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倪萍消失10年,為他傾家蕩產,背后的苦衷讓人心疼……
今日秒殺
¥9.9
兒童安全
¥9.9
兒童玩具
¥9.9
暖寶暖貼
¥9.9
3.30-4.1
文 三三
來源 小十點(ID:sdikid)
前幾天,看了一段倪萍的訪談視頻。
在公眾面前,她首次回憶了帶兒子求醫十年的經歷。
在兒子出生3個月時,被診斷為“先天性白內障”。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有失明的風險。
倪萍的世界瞬間崩塌。
消沉一段時間以后,她遠赴異國踏上了求醫之路。
她辭去了央視主持的工作,還賣掉了房子。
面對高額的醫藥費,倪萍到處托人給她介紹國內的工作。
只要收入高于往返車費,她就去。
這種來回奔波的日子,整整持續了10年時間。
10年間,倪萍沒有掉過一滴眼淚。
她內心只有一個念頭:救好兒子。
當聽到醫生說:“一切很好,祝你好運。”
倪萍淚如決堤。
她曾說:
“每次陪兒子做檢查她內心都特別的忐忑。
從去醫院的前一夜里,她就開始擔心,害怕醫生告訴她不好的消息。
直到醫生檢查完,告訴她正常,她才能放心落到肚子里,長出一口氣。”
當了媽以后,我特別能理解這種感受。
孩子一生病,父母就如同跌進煉獄。
只有看到孩子恢復健康,他們才能重返人間。
1
摧毀一對父母
孩子生場病就夠了
網上曾一度流傳著一張圖片。
在北京兒童醫院前的草地上,支著密密麻麻的帳篷。還有的鋪了一張毯子,席地而睡。
這些,都是帶著孩子來看病的家長。
為了省錢給孩子看病,哪怕風餐露宿也心甘情愿。
比起辛苦,他們更害怕治不好孩子。
很多時候父母也不顧上體面。
今年4月份,河南某醫院的一個畫面感動了無數人。
凌晨2點左右,一個光腳光腿的男子闖進醫院。
他的手里,還抱著一個孩子。
原來,半夜女兒高燒不退,還口吐白沫、全身抽搐。
爸爸嚇壞了,抱著孩子徒步奔向最近的醫院。
當時室外的溫度只有10度左右。
在慌忙之中,他來不及穿衣服。腳上的鞋子,也在狂奔的路上掉了。
這些他都不顧上,內心只想著女兒的安危。
手續辦好以后,這個爸爸癱坐在醫院的椅子上,崩潰大哭。
狼狽的背后,是愛,更是擔憂。
有人不理解,穿個褲子也用不到半分鐘。
但對父母來說,孩子生病時,多等一秒都是煎熬。
只有經歷過,才知道這種焦灼。
有一年冬天,我的兒子也是半夜高燒,全身抽搐。
我和老公穿著睡衣、拖鞋就去了醫院。
當時把孩子交給醫生,我全身抖個不停,生怕孩子出事。
平時再無堅不摧,遇到孩子生病,瞬間崩塌。
哪怕只是小病。
在《請回答1988》里面,正峰需要做一個小手術,手術失敗幾率3%都不到。
正峰卻很悲觀,擔心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媽媽安慰兒子:
“爸爸媽媽一點都不擔心,所以你也不要擔心。”
正峰說,那是因為媽媽是堅強的人。
是啊,兒子做手術,她照樣和姐妹一起做皮膚護理。
笑得開心的她,絲毫看不出擔心的樣子。
云淡風輕的背后,都只不過是她的偽裝。
深夜,在所有人都睡著后,她一個人坐在醫院大廳崩潰痛哭。
正峰手術結束后,媽媽愧疚地說:
“對不起,媽媽沒能給你一個健康的身體。”
孩子生病,煎熬的是父母,自責的也是父母。
自責沒照顧好孩子,自責不能代替孩子承受痛苦。
孩子的每一份痛,落在父母身上,都會被放大100倍。
2
父母傾其所有
也要換來孩子的健康
曾看到一個新聞。
一個媽媽抱著孩子,在醫院走廊心情低落。
她哽咽著說:
“我們等在手術室外面,等了三個小時,
我愿意用所有的一切,去換孩子的平安健康。”
父母的心就是如此。
如果可以代替孩子受苦,他們義不容辭。
如果真的能以命換命,他們也不惜用命交換孩子的健康。
但正如周國平在《妞妞》這本書寫的:
“你痛時,我只感到焦慮,疼痛仍然落在你身上。”
父母無法分擔孩子的痛苦。
但每對父母,都會不惜一切代價換回孩子的健康。
紀錄片《你好,兒科醫生》中,有一集特別戳心。
一個叫哈哈的寶寶,腹部長了兩個12公分大的腫瘤。10個月大的哈哈,體重8公斤,腫瘤就占了體重的四分之一。
這種情況極為罕見,手術風險也很高。
哈哈父母最終決定做手術。
做,至少有生還的可能;不做,只能看著孩子生命衰竭。
哈哈奶奶則有不同的想法,她勸兒子放棄。
理由也很現實。
一方面,這么小的孩子扛不住后續各種化療。另一方面,就算能治,也要傾家蕩產。
更雪上加霜的是,孩子外公又患了口腔癌。
治療,以后生活怎么過?
這是一個普通家庭面臨的最現實的困境。
哈哈爸爸聽完以后,生氣地回懟孩子奶奶:
“不僅要做化療,還要用最好的藥!”
他當然也考慮失敗的后果。
但為人父母,怎么忍心放棄?怎么甘心放棄?
哪怕希望渺茫,哪怕人財兩空,他也要給孩子機會。
最終,手術成功了。
但沒多久病情復發,哈哈還是去世了……
父母的堅持徒勞嗎?
不,愛從不徒勞。
愛也能讓父母,迸發出超凡的力量。
四川一個父親,為了賺錢給女兒治病,每天打3份工。
他從一個工地趕到另一個工地,每天工作16小時。
只要能掙錢,任何臟活累活他都搶著干。
每次打電話給女兒他都說:
“有爸爸在,一定能治好你的病。”
他不會什么漂亮話,他有的是一顆愛孩子的心。
有人說,醫院的墻上,比教堂聆聽了更多祈禱。
能救孩子的,不是神。
是父母拼了命,努力從死神手里爭奪孩子。
哪怕為此流血流淚,哪怕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3
父母什么都可以失去
最害怕的就是失去孩子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哭死我了。
一個小男孩,流著豆大的淚珠對媽媽說:
“如果我沒有了,媽媽你再生一個我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