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1省離婚大數據曝光:婚姻好不好,只看這一點!
小米掛燙機
趣味涂畫
閱讀盒子
多功能桌游
結婚,不是王子與公主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婚后的生活充滿了吵吵鬧鬧、磕磕碰碰,沒有人能永遠生活在浪漫的親密關系中。
夫妻關系其實是需要學習的,尤其是學會溝通。而愛,是溝通最好的方式。
——凱叔
作者丨張可粒
來源 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1
前段時間,民政局公布了一組最新結婚離婚數據。
2020年,我國結婚登記數據為 813.1萬對。
這個數字的出現意味著我國結婚登記人數連續17年創新低,跌破900萬大關。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離婚率逐年上升,高居不下。 尤其是天津和黑龍江省份的“離結比”高達70%。
從墜入愛河到彼此分開,究竟是什么讓那么多曾經相愛的人選擇離婚?
曾經看過一張數據圖,表明在所有離婚案件中,排在第一位的原因,不是出軌,不是家暴,不是性格差異,更多的是因為 “生活瑣事”、“分居兩地”蹉跎消磨了兩個人的婚姻。
錢鐘書說過:婚姻就像一座圍城,里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
婚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2
結婚不是人生的避難所,
離婚也不是涅槃重生的開始
曾看過一檔綜藝節目,女嘉賓金線個孩子的媽媽。
而金真之所以著急結婚的原因是,她的原生家庭不幸福,所以迫切想通過組建一個新家庭, 來彌補自己內心的缺憾。
可這段婚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連續生育3個孩子,來不及調理身體,操勞過度,各種疾病纏身,金線斤。
金真身材的嚴重走型,沒有贏得丈夫的憐惜與關懷,反被嫌棄丟人,甚至覺得金真經常在無病呻吟。
丈夫也多次外出花天酒地,毫無為人父親的責任感和擔當。
20歲的金真以為結了婚,自己的人生就能變得幸?鞓罚傻唾|量的快餐式婚姻卻將她推入了另外一個無底深淵。
其實,生活中也不乏有這樣的人,總對婚姻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把婚姻當成是脫離原生家庭的資本,是跨越階層的跳板,是改變命運的墊腳石。
就像伊能靜曾經在《魯豫有約》的采訪中,談及第一段婚姻時所說的那樣:
“在那段感情里,我一直把對方當成一個救命的浮木。我希望他把我原生家庭的痛苦,事業上的困惑,統統解決掉。
可人家是來找老婆的,不是來給你當醫生的。”
深以為然。
婚姻不是拯救者,它不會讓你和以往“悲慘”的人生告別,它波瀾起伏、跌跌撞撞,只會更考驗個人應對問題的能力和心態。
結婚既然不是人生的救世主,離婚自然也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鑰匙。
幾年前,同事大潔生了一場病住院,我和領導去探望的時候,看到她變得很憔悴,渾身也散發出一股濃重的怨氣。
她咬牙切齒地跟我們大倒苦水,說自己離婚了,都因為對方是個渣男,才害她變得如此落魄的地步。
而大潔的老公其實也很委屈,無論做什么,大潔總是會挑刺,還總喜歡把他跟別人家的老公對比,嫌棄他沒出息。
后來,兩人因為買一臺電腦起了紛爭,大潔居然當眾打了老公一巴掌。 老公氣不過,怒提離婚,大潔也應允了。
結婚不到半年,兩人因為一件小事就這樣沖動魯莽地去民政局辦理離婚了。
從醫院出來后,領導唏噓不已:
“大潔這個愛抱怨、愛貶低人的毛病要是不改掉,以后還得吃很多苦頭。”
沒想到領導的話,一語成讖。
后來,大潔再嫁兩次,結局都是不歡而散,她開始抱怨自己命苦,怎么都遇不到自己的真命天子。
其實,婚姻從來沒有出錯,是大潔難以處理好自身的問題,才會一次次地在親密關系中栽了跟頭。
就像家庭治療大師海靈格所說的: “離婚,不是解決家庭問題的辦法。”
如果認不清自己,也搞不懂自己想要的是何種親密關系,通過離婚、換伴侶來解決感情中的事,那只能永遠陷在“自怨自艾”的悲劇人生中。
期待愛不是一種錯,但如果一個人缺乏“愛”的能力,那遇見誰都沒有用。
3
懂得做好這3件事的夫妻,
婚姻會更幸福長久
演員黃磊曾經這樣評價自己和妻子的婚姻狀態:
“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很快樂,不在一起時,兩人也會過得很好,會找到各自的快樂。”
好的夫妻,本該是彼此獨立的個體。
雙方既能相互依賴,又能堅守自我,親密且獨立才是最舒服的婚姻。
