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孩子說謊后,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否則當心ta撒謊成“癮”!
本文字數: 1783
閱讀時間: 6分鐘
育朵:幫助兩千萬中國家庭解決養育難題
最近育媽很是頭疼,因為小朵經常謊稱自己吃飽了,以此來拒絕吃不喜歡吃的食物。
可是過了一會又喊餓,這樣挑食的“小把戲”讓我哭笑不得。
小育也經常撒謊,有時會說學習沒有布置作業而一直看電視;有時又會裝作肚子疼而不去學校。
這不禁讓育媽開始反思, 難道是我和朵爸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通過查閱資料,育媽知道了:孩子從有思維的時候就開始撒謊了,小朋友說謊是一種必要的 “生存技能”。
科學證明一個孩子在2歲左右開始說謊,這可能與大家普遍認為的“童言無忌”“單純”的兒童不太相符。
雖然是無意識的,而且孩子也不清楚自己說的是真話和假話,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確實會開始說一些與事實不符的話語來誤導我們。
撒謊行為只能代表孩子的認知發展、想象力到了飛速發展期,能夠模仿大人的行為進行社會化的學習,也能控制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了。
那種懵懵懂懂的可愛,讓人一點都不想追究她的假話,特別是那些小假話、小心機還能被我們一眼識破的時候,只讓我們覺得軟萌、有趣。
《兒童行為心理學》一書中指出:
“學齡前會撒謊的孩子,是因為沒有明確的道德、是非觀,在孩子的世界里認為自己舒服、高興就是‘對’的。”
但是,一個可愛的行為背后,我們應該看到對孩子的長遠影響。
在孩子剛剛開始撒些小謊的時候,父母其實是不在意的, 認為只要說孩子幾句就好了。
但是,等到父母發現孩子撒謊越來越頻繁,并且把撒謊當成逃避懲罰或者獲得關注的手段之一的時候, 卻已然錯過了孩子撒謊教育的最好時期。
在孩子用可愛的小謊話試圖隱瞞自己行為的時候,在孩子的謊言被我們一眼識破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加以教導,有些謊話可能就會讓孩子認為:
他可以通過謊言得到相應利益,隨之他會很快學會這一“社會技能”,并熟練加以應用;
一旦這個行為讓孩子多次從中獲利,就會像本能一樣成為快速反應的社會行為“技能”。
1989年新澤西醫科大學的一次經典研究中,研究者把一些3歲左右的孩子單獨帶進安裝了攝像頭的房間坐下。
研究者告訴孩子,桌上有一個“驚喜玩具”,要求他們不可以偷看玩具。然后研究者離開了房間。
事實上 絕大多數孩子都會偷看,每當發現孩子偷看,他們就會回到房間,問孩子有沒有偷看。
結果, 幾乎所有孩子都撒了謊,說他們沒有偷看。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李康教授說: “我作為研究了兒童說謊行為20年、看過5千個孩子撒謊的研究者,也無法分辨自己6歲的兒子有沒有說謊。”
大多數成年人都不具備判斷兒童撒謊的能力,就更難糾正孩子的撒謊行為。
撒謊行為會伴隨著青春期到來,出現很多心理行為問題:如學習問題,社會適應問題等,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危害。
4-6歲是父母干預兒童撒謊行為的關鍵期, 如果在關鍵期引導不當,會帶給孩子和父母不容忽視的成長代價!
當4歲的孩子將自己想象的事情當做真的說出來,比如孩子說媽媽每天和一個叔叔打電話。
對這種幻想性的撒謊,如果我們只認為他很可愛,而不去積極引導的話, 孩子未來可能會變得虛榮,有表演性人格等問題。
當 5歲孩子會為了保護自己不受懲罰而有了自衛性說謊時,如果我們沒有及時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 孩子未來可能會有畏懼困難,逃學、厭學、抗挫力差等問題。
當 6歲孩子為了自己的利益說謊,比如自己撿到一支筆說沒有撿到。
對于這種自利性說謊,如果我們依然沒有及時糾正, 孩子就可能就會出現沒有擔當、沒有誠信、無法適應社會等問題。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很討厭身邊人的直率。
“撒謊是人類的一個基本生存技能,如果沒有謊言,生活或許變得殘酷”,必要的撒謊技能是我們社交的潤滑劑。
那如何在教育孩子不要撒謊的同時,還能讓孩子保持這種技能呢?
這是我們育兒中常見的尷尬局面:父母總是處在十字路口,被各種理念撕扯,我們想努力做到最好,但卻沒有人能夠專業科學全面地幫我們剖析清楚一個問題,告訴我們到底應該怎么做!
育媽在此給大家推薦 《兒童成長課-順利度過撒謊敏感期》音頻課程,主要面向2-8歲小朋友的家長。
每天只需10分鐘,就可以幫助大家解決這些看似常見卻影響深遠的問題!
獨創的 “雙維學習法”,從兒童人格發展和認知發展兩大維度出發,全方面剖析不同年齡段孩子撒謊的原因和特點。
真實咨詢案例搭配解決方法,場景化、易操作,有效幫助父母解決兒童撒謊問題。
100分鐘,不但讓你了解原理,還能落地實施,一次性解決孩子撒謊問題、青春期問題以及學習工作的問題。
5大板塊,11節課,讓父母知道孩子撒謊背后的原因,幫助孩子順利渡過撒謊敏感期。
// 育朵限時驚喜價 //
40元
掃碼即可試聽~
你對孩子的撒謊行為了解嗎?
下單即可聯系育小弟獲取權威測試題哦!
爸爸媽媽快來搶購吧!
文獻來源:
[2]馮永剛.(2011).家長應如何糾正兒童的撒謊行為.中小學德育(09),72-73. doi:CNKI:SUN:XXDY.0.2011-09-041.
[3] Evans,A.D., Lee,K. (2013). Emergence of lying in very young children.Developmental Psychologu,49(10),1958-1963.
撰文排版 佳欣 視覺設計 爽爽
漫畫繪制 冠冠