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對孩子說話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對你說話的態度,要學會低聲教育
當今社會有一種現象是很常見的,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越是文化水平的孩子,越是使勁的吼孩子,越是文化水平高的家長,就越是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講。曾經問過一些心平氣和的家長,孩子犯錯時你不生氣嗎?為什么能夠表現的那么平靜?
那家長說:”生氣啊,怎么不生氣,但是不平靜怎么解決問題呢?如果將孩子罵一頓,他就能保證以后不再犯了嗎?我心平氣和的告訴他,他這樣做時不對的,會承受什么代價,他自己就會去改正,因為別看著孩子小,其實他自己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件事情之前不知道是對是錯,但是做過之后他就知道這件事他做錯了,以后不會做了。這樣對他說遠遠比罵他一頓的效果要好很多。“
是啊,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一件東西,他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他更是有著很強的模仿能力。家長的吼罵,也許他現在沒有能力對你吼罵,但是長大之后就有了,就會產生叛逆的思想了。而家長與孩子之間一貫是采用和平交流的話,以后他遇到什么事,也是會和你交流,而不是用叛逆來和你對著干。大概這就是種什么因,得什么果吧!
孩子小時候很多的動作、語言、習慣很多都是模仿家長的,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怎么對待孩子是很重要的。你對孩子說話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對你說話的態度,所以家長們,要學會對孩子進行低聲教育,有理不在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