所以在一段婚姻中,每個人都應該警惕對婚姻有著生活上的高度依賴和精神上的高度依戀。
拉得太緊的繩子,會斷掉,管得太多的婚姻,會讓人厭倦。
夫妻雙方永遠都需要一個張弛有度的理想空間。
而能做好以下這3點的夫妻,往往婚姻也會更加幸福長久。
學會前置自己的需求
其實婚姻不是結局,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它是兩個伴侶相互扶持的親密關系,更是一種重塑自我和完善自身的過程。
就像席瑞在《奇葩說》里分享過的一段話:
“要學會前置自己的需求,我們總是在親密關系中充滿委屈,以為委屈了,就能夠討好對方。
但實際上真正喜歡你的人,永遠喜歡你不委屈自己的模樣,TA接受的應該是你本來的模樣。”
在婚姻中亦是如此,不管是作為妻子還是作為母親,都不應該把所有精力都圍繞著丈夫和孩子轉,喪失了自己的生活重心和精神快樂。
把別人的需求都排在自己的前面,結局往往是成全了別人,委屈了自己。
而當我們學會開始為自己而活,為自己所需而做,別人反而覺得你很有個性和想法,值得被尊重,值得被愛。
我們要先做好“自己”這個角色,才能扮演好其他的角色。
我們要先學會自愛,才有更多的能力去愛別人。
學會給對方的情緒“留白”
有心理學家曾經給10對夫妻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實驗者讓10位妻子分別寫下丈夫的缺點,為了加重丈夫的憤怒值,實驗者故意添油加醋。
當10位丈夫看到妻子對自己的負面評價,都很憤怒。
后來,10位丈夫被分成兩組,一組被分配到可以盡情發泄的“發泄屋”,一組被分配到需要在安靜的房間里靜坐的“安靜屋”。
最后,實驗者對兩組人員分別進行了情緒測試,了解其憤怒程度。
結果表明,“安靜組”的丈夫憤怒情緒消減很多。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你的情緒爆發只會把伴侶推得越來越遠,如果你能留給對方喘息的空間,他反而能趨于理智。
給伴侶“情緒留白”的空間,對方才能回饋正向的情緒價值。
反之,總是讓伴侶不開心的人,容易讓負面情緒陷入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婚姻不壞也散。
學會接納彼此的不完美
婚姻的柴米油鹽代替了戀愛時的花前月下,生活的瑣瑣碎碎消磨了當初的新鮮激情。
放眼望去,其實那些婚姻幸福的人,不是因為遇到了完美愛人,而是他們原諒了對方的不完美,也發現了對方的珍貴之處。
妻子雖然脾氣不好,但是她足夠善良、溫柔; 丈夫雖然有點邋遢、愛打呼嚕,但是他足夠顧家、愛孩子。
摘掉原有的光環,卸下表面的偽裝,兩個人有說不完的廢話,干不完的瑣事,這才是婚姻的本來面目。
有人曾經說過,想要獲得成功的夫妻關系,就要能與另一個人共同生活,也就是說,要能與差異共存。
接納不完美的伴侶,包容對方的缺點,學會與對方和解,才能建設和美圓滿的婚姻關系。
在一段有營養的婚姻中,最堅韌的紐帶不是愛情和激情,而是互相兼容的和諧的精神世界。
我們都知道最初真誠有趣的愛情終將會在日復一日的熟悉中趨于平淡,但根植于內心的認同與接納才是永不消散的珍貴。
4
回到最初的問題,婚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心理學家韋恩·奧茨說過:
“婚姻是彼此擔當的愛的承諾;是由悔改和寬恕構筑的二人世界。”
婚姻是愛的修行,也是生活的考驗。
其實,一百種婚姻有一百種相處模式。
但能確信的一種就是,兩個人都懂得在愛中提高自己、修煉自己、完善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在婚姻中找到彼此獨特的存在,孕育出一個全新的自己。
愿每個人都能和所愛之人步入婚姻,更愿每個人都能在婚姻中成長與蛻變。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
別忘了文末【點贊】和【在看】噢~
—— End ——
作者:張可粒,好奇人生的夢想家,剖析人性的研究者,只寫既溫柔又犀利的文字。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遇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處理,郵箱
本文轉載于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凝聚4000萬個家庭,帶給父母美好希望,讓更多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
↓↓↓
右邊給我 一朵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