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什么是妊娠糖尿病,哪些孕媽媽易患
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沒但懷孕后才出現的糖尿病,屬于高危妊娠疾病,是婦女妊娠期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病率1%~3%,分娩后糖尿病即消失,它是在懷孕中期,因母體激素變化而形成的,這種情形若不治療,會給母親和胎兒帶來麻煩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多數沒有任何癥狀,只有通過糖耐量測試才能檢查出來,大部分妊娠糖尿病的篩檢,是在孕24周做
1.先抽取孕媽媽的血液樣本,做耐糖試驗,此時孕媽媽不需要禁食,喝下50克的糖水,等1小時后,再進行抽血,當結果出來后,血液指數若在140以下,即屬正常;指數若為140以上,就要懷疑是否有妊娠糖尿病,需要再回醫院做第二次抽血
2.此次要先空腹8小時再進行抽血,然后喝下100克的糖水,1小時后抽1次血,2小時后再抽1次,3小時后再抽1次,總共要抽4次血,只要有2次以上指數高于標準值的話,即代表孕媽媽患有妊娠糖尿病
3.在治療上,要采取飲食及注射胰島素的方式來控制,注意千萬不可使用口服的降血糖藥物來治療,以免造成胎寶寶畸形
妊娠糖尿病患者,多數無自覺癥狀,如果有以下比較明顯的癥狀時,就要引起警惕,及時就醫
1.與孕前相比,有多飲、多食、多尿癥狀
2.孕婦體重大于90千克或超過正常體重20%以上
3.外陰陰道念珠菌感染反復發作,久治不愈
4.產前檢查中,發現有羊水過多或巨大胎兒現象
哪些孕媽媽易患妊娠糖尿病
1.年齡超過30歲的高齡孕媽媽
2.肥胖,妊娠前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或者妊娠后盲目增加營養,進食過多,活動過少,體重增加太多的孕媽媽
3.直系親屬中已出現過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孕媽媽
4.直系親屬中有人得糖尿病的孕媽媽
5.以往妊娠時曾出現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
6.生育過巨大胎寶寶(體重大于4千克)的孕媽媽
7.以前的孕育史中有胎兒缺陷或死產情況者
8.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
妊娠糖尿病對孕媽媽和胎兒都會產生危害
1.對孕婦的影響
主要是誘發酮癥酸中毒
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20年后得糖尿病的幾率高達50%,得妊娠高血壓的幾率也相對增加,形成巨嬰、剖宮產的幾率也增加
2.對孩子的危害
胎兒過大:是指嬰兒出生體重大于4千克,剖宮產及難產的幾率會因胎兒體重增加而增加,由于葡萄糖經由臍帶大量進入胎兒體內,會使胎兒的胰臟分泌較多的胰島素,而胰島素本身是一種很好的生長刺激素,會使胎兒的組織增生,繼而形成巨嬰
新生兒低血糖癥:胎兒在母體內胰腺分泌大量胰島素,但在出生后母體不再供給血糖,此時過多的胰島素可能會造成嬰兒血糖過低,低血糖癥的嬰兒可能會產生意識模糊,情緒緊張甚至有呼吸困難或抽筋的現象
新生兒新陳代謝問題:30%~50%的糖尿病孕婦所生的新生兒患有低鈣血癥,繼而導致其新生兒低血鎂發生率升高
胎兒缺陷:患妊娠糖尿病的母親所生的嬰兒患重大缺陷的風險要增加3~4倍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的飲食與普通孕媽媽相似,只需控制每天糖分的攝取量,并且要密切監測血糖
1.注意熱量需求
孕早期不需要特別增加熱量,孕中期和孕晚期必須依照孕前所需的熱量,每天再增加300大卡,由于體重減輕可能會使母體內的酮體增加,對胎寶寶造成不良影響,故孕期中不宜減重
2.注重蛋白質攝取
如果在孕前已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則孕早期不需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孕中期、孕晚期每天需增加蛋白質的量,分別為6克和12克,其中一半需求來自高生理價值蛋白質,如蛋、牛奶、深紅色肉類、魚類以及豆漿、豆腐等黃豆制品。最好每天喝兩杯牛奶,以獲得足夠的鈣質
3.油脂類要注意
烹調用油以植物油為主,減少油炸、油煎、油酥食物,以及動物皮、肥肉等
4.多攝取纖維質
在可攝取的分量范圍內,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增加蔬菜的攝取量,吃新鮮水果,不建議喝果汁,這樣可延緩血糖的升高,幫助血糖的控制,也比較有飽足感。但千萬不可無限制地吃水果
5.注意餐次分配
為維持血糖值平穩及避免酮血癥的發生,餐次的分配非常重要。因為一次進食大量食物會造成血糖快速上升,且母體空腹太久時,容易產生酮體,所以建議少量多餐,將每天應攝取的食物分成5~6餐,特別要避免晚餐與隔天早餐的時間相距過長
6.合理攝取糖類
避免食用含有蔗糖、白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麥芽糖的飲料及甜食;應盡量選擇纖維含量較高的粗糧主食,以糙米或五谷飯取代白米飯,選用全谷類面包或饅頭等;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早晨的血糖值較高,因此必須減少早餐中淀粉類食物的比重
參考書籍
1.管睿主編,懷孕一日一頁,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1.
2.張揆一,張帶榮編著,女性疾病小百科?暢銷版,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07.
3.王必勤著,新婦科圣經王必勤大夫教你婦科保健與疾病防治,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12.
4.易磊,董云霞編著,孕產保健一點通,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