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6歲學生“男扮女裝”吸粉無數,憑化妝以假亂真,女生都自嘆不如
在我們的認知中,男生應該是充滿陽剛之氣的,女生則應該是溫柔可人的。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如今男生女生似乎也突破了這樣的既定界限,有一段時間的中性風大肆盛行,也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只是如果說男女生打扮中性尚可以接受的話,那么類似男扮女裝這樣的事情,相信就會引起一些人的爭議。
之前在網絡上有一個
日本男生就因為喜歡男扮女裝而走紅,平心而論當看到他的第一眼時,相信絕大多數的網友都會以為他是個女生。
他的走紅是因為在一次選秀節目中的表現,當時收獲了很多粉絲,其中不乏一些男粉絲被她的美麗顏值所吸引,
男生看后表示:心動了。
后來當知道他竟然是個男生的時候,這些男粉絲不免的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但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他的男扮女裝真的非常成功。男生看后:心動了
這個男生自身的長相就偏女性化,非常的甜美,再加上精致的妝容,完全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所以就連女生看到他之后都只能感嘆自嘆不如,
確實如果不知道他是男生,那么在一堆女生里面,他應該也會是最搶眼的那一個。
這個男生目前只有16歲還在讀書,雖然靠著甜美的長相收獲了很多的粉絲,但是有的網友也不禁替他擔心起來。
如果一直這么繼續發展下去,這個男生在性別意識上是否會變得模糊呢?
其實關于孩子的性別教育,在我國一直都是比較避諱的,
這和中國人的內斂有著一定的關系,總是覺得在性教育方面對孩子難以啟齒。
01
性教育又是不可或缺的,如何才能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呢?
1、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當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對自己的性別感興趣
,當然也會對異性的性別產生好奇。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比如被孩子追問為什么男生女生小便的姿勢不同,
為什么夏天女生可以穿裙子,但是男生不可以。
這其實就是他們性別意識的萌芽,父母一定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對孩子進行早期的性教育。不僅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而且也要讓孩子知道彼此間的不同,
當然更重要的是告訴孩子他們身上的隱私部位以及如何進行保護。
2、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
有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長篇大論的說教,未必能夠引起孩子的注意,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反感。這時父母不妨選擇換一種方式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告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做。
比如當孩子三歲之后,異性父母就不能帶孩子一起去上衛生間。父母無論在家上廁所還是洗澡又或者換衣服的時候,一定要回避異性孩子。
這些看似小的舉動,卻對孩子的性教育能夠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因為孩子都喜歡模仿,所以父母才能更好地發揮榜樣作用。
02
對于年幼的孩子,父母可以采用哪些方法進行性教育?
1、和孩子一起讀繪本
父母可以為孩子選擇一些帶有插畫,對孩子具有吸引力的繪本,通過繪本里對男女孩的描述,讓孩子知道最淺顯易懂的性別知識。這樣的方式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畢竟孩子都喜歡讀繪本,久而久之自然也能夠懂得一些和性知識有關的內容。
2、和孩子一起做游戲
父母也可以通過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知道在生活中應該如何保護自己。比如父母可以假裝壞人用各種方法引誘孩子,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同時提升性別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