工作。
媽媽把一只整豬大卸八塊,云兒就在一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洗抹布、洗豬大腸、給豬腳燒毛……
等到早上的人流高峰過去后,云兒就開始在肉店里練習,每一個動作,她都做得那么認真,常常引來眾人的圍觀。
可要想把云兒的天賦發揮到極致,這些強度還遠遠不夠。
于是,當專業老師對云兒進行專業訓練時:
把一條腿向后掰過來,腳掌到達頭頂上方;
趴在一張墊子上,上身向后翻過來,手背碰到小腿背面……
云兒痛得嚎啕大哭,雖然她柔韌性很好,但這種高強度的訓練還是讓幼小的她難以承受。
不過,云兒撐了下來。
她開始踏入專業的芭蕾舞世界:穿上芭蕾舞鞋,一邊念著每個芭蕾動作的法語名字,一邊學習立足尖。
經歷 反反復復的起泡、出血后,雙腳便不再疼痛。
雖然很苦,但 云兒一直在追夢的路上奔跑,沒有一刻松懈。
肉店、學校、家中,一有時間,她就會加緊練習。哪怕是生病,也要練習一遍基本功。
有天賦的孩子不算少,但 真正把天賦變成夢想,并能夠為之努力的孩子,卻并不多。
或許,夢想很遙遠,但只要一直堅持,就會實現。
畢竟,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勇氣就會有奇跡。
02
夢想的實現,離不開父母的支持
有夢想的孩子了不起,但更了不起的其實是支持孩子夢想的父母。
云兒的父母,就是這樣了不起的人。
云兒的媽媽在縣里的肉店工作,一年365天,只休息一天;爸爸是大貨車司機,常年在外跑長途運輸。
他們雖然沒上過什么學,也不懂芭蕾舞,但卻對云兒的夢想給予了最大的支持。
當云兒接觸了芭蕾舞,說出“舞蹈家”的夢想時,媽媽沒有潑冷水,更沒有覺得女兒異想天開。
她說: “只要孩子喜歡,大人就得幫幫她。”
于是,只要沒有客人上門,她就和女兒一起到網上找視頻,讓女兒練習。
閑暇時,她會幫女兒扳腿、壓腳,協助女兒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
忙的時候,她就 邊剁豬肉,邊幫女兒喊節拍。
就在那間小小的肉店里,媽媽和云兒一起做著 “舞蹈家的夢”。
后來,媽媽察覺出女兒的天賦。她覺得不能這樣瞎練,否則會埋沒了孩子的天賦。
為了給孩子找到專業的老師,接受專業的訓練,她就抽空帶著女兒,把培訓班一家挨一家地問。
可得到的答復卻是:“她來這里有點屈才,建議還是去昆明或者北京,找更好的老師學。”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
云兒媽媽通過一位駕校校長,聯系到了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系的老師關於、張萍夫婦。
于是,云兒媽媽不遠萬里,帶著她北上求學。
媽媽雖然沒什么文化,但卻不乏眼界和格局: 她用盡全力,托舉起孩子的夢想,助她邁向更廣闊的世界,登上更高的舞臺。
幸運的云兒,不僅有媽媽的陪伴,還有爸爸的默默支持。
云兒一直想擁有一個練功房,但他們沒有錢請工人。
于是,爸爸就親自動手,為云兒搭建練功房。雖然簡陋,但對云兒來說,應該是 最溫暖、最美麗的練功房了。
因為它承載的,不僅是自己的夢想,還有來自 爸爸深沉的愛。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夢想和遠方。
雖然追夢路上,有萬千坎坷,但 有父母做后盾,就不會孤獨,更不會退縮。
每一個創造出奇跡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在奮力托舉。
03
伯樂與千里馬,互相成就
云兒有天賦,是一匹千里馬,但若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最終也會泯然眾人矣。
然而 幸運的是,她遇到了自己的伯樂!
第一位伯樂,是駕校的校長王鐘,他幫云兒牽線搭橋,找到了北京舞蹈學院的張萍老師。
第二位伯樂,就是北京舞蹈學院的老師關於、張萍夫婦。
早在2016年,關於、張萍夫婦就在朋友圈關注到了那奪村的孩子們,他們喜歡跳舞、渴望舞臺、向往另一種人生。
于是,關於、張萍夫婦就發起了“彩云計劃”,他們希望通過義務輔導和資助貧困家庭子女學習舞蹈的方式,來幫助他們探尋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2018年,他們遇到了云兒。
當夫婦二人第一次看到云兒的舞蹈視頻時,就情不自禁地感嘆: “我教過的學生,都是精中選精,優中選優,卻從沒有見過這么有天賦的孩子。”
為了更好地輔導云兒,張萍放棄了北京舞蹈學院的工作,她說: “如果我能在她的身邊,就可能會把她教地更好一點。”
在張老師的指導下,云兒進步很快。
她登上了央視的舞臺,表演了節目,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但也開始有些“發飄”,似乎不再那么熱愛舞蹈了。
對此,張萍沒有過分斥責,也沒有講太多大道理,于是又把她送到武術學校學習。
在武術班學習了半年后,云兒發現自己還是最喜歡舞蹈,于是重新回到舞蹈學校,開始踏實練習基本功。
對此,張萍老師評價說:
這是她的優點,就是她能放下姿態,跟老師從頭學起的時候,她像一塊海綿一樣,她吸收很快。
我將來還是挺看好這個孩子的,只要她能保持著這種學習的態度。
而小小的云兒也表示: 我在想我可不可以當一個舞蹈家。想要當一個舞蹈家需要練很多年,但是我不害怕,不怕吃苦,我會好好練。
夢想的道路上,總會有各種誘惑,讓你搖擺不定,而一位好老師,卻能清醒地幫你 把控方向,而不會誤入歧途。
他們仿若海上的燈塔,照亮你前進的方向。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任何一個“臺上一分鐘”,也不是只靠天賦就可以到達。
父母的眼界與支持,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路能走多遠;
老師的格局與指導,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路能走多高。
云兒是幸運的,她有天賦,也有一對樸實卻有遠見的父母,更遇上了一位教學有方的好老師。
我們祝愿云兒的夢想之路,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看成長故事,學人生道理
↓↓↓
注:本文圖片來源于嗶哩嗶哩出品的紀錄片《小小少年》,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撰稿排版 宋宇 視覺設計 宮穎
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點擊下方封面圖一鍵下單。
右邊給我 一朵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