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提高用腦效率,增強專注力:《天才大腦訓練營》告別低效用腦!
小米掛燙機
趣味涂畫
閱讀盒子
多功能桌游
團媽最近發現一套關于大腦訓練的好書,在推薦它們之前,先給各位用書里幾道有趣的題目熱熱身吧!
咱們看看大家的腦力如何?
● Round 1 ●
眼見真的為實嗎?
第一題,請你來看下圖,兩個人站在天平上,請問哪邊更重?
是左邊的福爾摩斯,還是右邊的莫里亞蒂?
● Round 2 ●
你分得清前后嗎?
第二題,下面是十只搭起來的煙斗,請問他們從上到下的順序是什么?
這個主要考驗的是你的觀察力,專注力和瞬時記憶能力!你可以一次性答對嗎?
● Round 3 ●
試試你的推理能力
一位偵探發現偷盜王冠的小偷駕著紅色馬車逃走了。偵探追蹤馬車的蹤跡,來到了一座庭院。馬車就停在院子里,但可惜,沒人知道馬車的主人是誰。
于是,這位偵探與正在修剪花壇的園丁攀談起來,以收集信息。他得到了下面幾個線索。
線索
· 里格斯先生住在一樓。
· 藍色馬車是愛德華先生的。
· 綠色馬車不屬于住在四樓的人。
· 勞倫斯女士不住在三樓。
· 住在二樓的人有一輛黑色馬車。
· 德·博諾先生不住在二樓。
· 愛德華先生不住在四樓。
現在,其實你已經有了足夠的信息來找出小偷了。如果你知道他是誰,請在評論區告訴我答案。
如果做不出來,還可以借助下面的邏輯網格作為工具,用√和×做標記來推理。
總之,發現小偷是誰,就請評論區告訴我!
01
300+游戲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智力風格
上面這幾道有趣的題目,摘自一套非常有用,而且特別好玩的系列書—— 《天才大腦訓練營》。這套書一共有300多個讓人著迷的趣味游戲,特別適合小學生玩。
點擊小程序,即可購買
該系列,一共有5冊,分別是:
《原來我是這樣思考的》
《激發潛能的高效學習法》
《像愛因斯坦一樣思考》
《像達·芬奇一樣思考》
《像福爾摩斯一樣思考》
創作這套書的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培訓家,卡洛 · 卡贊和索尼婭·斯卡爾科,他們兩人也是該國著名的游戲開發專家,這兩人一直致力于傳播能促進孩子們愉快學習的方法論。這套書相當于他們的一個非常精彩的研究成果,每本書都特別好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套書的第3、4、5分冊,作者團隊借鑒了一些經典的趣味智力題型,將它們分類后,與三位天才(達·芬奇、愛因斯坦、福爾摩斯)的思維特征做了一個結合,開發了一系列有趣好玩又燒腦的小題目。
這些小題目不僅大大增加了書本的可玩性,最為關鍵的是孩子們可以在看書做游戲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智力風格。
任何一個天才,他們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所以他們的智力也并非全能發展的。
下面是愛因斯坦的學習風格和各項能力:
△可以左右滑動查看
連愛因斯坦都會犯錯,那經典文學人物福爾摩斯就更不是完人了。
△可以左右滑動查看
從上面這個智力樹中,你可以看到福爾摩斯擁有偵探思維的優勢,他有很棒的觀察力、邏輯推理能力,也有非常厲害的想象力和行動力。但是正如他的朋友華生所說,福爾摩斯在以下方面就很一般了。
文學知識:零。
哲學知識:零。
天文學知識:零。
政治學知識:匱乏。
植物學知識:不全面。對顛茄、罌粟的知識了如指掌,對毒藥有一般的了解,但是對園藝學 一竅不通。
我們再來看一眼達·芬奇的智力風格:
△可以左右滑動查看
達·芬奇的智力發展相對而言更平衡。不過,達·芬奇也并非模范學生。他有拖延癥,而且他還很難專一,好奇心總是轉移他的注意力。
我們都知道達·芬奇的鏡像書寫法,就是從右向左反寫,寫出來的字是鏡像對稱的,有一些學者據此推測:達·芬奇有閱讀障礙。當然閱讀障礙并不意味著智力低下,相反大腦的代償機制,可能會使這類人智力更高。
總的來說,通過閱讀這套書并且去完成里面那些趣味測試題,孩子們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思維特點。做題快樂,自我分析更快樂。這一點非常重要,特別有助于提高孩子們的自信心。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所有人都是天才, 但是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去評估一條魚的話, 那么這條魚可能一輩子都認為自己是個笨蛋。”
