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寶寶多大能吃米飯?年齡并非硬性指標,父母得把握好過渡期
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主食離不開五谷,尤其是米飯,那么我們是在什么時候吃上第一口米飯的呢?
很多新手父母比較相信老人的話,以前的父母在喂養(yǎng)孩子的時候,會過早的給寶寶吃米飯,認為這樣能夠讓孩子長得更快。而根據(jù)科學研究表示,過早吃米飯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過早吃米飯有哪些危害呢?
1、米飯中營養(yǎng)缺乏
與母乳相比,米飯中的營養(yǎng)要缺少很多,母乳中的營養(yǎng)更加豐富,足夠支撐寶寶早期成長,過早的給寶寶喂米飯的話,會影響寶寶的食欲,減少喝奶的頻率,使得寶寶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
2、影響寶寶飲食習慣的養(yǎng)成
對于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來說,味覺發(fā)育不完善,很容易被母乳以外的食物影響味蕾,過早的吃米飯就很容易養(yǎng)成寶寶偏食,挑食的壞習慣。

3、影響寶寶的腸胃發(fā)育
寶寶的腸胃在剛出生不久是發(fā)育不完善的,一直到寶寶兩歲左右才會發(fā)育完全,在此之前寶寶的牙齒也沒有發(fā)育完善,無法在口腔中將食物咀嚼的更碎,這樣進入腸胃之后,就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影響寶寶的腸胃發(fā)育。
多大可以給寶寶吃米飯呢?
關于這個問題是沒有固定答案的
《嬰幼兒養(yǎng)育全書》中提到,谷物類是嬰幼兒飲食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要素,而且根據(jù)寶寶的發(fā)育規(guī)律來看,添加輔食的時間通常在6個月之后。
一般來說寶寶在
出生后六個月左右
時間就能夠添加輔食,在輔食中可以添加米湯,米汁,
有的寶寶發(fā)育良好的情況下,一歲就可以吃較軟一點的米飯2了,兩歲左右就能夠吃干米飯
,如果寶寶的咀嚼能力不好,牙齒沒有長全,腸胃消化能力差等等的情況下是不能吃米飯的。

過渡時期可以參考上圖來做米飯,這樣也能讓咀嚼和消化更省勁。
其實,給寶寶喂米飯也不能過晚,
過晚吃米飯的話,一樣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危害:

1、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的發(fā)育
想要發(fā)出聲音,需要嘴唇,舌頭,口腔的配合,如果寶寶平時沒有機會通過咀嚼來運動的話,鍛煉口腔的機會就會減少,口腔肌肉的靈活性會被影響,影響寶寶語言表達能力。
2、影響寶寶牙齒發(fā)育
牙齒的發(fā)育需要刺激寶寶的頜骨,如果只是使用軟爛的食物的話,對于寶寶牙齒的刺激不足,就會影響寶寶牙齒的生長,會出現(xiàn)乳牙滯留的情況,影響寶寶的健康。
3、影響寶寶的咀嚼能力
咀嚼能力是后天培養(yǎng)的,需要通過喂養(yǎng)較硬的食物來培養(yǎng),米飯就是一種比較硬的輔食,如果添加的過晚的話,不利于寶寶咀嚼能力的培養(yǎng)。
等孩子長大一點到能吃米飯時,也要注意這些事項

1、注意營養(yǎng)搭配
我們吃的米飯都是經(jīng)過加工的,不是直接的谷物,在加工的時候,米飯中一部分維生素B1會流失,這會影響到寶寶的營養(yǎng)吸收,因此父母在給寶寶吃米飯的時候,要注意搭配其他的食物來補充維生素B1。
2、盡量不要給寶寶吃泡飯
現(xiàn)在很多中年人從小就是吃泡飯長大的,泡飯比干米飯要軟一些。但是,泡飯是一種流食,在食用時,寶寶會直接吞下去,這樣就無法充分咀嚼,鍛煉咀嚼能力,而且直接吞下的話,米飯中有軟的部分,也有硬的部分,這會影響寶寶的吸收與消化。
3、盡量不要讓寶寶吃太多
對于寶寶來說,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寶寶在吃米飯的時候也不能一次性吃的太多,如果寶寶還沒有斷奶的話,一次性吃的太多會影響寶寶對于母乳的攝入,使得寶寶的營養(yǎng)不均衡,還會加重寶寶腸胃的負擔。

4、米飯要加熱熟透
很多成年人喜歡吃比較硬的米飯,認為這樣能夠飽腹,對于成年人來說,這樣頻繁的吃硬米飯也會傷害腸胃,更不用說是孩子了,因此,給孩子吃的米飯,一定要加熱熟透,煮的更軟一些。
飲食一直是父母育兒上的難題,對于父母來說要保證寶寶飲食健康,這是保證寶寶身體健康的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