這套書的智力評判標準是多元且開放的,小朋友們可以揚長避短去發展自己的能力。
02
5本書跟著天才們系統提升學習力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家長和老師總會有這樣那樣的要求,如果恰好能滿足期待,那么皆大歡喜。
但在實際中,每個孩子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關于如何思考,或者說如何用腦的問題。
老師也好,家長也好,我們可以去教孩子,但最終其實都是孩子們自學的。所以關鍵是,他們怎么激發自己的潛能,根本性地提升學習能力。
《天才大腦訓練營》這套書,就算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了。
①
讓孩子理解思考時大腦發生的事
首先,我認為《原來我是這樣思考的》可以作為本系列第一本。
因為,這本書的亮點是用了一個非常討巧又非常有代入感的例子,先讓孩子理解大腦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丟三落四是很多小朋友都有的特點,小艾伯特也一樣。他要去參加“超級大腦大賽”,卻把報名表給丟了。那么在這本書里,小讀者要去幫助小艾伯特找到那張表。
在找表的過程,小艾伯特去逛了頭腦訓練體操館!在那里,他認識了記憶、觀察、計算、語言四大神經元細胞。
伴隨著一系列的趣味題目,孩子們不僅可以理解思考是怎么回事,還可以掌握一些激活大腦功能的小技巧。
有了第一本的基礎,接下來就可以看《激發潛能的高效學習法》了。
②
試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激發潛能的高效學習法》是這套書里內容最濃縮的一本。
它不僅簡明扼要講解了大腦的工作原理,運動機能和能量來源,還分別從記憶力、專注力、推理能力等方面來講如何提升大腦的工作效率。
在這一冊,讀者將看到大腦的營養方案,也就是吃什么東西能促進智力發育,以及至少5個有用的提升學習能力的輔助工具。
· 幫助收集創意,培養創造力的 思維導圖。
· 排除視聽干擾的 選擇性注意力。
· 秉持通盤視角的 策略思維。
· 幫助我們記憶和總結的 清單和 列表。
· 拓展信息搜集通路的 讀圖能力。
學會這些,可以有效激發大腦的潛能。做完那些隨書的游戲,是一件極其有成就感的事情。
③
跟愛因斯坦學習激情、勇氣和想象力
《像愛因斯坦一樣思考》這本書介紹了愛因斯坦一生的故事。其實他小時候,并沒有很好的學習方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他發現了學習規律。
作者梳理了愛因斯坦所擁有的學習風格和各項能力,然后通過一系列的題目,讓孩子充分理解激情、好奇、探索、還有想象的威力,了解自己的優劣勢,并且能正確認識犯錯這件事,最終讓孩子獲得敢于挑戰自己的勇氣,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
④
跟達·芬奇學習好奇、記筆記和五感訓練
《像達·芬奇一樣思考》不僅講述了達·芬奇的一生,重點是作者分析了達·芬奇的思考特點,啟發孩子們最大限度地開發自己的大腦。
這個重度拖延癥患者,卻有著非同一般的學習能力和技巧。作者認為達·芬奇擁有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那種“多元智能”。也就是說達·芬奇在多個方面的智能都擁有不俗的水平。
在這本書里,孩子們可以向他學習培養自己的求知欲,學會提問,學會做繪圖筆記,并且試著強化自己五種感官的能力。強悍如達·芬奇也有自己的缺點,所以這本書還教孩子如何克服拖延癥和完美焦慮癥。
⑤
跟福爾摩斯學習觀察、專注和推理能力
福爾摩斯雖然是個虛構的人物,但是作者超強的寫作能力,讓他看上去就像真實存在過。
在《像福爾摩斯一樣思考》中,作者分析了福爾摩斯的破案過程,并且研究了他的思考方式。他的一些做法對于孩子們提高思考能力非常有幫助。
在這本書中,觀察和專注部分非常精彩,讀者們不僅可以理解眼睛和大腦是如何工作的,通過那些趣味題目,還可以了解到一些神奇的視錯覺現象和各種有用的小技巧。
超實用的記憶宮殿和邏輯訓練,一定可以幫助那些愛思考的小朋友,提升自己的記憶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整套書用一張表概括就是這樣:
03
3類游戲,3個基本觀念
這套書300多個游戲,可以分成好多類別,其中最主要的3個類,其實就是我們開頭三個熱身題目的類型,視錯覺類、觀察類和邏輯推理類。
視錯覺:腦很神奇,學會保養
視錯覺類最為神奇,孩子可以通過了解書上的內容,意識到大腦的不可思議,一旦將腦對象化,孩子們就可以把腦健康管理起來。
吃得好,營養跟得上,你的頭腦才能好。熬夜晚睡,不吃早餐,學習的時候不停地給朋友發微信,那你多做題,效率也不會高。正如作者的奶奶說的那樣,“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體。”
我想閱讀這類書,最起碼會讓你建立這么一個最最基本的觀念。
當然,為了使大腦保持良好的狀態, 你不僅要吃和睡,你也要搞點閱讀、寫作、邏輯推理、數學、藝術、音樂等智力活動,還要適當地做一些體育鍛煉。
觀察力:永遠不再視而不見
觀察類的題基本不需要動筆,只要盯著看就能發現答案。經過頻繁的練習以后,孩子的細節觀察能力會火速提高。
“觀察”跟“看”的區別,在于認真、仔細地看,才能叫觀察。同樣一個場景,一幅畫,觀察能力好意味著高效、迅速、全面的信息提取能力。
觀察,記憶,分析,思考,這些活動會讓孩子們發現更多模式。
當他們發現的模式足夠多,他們就能從五感中提取更多信息,并且梳理其中的關系,那么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就會更加深刻。
這些提高,會讓孩子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受益。比如觀察能力強的孩子寫作文一般不會發愁,做計算的時候,對題目形式的分析也會比一般人更快,更準。
說白了,觀察力就是讓你面對萬事萬物不再視而不見。我們前面說選擇性的關注很重要,那么觀察力其實就是擴展你的備選項。
邏輯推理:換個視角看問題
邏輯類的題目特別適合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其中有一部分題目,我估計很多大人也會有興趣。
邏輯的強大,有時候在于它能揭示表象背后的真實狀況。
在很多情況下,邏輯—演繹思維是有用的,因為它能夠連接各種不同的要素;在另一些情況下,我們需要橫向思維, 它能夠將思路發散到未曾預料到的答案上去。
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從不同的視角來看待一個問題。單一視角,有時會讓我們被限制住,而多視角則可能讓人們發現新的可能性。
04
成長型思維:如何更好地犯錯?
這套書還有一個講的特別好的內容是關于犯錯的。
在《原來我是這樣思考的》里,作者說:
遇到困難的時候,你要多動動腦筋, 可以再往前翻翻,從錯誤中吸取經驗, 再重新開始。
在《激發潛能的高效學習法》里,則告訴你,犯錯甚至可以是一種技術,尤其是發明家,他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去主動犯錯!
1970 年,制造黏合劑的3M公司研究實驗室的化學家斯賓塞·西爾弗正努力想研制一種制造超強黏合劑的配方。但卻事與愿違地制造出了一種“不黏的黏合劑”,這種黏合劑無論貼在哪種表面上,都可以被輕易取下來并重新使用。
西爾弗實在不知道該如何使用它,就把它放在一邊了。直到四年后,他的一位同事產生了一個使用它的想法,那就是把它貼在書里做書簽,用完后又可以隨時取下來。
正是由于這個意料之外的錯誤和不經意的想法,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可重復使用的便利貼誕生了。
達·芬奇為了學做菜,不僅跟師傅學習,他還做了許多實驗,并且毫不害怕犯錯。達·芬奇說:“錯誤是新思想之母。”
愛因斯坦簡直可以算犯錯大師,“從來不犯錯的人,是因為他不曾嘗試新鮮事物。”
總而言之,當人們出錯的時候,嘗試弄明白為什么會出錯固然重要,但設法去關注積極的方面更有意義。
永遠不要害怕犯錯,這也是玩書里這些游戲的一個技巧。當你能夠冷靜地反思問題出在哪里,你就可以有意識構建更好的方法,重燃斗志了!
寫在
最后
成為一個玩學家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有意識地訓練大腦,才能不受大腦無意識的控制”。好在訓練大腦,也并不意味著永遠是苦哈哈的。
像這套《天才大腦訓練營》,就非常不錯,好玩有趣,讓人上癮。
邊玩邊學,讓孩子們成為一個玩學家吧!
天才大腦訓練營(全5冊)
必團開團價:99元(5折)
點擊小程序,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